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的制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节选自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7章内容,主要是知道模型及其功能、理解模型的制作在产品设计中的意义。了解1~2类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学会一种材料的1~2种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本课也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综合运用和提升,有利于学生感悟设计的一般过程,通过动手实践提高物化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已学完《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 第三节 流程的设计。通过前面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可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方案构思,但是学生对工具和设备的选择方面缺乏经验,对材料的加工工艺缺乏了解,所以学生整体的物化能力有所欠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提炼出模型概念中的关键词(实物、技术图样或构思、比例、实物相近等)。
(2)通过案例分析,能说出模型制作的一般步骤。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经历技能学习的实践过程,能在课堂上正确使用和安全操作G字夹、手锯、曲线锯、锉刀、角尺等工具。
(2)学生能在方木条上正确绘制简易边缘榫的加工图,并能按正确的加工工艺制作简易边缘榫。
(3)学生能根据主题将自己的构思绘制在木板上,并能按正确的加工工艺将其手工切割出来。
(4)根据设计方案,各小组基本能在课堂内完成门模型的制作。制作完成的小组能根据要求进行技术试验,并能根据给出的评价标准对制作好的模型进行测评,能说出模型的优点和不足,能对之前的方案提出改进建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门模型的制作,逐步养成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探究和物化能力,体会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门模型的相关加工工艺(边缘直角榫接加工工艺、木板切割工艺)。
2.根据主题,构思方案,物化模型。
【教学难点】
依据方案,物化模型。
【教学课时】
1课时(40分钟)
【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有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和实践探究法等,通过情境导入,以任务为主线、以探究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
总结本课、提升新知
学生依据评价标准测评门模型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师生交流,回顾模型制作的要点内容
结束
课前观看视频
回顾模型要点
、
提出本课主题
门
模型的方案构思
门模型的制作
门模型的加工
工艺
门模型的测评
教师通过分析学生作品,复习、回顾模型的概念及模型制作的步骤。分析本校学生设计的门方案,提出本节课主题——“无限可能——门”模型的制作。
通过展示自制
门模型实例,激发学生的方案构思
通过微视频,学会门框和门头的
加工
方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动手制作门模型并组装完成门模型。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自制微视频)
第一环节:课前微视频、激趣导入
师:刚才大家在视频中看到的这些作品都是我校学生在通用技术课堂中制作完成的模型,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模型的制作。
师:提到模型,我们可能会问:什么是模型?
师:分两种情形,一种情形就是在视频中,我们看到的凉亭,它是根据实物,按比例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我们把它称为模型。
师:还有一种情况,如这盏灯,它是根据技术图样或构思制成的一种物体,这也是模型。综合起来:模型就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师:明白了什么是模型,有人可能会问:老师你手中的这盏灯模型是怎么制作的呢?
PPT展示——模型制作的步骤(教师一条一条解释)。
师:首选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其次准备适当的工具;接下来按设计图样划线;对材料进行加工;加工完之后就是装配;装配完对模型表面进行处理;处理完之后就是对模型的造型、结构、功能进行测试,检测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对之前方案进行修改,最终做成样品。
师:在我们学校,有这样一位同学,根据匡中的大门,设计了一个“无限可能——门”的模型。它由许多框组成,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框如同一扇扇不同的门,作品的寓意是人生的大门或许形状各异,但都是通向一个目标即自己的理想。
师:同样在我们梅村高级中学也矗立着一扇“至贤之门”,今天本课的主题就是“无限可能——门”模型的制作。
第二环节:门模型的方案构思
师:门简洁一点就是门框和门头组成,我们提供的材料是:松木条和松木板。松木条是用来制作门框,松木板用来制作门头,最终将门头和门框用胶水组装起来就是一扇简单的门模型。
师:这里还有一个模型底座,每个小组的作品就像这样将门一扇一扇的插进卡槽,最终形成一个大型的由全班同学制作完成的门的模型。
师:它是怎样的一扇门呢?它可能是一扇梦想之门、一扇求索之门、可能是一扇自由之门、成功之门、荣耀之门、自然之门、创造之门、心灵之门、希望之门、进取之门、勤奋之门、团结之门等等。每个小组主题自定。
教师边讲边展示。
第三环节:门模型的加工工艺
1.门框的加工工艺
师:在制作门框的时候,我们需要将立柱和横梁进行直角连接,一种方法是直接用胶水粘,缺点是强度不够。为了增强其牢固度,需要增加其接触面,方法有多种,我们同学自己思考。这里老师介绍一种方法——边缘直角榫接。就像这样,需要各自切割一半,已知木条的截面是8×8,我们需要切割的深度和长度分别是多少呢?是4*8。
师:在木条上如何绘制呢?如PPT展示。
师:绘制好之后如何切割呢?需要使用手锯和锉刀,手锯使用时有个小技巧,就是将手锯先朝后拉,拉出一个凹痕,然后再前后均匀切割,防止手锯在木条上打滑。请看微视频。
2.门头的加工工艺
师:在制作门头时,我们需要将自己的构思在木板上进行绘制下来,它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绘制完之后,如何切割呢?我们需要使用曲线锯,请看微视频。
3.组装工艺
师:切割、打磨完成之后,我们需要组装,这里会出现一个问题:如何保证门框是直角?借助于角尺工具即可。
Ppt展示。
师:门头与门框又如何粘牢呢?PPT展示。它需要借助于一个5MM的方木条,这样就能很牢固的粘起来。
第四环节:门模型的制作
师:明白了以上过程,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门模型的制作。
生:以小组为单位,3人一组进行制作。
师:巡视并指导各小组制作门模型。
第五环节:门模型的测评
师: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根据我们提供的评价标准对他们小组所制作的门模型进行测评。
PPT展示门模型的评价标准。
师:你们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
师:根据大屏幕上的评价标准,对你们小组制作的模型进行一下测评。
学生回答。
师:通过这个模型,你觉得是否需要优化你们的设计方案?
学生回答。
师:评价、补充、归纳、提炼。
第六环节:总结本课、提升新知
师:请你将各组的作品收集一下,并一一插入模型底座。
师:再请一位同学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一下模型的制作,模型制作并不是为了做模型而做模型,而是为了检测我们的设计方案是否可行。前面我们曾学过设计的一般过程,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测试、评估及优化——编写产品说明书。模型制作的意义就在此。
师:当我们看到这一组由大家制作完成的门的模型,我想送给大家四个字——无限可能。谢谢大家!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