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学案
株洲市攸县五中 刘志红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人的情感。
2、能力目标:反复诵读,使学生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重点 )
3、情感目标: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难点)
学习流程:
一、自主预习
必做题:1、自由朗读诗歌。
2、选背你喜欢的一节诗歌。
选做题:课外搜集有关乡愁的诗句。
自读疑问:
二、交流展示
1、深情地朗读:①要读出节奏;②要读出重音;③要读出感情。
示例: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重音“小小”) 我/在这头???????????????????(重音“这”) 母亲/在那头??????????????????(重音“那”)
感情:恋母
2、优美地解读:诗歌的语言言简而意丰,这首《乡愁》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简明而生动的画面。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几幅画面描摹出来。 示例(第一节):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是倾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 ???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3、细腻地品读:我们一起来从诗文中“寻美”,并把寻出的美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出来:“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 ? ,例如? 。”
提示:可从整体结构、构思立意、词句运用、思想感情等角度示例: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三、巩固拓展
必做题:背诵全诗
选做题:仿“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形式,以童年、母爱等为题创作一句话小诗。
四,学生学习心得或反思
课件5张PPT。余光中执教人:株洲攸县五中
刘 志 红分组学习 1.深情地朗读.
2.细腻地品读.
交流展示
按学案提示要求,仿示例说出你的答案,其他组同学点评.
自主质疑
巩固检测必做题:背诵全诗
选做题: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仿形式以“童年” “母爱”等为题创作小诗。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课文朗读歌曲欣赏
海峡两岸一家亲,
我们同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