8.1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8.1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20 22:2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1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一、单选题
若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则该物体
A.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
C. 一定静止 D. 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 汽车行驶时有惯性,停车后没有惯性
C. 系安全带可以减小驾驶员的惯性
D.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根据实验事实和合理的理论推理来揭示自然规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从斜面上同一高度释放一个小车,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并做出合理的推理,小明同学给出了如下的一些表述:
在木板表面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较长
如果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上,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很长
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较短
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很短
为揭示小车以一定的速度在水平面滑行的规律,下面的判断和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A. 事实,推论 B. 事实,推论
C. 事实,推论 D. 事实,推论
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
A. 匀速直线下落
B. 匀速直线上升
C. 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
D. 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在一段光滑弧形斜槽上运动,当小球从运动到时,若小球所受的全部外力突然消失,那么小球将
A.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立即停止运动
C. 运动得越来越慢 D. 运动得越来越快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B. 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 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D. 物体受力或不受力时都具有惯性
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拍照过程中车可能
A. 向西加速 B. 向东加速 C. 向西减速 D. 向东减速
如图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可以判断
A. 小车突然加速运动
B. 小车突然减速运动
C. 小车保持匀速运动
D. 小车可能做加速、也可能做减速运动
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其中一个力突然消失,则
A. 物体将立即停止运动 B. 物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物体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年月日时许,“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取得成功。如图所示为“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完成对接后,“神舟九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B. 在完成对接后,“神舟九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静止的
C. 在对接过程中,“神舟九号”的运动状态不变
D.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质量
二、填空题
如图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有、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在的正前方,的质量小于的质量。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两物体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相撞,原因是:______。
质量为的雨滴在空中以的速度匀速竖直下落,则它受到的空气阻力为______,方向______
如图所示的一架遥控直升飞机模型,当它匀速上升和匀速降落时不计空气阻力,旋翼提供的升力是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的。在某次竖直爬升过程中,旋翼意外停转,则飞机模型将立即____选填“加速下落”或“减速上升”,假设在月球表面上,该直升飞机模型____选填“能”或“不能”悬停在空中。
三、实验探究题
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时,每次必须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经过实验发现: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如果运动的小车不受力的作用,它会______。同时也能说明力______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填“是”或“不是”
小丽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准确的是______。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还可以探究小车的______关系选填序号。重力势能与质量;重力势能与高度;动能与质量;动能与速度
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上滑下,滑到铺有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的水平面上,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问:
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______处由静止滑下,目的是让小车进入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_。
通过分析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就越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
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时,小车将一直做_____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______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掌握,在理解这一定律时要抓住“一切”、“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总”、“或”这些关键词语。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直接进行判断。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一个“或”字,“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而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会保持原来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改变这种状态。
【解答】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而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会保持原来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改变这种状态。故ABC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对惯性的理解,难度较小。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它描述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不能和生活中的习惯等混在一起。
【解答】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与所处的运动状态无关,与所处的位置无关;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理想实验,应理解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实际实验基础之上的,同时体会如何从实验中得出结论,以及合理的外推得出物理规律的思想。
根据实际实验得出的现象为事实;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为推论。
【解答】
由题中的表述可知,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推理得出的结论是;
该实验的思路是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控制小车到达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然后逐步减小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进而推测出平面较光滑和绝对光滑时,小车的滑行情况,最后总结得出结论;
根据这个思路可知,实验操作事实的排序为;推论的排序为,所以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故选B。
4.【答案】
【解析】解: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其运动方向是水平向右的,则当外力突然消失时,小球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小球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即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牢记牛顿第一定律,会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物体的状态。
5.【答案】
【解析】
【分析】
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
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因此让小球从点静止释放,运动到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故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答案】
【解析】解: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不论是运动还是静止、受力还是不受力、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物体速度大小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
一切物体,不论是运动还是静止、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和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以及运动的快慢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此题考查了惯性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并加深理解。
7.【答案】
【解析】解:
由图可知:以广州塔为参照物,小芳是向西运动的,所以车是向西行驶的,杯子中水原来随车一起向西运动,当车突然减速时,杯内的水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所以会向西溢出,故C正确。
故选:。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选定参照物的物体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如果选定为参照物,就假定为不动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通常情况下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掌握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属于易错题。
8.【答案】
【解析】解:
由于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减速运动时,木块底部也随之减速,而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选项A、、均与图所示的现象不符。
故选:。
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运动,原来静止的保持静止,也可理解为“静者恒静、动者恒动”,据此分析回答。
本题考查了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惯性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时,多联系、多分析。
9.【答案】
【解析】解:物体在两个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受到的平衡力和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撤销牵引力,物体将进行减速运动,撤销阻力,物体进行加速运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故C正确。
故选:。
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可能速度发生改变,可能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10.【答案】
【解析】解:、“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在完成对接后,“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一起运动,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神舟九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静止的,故A错误,B正确;
C、在对接过程中,“神舟九号”的运动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运动状态改变,故C错误;
D、质量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有质量,故D错误。
故选:。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如果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说明运动状态不变
质量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质量及其特性,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1.【答案】不会 都具有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解析】解:小车停止前,物块和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并且两物体和小车具有共同的速度,
当小车突然停止时,由于物体在光滑接触面上,因此两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大小不变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两个物体间的距离不变,一定不会相碰。
故答案为:不会;都具有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先分析小车突然停止前进,物块甲与乙和木板的运动状态,当小车突然停止时,根据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来分析甲乙物块的运动状态。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会用惯性知识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12.【答案】 竖直向上
【解析】解:雨滴的重力为:。
因为雨滴匀速竖直下落过程中,所以雨滴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是一对平衡力,即两个力大小相等,雨滴受到空气的阻力;方向相反,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阻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竖直向上。
已知雨滴的质量,根据求出雨滴的重力。然后根据雨滴匀速竖直下落,则雨滴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据此求解。
本题考查了重力的计算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属于基础题考查范围,因此基础知识的掌握很重要。
13.【答案】相等 减速上升 不能
【解析】解:
当直升飞机模型匀速上升和匀速降落时,它都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旋翼提供升力的大小等于飞机模型的重力,则两种情况下旋翼提供的升力相等;
直升飞机模型竖直爬升过程中,若四个旋翼同时意外停转,飞机模型不再受向上的升力,该飞机模型由于惯性还会上升,在重力的作用下它将立即减速上升;
直升机的机翼在转动时对空气有一个向下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对机翼产生一个向上的力,使其上升;而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所以在月球上不能产生升力,直升飞机模型不能悬停在空中。
故答案为:相等;减速上升;不能。
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进行解答;
四个旋翼的旋转,使吹向下方的风量增加,无人机就会上升,四个旋翼同时意外停转,飞行器不再受向上的升力,由于惯性飞行器还会上升,此时飞行器仍然受重力作用,据此分析其运动状态;
直升机是利用力作用的相互性获得升力的,据此进行分析。
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惯性等知识的应用,掌握二力平衡条件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即能确定平衡力的大小和方向,这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越小 远 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是
【解析】解:实验时,每次必须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由实验现象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远。如果运动的小车不受力的作用,它会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也能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当物体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此时物体的速度为零,若不受任何外力,将保持静止状态不变,故A正确。
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通过小车运动的距离可知克服阻力做功的多少,从而可判断小车具有能量的大小,所以可以探究小车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由于从不同高度滑下,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不同,所以还可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故选。
故答案为: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越小;远;做匀速直线运动;不是;;。
为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应使其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越远;在此基础上推理得出小车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以及得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根据控制变量法和影响重力势能、动能大小的因素分析。
本题考查了对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的理解,以及对相关知识的应用与拓展等,有一定综合性。
15.【答案】同一高度 速度 小 远 匀速直线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解析】解:采用控制变量法,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小车在进入平面时的运动速度相同;
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滑行的越远,做匀速直线运动。接触面对小车施加了力的作用,分别是支持力和摩擦力;实验时发现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在平面上不受力,它将保持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可知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
故答案为:同一高度;速度;小;远;匀速直线;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在实验中,我们是把小车放在斜面上,让小车从斜面上向下运动,从而让小车获得一定的速度。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不同,则向下运动的速度就会不同;
小车在滑行中受到阻力的作用,阻力越小,滑行的距离越远;小车停下来的原因是小车受到了摩擦阻力,实验中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阻力的大小,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如果小车不受力它将会保持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反映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本题探究的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是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牛顿第一定律是在该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的。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