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教师简介
赵向锋,宝鸡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宝鸡市教学能手,宝鸡市校本教研先进工作者。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倡导并坚持“阅读为本,读写互促”的做法,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历届学生喜爱。
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归园田居(其一)》赏读
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读
其人——
陶渊明(365-427),一名 ,字 ,私谥 ,
自号 ,
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29岁时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做过镇军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41岁再出为 ,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他以 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 诗派的开创者,被称为 。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 》《 》《 》《 》。
其人——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
41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
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被称为隐逸之宗。
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整体把握——
“尘网”“樊笼”
“丘山”“园田”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复得返自然
“归”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少无适俗韵”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翻译:(我)本性坦率自然,不是造作勉强所能够改变的;饥冻虽然急迫的事情,但违背自己的意志,身心都会感到痛苦。
“性本爱丘山”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书摘
先秦诸子都喜欢以山水来比附人间哲理,水的流荡自如被看成智者的象征,山的宁静自守被看成仁者的象征。
水边让我们感知世界无常,山地让我们领悟天地恒昌。水边的哲学是不舍昼夜,山地的哲学是不知日月。(余秋雨《仁者乐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结庐在人境》)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黄庭坚
大巧若拙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
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
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
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抱朴守拙,涉世之法”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守拙全真”
静观万物皆自得——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静观万物皆自得——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无尘杂”?
“有余闲”?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归园田居(其二)》)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自然?
大自然?丘山?园田?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后话——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苏东坡)
结 语
一个自然之子——任性自然
一颗自然之心——率真不群
一种自然之语——平易质朴
一首天然之诗——淳朴真诚
感谢指导
!(共25张PPT)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东晋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
田园诗是陶诗的重要部分,描写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和淳朴的风俗人情,抒发作者对宁静闲适生活的衷心喜爱,表现了作者淡泊旷达、安贫乐道的品格。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 “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陶渊明死后,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作者简介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 。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陶渊明的创作包括诗歌和文章两大部分,而以后期的诗歌成就最高。
晋 陶渊明 田园诗派
南朝·宋 谢灵运 山水诗派
唐 王维 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发展脉络
作品简介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而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我们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 园 田 居
陶渊明像
朗读——注意红色字读音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 园 田 居
适:适应,迎合。
韵:气质,本性。
羁鸟:笼中鸟。
拙:愚拙。
荫:遮盖。
暧暧:昏暗、模糊。
依依,轻柔缓慢的上 升。
墟里:村落
既可理解为自然界,又可理解为田园生活。
四:解题,把握思路
大家认为“归园田居”这个题目里最重要的是哪一个字呢?
"归"
思考
围绕“归”字,这首诗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1、为何而归?
2、从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后如何?
理解诗歌
为何要归 (归因)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注] ①胡:为什么。②谏:挽回。
③追:补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为 何 归 来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热爱田园
本性
比喻、拟人
向往眷恋田园生活
本 性 使 然
理解诗歌
从何而归
一个“误”字,显示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误入官场的悔恨交加的情绪。
误落尘网中 久在樊笼里
尘网
樊笼
官场生活
喻
鄙弃
厌恶
误
悔恨
理解诗歌
归向何处 (归所——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这是一片怎样的世界?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
清新自然
祥和安谧
闲适恬淡
宁静幽美
由近及远,远近结合。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乡间的宁静。
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图画。
诗人给我们描绘一幅怎样的田园图画?这样的美景又是如何表现的?
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归去如何 (归况——居田园)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理解诗歌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四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其寓意是什么?
与开头呼应,表达了诗人返回田园后内心的宁静与喜悦,强化了“返回自然”的主题。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
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
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摆脱官场羁绊后的欣喜愉悦
齐读全诗,深入体会诗意。
语言平淡自然。这也是陶诗最明显的风格。
比喻形象。
对比鲜明。
借景抒情。
探究思考
试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课后探究:
陶渊明人格的意义
穷则独善其身(共26张PPT)
7 诗三首
归园田居(其一)
第二单元
1
3
4
情境导入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研读课文
5
课文小结
2
6
布置作业
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初中的时候已经接触过许多有关陶渊明的作品,比如《桃花源记》。在《桃花源记》当中,诗人为我们描画了一个非常美好的世外桃源。同学们还记得其中描写的一些句子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是一个非常宁静的单纯的社会。那么今天要学习的《归园田居》的第一首,它将向我们展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1.解读田园风光构成的意境。
2.解读诗人归田园前的心境,解读诗人形象。
3.简单了解陶诗的艺术风格。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陶渊明(365-427)东晋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
田园诗是陶诗的重要部分,描写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和淳朴的风俗人情,抒发作者对宁静闲适生活的衷心喜爱,表现了作者淡泊旷达、安贫乐道的品格。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陶渊明死后,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其主要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文体知识
晋 陶渊明 田园诗派
南朝·宋 谢灵运 山水诗派
唐 王维 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发展脉络
1.大家认为“归园田居”这个题目里最重要的是哪一个字呢?
解题
"归"
2.围绕“归”字,这首诗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1、为何而归?
2、从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后如何?
为何要归 (归因)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理解诗歌
研读课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注] ①胡:为什么。②谏:挽回。
③追:补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为 何 归 来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热爱田园
本性
比喻、拟人
向往眷恋田园生活
本 性 使 然
从何而归
一个“误”字,显示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误入官场的悔恨交加的情绪。
误落尘网中 久在樊笼里
尘网
樊笼
官场生活
喻
鄙弃
厌恶
误
悔恨
归向何处 (归所——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这是一片怎样的世界?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
清新自然
祥和安谧
闲适恬淡
宁静幽美
由近及远,远近结合。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乡间的宁静。
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图画。
诗人给我们描绘一幅怎样的田园图画?这样的美景又是如何表现的?
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归去如何 (归况——居田园)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四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其寓意是什么?
与开头呼应,表达了诗人返回田园后内心的宁静与喜悦,强化了“返回自然”的主题。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
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
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摆脱官场羁绊后的欣喜愉悦
感悟情感
(1)白描手法的运用。
诗人几乎完全采用白描手法,以村落、草屋、榆柳、炊烟、狗吠、鸡鸣等农村最平常的景象,勾画出一幅恬静、平和、质朴的田园风光图,其中融入了诗人的高雅情趣,表现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的农村生活的热爱,营造出宁静淡远的意境,令人神往。
写作特色
(2)以田园之景写胸中之意。
诗人笔下的田园是与浊流纵横的官场相对立的理想天地,寻常的农家景象无不是迷人的诗情画意。诗人在用白描手法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理想、人格情操。
(3)层次清晰,画面感强。
本诗显现的画面很有层次。近处,宅院、林木,亲切可即;远处,村落、炊烟,给人悠长的遐思。一近一远,使画面具有纵深感。
(4)语言质朴无华。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使陶诗独具魅力。
课文小结
《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朴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1.背诵《归园田居》。
2.陶渊明的归隐,是否可行?在当今时代是否可以提倡?
布置作业
退出(共16张PPT)
在《归园田居》中
感受陶渊明的“真”与“自然”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陶渊明做官和归隐的原因,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诗歌情感。
2.通过文字、绘画等方式重现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感受其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3.讨论如何看待陶渊明精神的时代价值。正确评价现代社会的“归隐热”。
带着情感
朗诵这首诗
齐声诵读
感
悟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jī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zhuō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 yìn 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fán笼里,复得返自然。
“
细读本诗、材料(一),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
小组合作任务:
1.找出陶渊明做官和归隐的原因,写在彩纸上。
2.五分钟后请组长把彩纸贴在黑板上,准备展示。
活动1:知人论世
评分标准 加分标准
规则 观点明确,分析全面、表达流畅各+1分
合作 完成任务+2分
质疑、评价 每次+1分
做官经历
29岁
36岁
40岁
45岁
入桓玄幕做属吏三年后母丧回浔阳居丧
任江州祭酒,不久辞任
投奔刘裕做镇军参军
投奔刘敬宣做敬威参军4个月后辞官
45岁
任彭泽令,81天决定归隐
请用文字或图画重现他的归隐生活。
1-4组《归园田居》5-9组《五柳先生传》
要求:给作品定主题“( ?)的归隐生活”;所写/画景物不求全,能表现主题即可。时间8分钟,之后把作品贴在黑板上。
活动2:重现归隐生活
评分标准 加分标准
规则 主题明确, 所选景物能表现主题、描述能紧扣诗文、表达流畅各+1分
合作 完成任务+2分
质疑、评价 每次+1分
《归园田居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五柳先生传》节选 作者:陶渊明
其人其诗
其人
其诗
苏轼评价其人: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
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
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
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元好问评价其诗: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
当代社会出现“陶渊明热”、“归隐热”,在网络上经常有下面这样的文章出现。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否赞同现代社会的“归隐”现象,如何看待陶渊明精神的时代价值。
请小组内开展3分钟辩论,准备全班交流。
规则: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语言流畅各+1分
质疑、评价:每人次+2分。
活动3、关注“归隐”
一些功成名就的人的代表:著名餐厅“外婆家”创始人6000万租下破败古村,打造绝美世外桃源。
*
80后夫妻归隐终南山“青山、绿水、蓝瓦,品茶读书;布衫、草帽、小铲,采药看病
*
90后年轻人代表:很多人都有一个梦想:等我们老了,就归隐山林吧!把日子过成诗!而一个90后小姑娘,现在已经做到了。在深山建了一个小屋,做起了隐居的花房姑娘。每天采集花草、制作干花、读书、生活好不惬意!
*
内心有大海,春暖花自开。
心有桃源,何处皆是水云间。
带着情感
朗诵这首诗
再次诵读
感
悟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jī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zhuō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 yìn 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fán笼里,复得返自然。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