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化学化肥
一、选择题(共16题)
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下列选项中对新农村建设没有促进作用的是
A.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
B.农村中有大量天然的井水,不经过消毒杀菌便可直接饮用
C.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减少它们燃烧时对空气的污染
D.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2.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东台,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A.废水灌溉农田 B.大量燃放爆竹 C.超量施用化肥 D.垃圾分类处理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B.广泛使用化肥农药
C.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D.积极推广共享单车
4.某农技站货架上待售化肥KNO3,其肥料品种是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
C.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悬浮颗粒物、PM2.5和CO2等
D.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6.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应施加的一种化肥是
A.(NH4)2SO4
B.KNO3
C.Ca3(PO4)2
D.(NH4)3PO4
7.保护环境就是善待自己,造福人类,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为减少环境污染,关闭所有的化工厂
B.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使用煤、柴火等传统燃料
C.减少使用化肥,推广使用农家肥
D.日常短途出行,推广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8.“人世间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下列劳动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食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白醋可与碳酸钙等沉淀反应
B 餐后将洗净的铁锅擦干 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C 修车师傅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汽油与油污之间能产生乳化现象
D 使用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对蔬菜施肥 草木灰属于钾肥
A.A B.B C.C D.D
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羊毛和棉纤维 点燃闻气味
B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铜 加入过量锌粉,过滤
A.A B.B C.C D.D
10.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自觉性显著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B.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将生产废水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D.开发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
11.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这三类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下列区别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
A.NH4HCO3与KCl:加水
B.K2SO4与Ca(PO4)2:闻气味
C.NH4Cl与KCl:观察外观
D.(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12.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主题不相符的是
A.家庭中,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B.农业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提高粮食产量
C.工业上,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交通上,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13.采用下列实验方法鉴别物质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白酒和矿泉水﹣﹣闻气味
B.黄铜和铜﹣﹣相互刻画
C.纯碱和小苏打﹣﹣加稀盐酸
D.硝酸铵和尿素﹣﹣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14.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的CO 将气体点燃
B 鉴别(NH4)2SO4和K2CO3两种化肥 加熟石灰研磨并闻气味
C 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CuSO4 加适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15.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A.用水能鉴别CaCO3、Na2CO3固体 B.用稀硫酸鉴别氧化铜粉末、铁粉
C.用无色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稀硫酸 D.用氢氧化钙鉴别化肥氯化钾、硝酸铵
16.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选试剂(括号内为试剂)错误的是
A.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B.H2和CO(燃着的木条)
C.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划)
D.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水)
二、综合题(共6题)
17.环境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关心的问题。今年的4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有害气体中能够形成酸雨的是SO2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净化水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使用活性炭,利用活性炭净水是利用了它的________性。
(3)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也会带来很多的环境问题,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填序号)。
A.CO(NH2)2 B.KNO3 C.KH2PO3 D.CaH2PO3
18.2021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生态系统恢复(Ecosystem Restoration)
(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可吸入颗粒物
(2)下列措施能减少或控制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是_____。
a.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为燃料
b.开发清洁能源汽车,如太阳能汽车
c.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能充分燃烧
d.使用含铅汽油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含氮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①氨气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②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碱,请写出这种碱的化学式_____。
③NH4NO3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已知NH4NO3和KCl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混合物中K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
④请完成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铵两种溶液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19.空气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图1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HCO3)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_____不同分离出氮气和氧气,属于___变化。
(2)写出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
(3)图2是化肥碳酸氢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碳酸氢铵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填字母)。
A 易溶于水 B 有挥发性 C 受热易分解
(4)这种化肥含氮量是否达到16%呢?带着这些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一些化肥样品,进入实验室。
(查找资料)①碱石灰能够吸收H2O和CO2,但是不吸收NH3。
②浓硫酸能够吸收H2O和NH3,但是不吸收CO2。
(性质探究)该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①用A装置给碳酸氢铵加热,装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
②取适量碳酸氢铵加入试管,连接A、B装置,加热,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B装置内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含量分析)将装置A、C、D依次连接,加入20g化肥样品,加热至A中固体完全消失。
她称量装置D的质量如表:
实验前D装置的质量 149g
实验后D装置的质量 152.4g
③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
④由表分析得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为_____g。
⑤通过反应的表达式可以知道:氨气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请计算此化肥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写计算过程)
20.硫酸铵[(NH4)2SO4]简称硫铵,俗称肥田粉,是我国使用和生产最早的一个氮肥品种.
(1)硫酸铵中铵根(NH4+)的化合价为_____,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硫酸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m(N):m(H):m(S):m(O)=_____(互质比).
(3)100g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是_____(精确到0.1).
(4)_____g硫酸铵中的氮元素与100g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5)若某化肥主要含硫酸铵,测得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0%(杂质不含氮),则该化肥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0.1%).
(6)尿素[CO(NH2)2]和碳酸氢铵(NH4HCO3,简称碳铵)是苏州地区常用的氮肥,某月市场报价为:尿素2200元/吨,碳铵700元/吨,若你用500元前去购买氮肥,为了使所购的化肥得到的氮最多,你选择这两种氮肥中的_____(写名称).
21.农作物生长不仅需要阳光、空气和水,还需要多种化学元素。当植物缺乏N元素时,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叶色发黄,严重时叶片脱落直至死亡。
(1)下列可作氮肥的是_________
A.硫酸铵 B.磷矿粉 C.硫酸钾
(2)氮肥的制备,首先涉及氨的合成,其原理是: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得氨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某化工厂为了综合利用废料 CaSO4,与相邻的合成氨厂设计了以下制备(NH4)2SO4 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从滤液中获取(NH4)2SO4晶体,必须的操作步骤是______(填写序号)
A.加热蒸干 B.蒸发浓缩 C.冷却结晶 D.过滤
②该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X是______。
③在生产中,要检查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可选用______(填写序号)
A.稀盐酸 B.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C.稀硫酸 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22.化学竞赛周之前小胖想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如下总结:
A.工业炼铁
(1)工业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的铁还原出来,如下图是实验室模拟炼铁原理。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小胖说应该在酒精灯上加一个灯罩,酒精灯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应该先______________(填“点燃酒精灯”或“通入CO”),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小胖说应该先关闭硬质玻璃管和澄清石灰水之间的止水夹,否则石灰水倒吸使试管炸裂,小华觉得他分析的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环保的角度来分析,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____,应做出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完成后,发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增重4.4g,则通入装置的CO气体质量肯定大于_______g,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侯氏制碱法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纯碱的产品和副产品氯化铵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请写出食盐水、氨气、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分析下表,反应后能得到碳酸氢钠的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 氯化钠 氯化铵 碳酸氢钠 碳酸氢铵
溶解度(20℃) 36g 37.2g 8.5g 29.8g
(2)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__________。
(3)操作a的过程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_ 、过滤、干燥。
(4)老师告诉小胖在通二氧化碳的时候最好采用加压的方法,小胖百思不得其解,你觉得这样做的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得到的氯化铵可以用作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A、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正确;B、农村中有大量天然的井水,不经过消毒杀菌不可直接饮用,因为里面含有细菌微生物,错误;C、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减少它们燃烧时对空气的污染,正确;D、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正确;故选B。
2.D
【详解】
A、废水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不能未经处理就用于农业灌溉,故做法错误;
B、大量燃放爆竹,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等,污染空气,故做法错误;
C、超量施用化肥,会污染水土,应合理使用化肥,故做法错误;
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符合理念,故做法正确。
故选D。
3.B
【详解】
A、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既可以节约化石资源,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主题,但不合题意;
B、广泛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主题,但符合题意;
C、分类回收生活垃圾既能节约资源,又能防治环境污染,符合主题,但不合题意;
D、积极推广共享单车能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主题,但不合题意。
故选:B。
4.D
【详解】
待售化肥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D。
5.B
【详解】
A、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
B、合理使用农药,可以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C、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悬浮颗粒物、PM2.5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温度至石油的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详解】
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说明土壤中缺乏钾元素和氮元素,应选含有钾和氮的复合肥。
A.(NH4)2SO4中只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A不正确;
B.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含钾和氮的复合肥,故选项B正确;
C.Ca3(PO4)2中只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C不正确;
D.(NH4)3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含氮和磷的复合肥,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7.A
【详解】
A、化学是一把双刃剑,有有害的方面,也有有利的方面,我们应该合理的应用化学,不能不加节制的应用化学,但也不能关闭所有的化工厂,选项A错误;
B、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使用煤、柴火等传统燃料,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选项B正确;
C、化肥使用过多会破坏土壤结构,应减少使用化肥,推广使用农家肥,选项C正确;
D、日常短途出行,推广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环境污染,选项D正确。故选A。
8.C
【详解】
A、白醋中含醋酸,能够与水垢中不溶性的钙、镁盐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醋酸盐从而除去水垢,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铁易被氧化,特别是在潮湿空气中,因以餐后洗净铁锅擦干是防上铁锅在潮湿空气中生锈,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油污溶解在汽油里易被洗掉(物理变化化)而非乳化现象(化学变化),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D、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含有钾元素,是属于能钾肥,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D
【详解】
A、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灼烧产生烧纸的气味,可以鉴别,此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铵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钾不能,可以鉴别,此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此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均能与过量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此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故选:D。
10.A
【详解】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环境,不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故A正确;
B、使用可降解的塑料来减少白色污染,符合环境日的要求,故B不正确;
C、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符合环境日的要求,故C不正确;
D、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D不正确。
故选A。
11.D
【详解】
A、NH4HCO3与KCl都能溶于水,且没有明显现象,故不能鉴别,错误;
B、K2SO4与Ca(PO4)2都没有气味,错误;
C、NH4Cl与KCl都是白色粉末状固体,不能通过外观来鉴别,错误;
D、(NH4)2SO4与熟石灰反应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放出,K2SO4没有,故可以鉴别,正确。故选D。
12.B
【详解】
A、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可以防止污染环境又可以节约资源,故正确;
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污染水和土壤,所以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错误;
C、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防止水污染,故正确;
D、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空气污染,故正确;故选:B。
13.C
【详解】
A、白酒具有酒的芳香气味,矿泉水没有气味,可以鉴别,该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B、相互刻画,硬度较大的是黄铜,较小的是铜,可以鉴别,该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C、纯碱和小苏打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鉴别,该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D、硝酸铵与熟石灰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尿素不能,可以鉴别,该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故选C。
14.B
【详解】
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NH4)2SO4能与熟石灰研磨醋酸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K2CO3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C、硫酸铜、硫酸亚铁溶液均能与适量的铝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Na2CO3能与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15.C
【详解】
A、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溶于水,故可用水鉴别,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显中性、稀硫酸显酸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符合题意;
D、氯化钾和氢氧化钙不反应,硝酸铵属于铵态氮肥,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B
【详解】
试题分析:硬水和加肥皂水产生的泡沫较少并会产生大量的浮杂,软水中加肥皂水会产生大量的泡沫,A正确;氢气和一氧化碳燃烧均产生淡蓝色火焰,B错误;黄铜的硬度比铜的硬度大,C正确;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导致溶液的温度降低,D正确。故选B。
17.NO2 吸附 B C
【解析】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有害气体中能够形成酸雨的是SO2和NO2;(2)活性炭能吸附颜色和异味,净化水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使用活性炭,利用活性炭净水是利用了它的吸附性;(3) A、CO(NH2)2中只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B、KNO3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C、KH2PO3中只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D、Ca(H2PO4)2含有氮、磷、钾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
18.abcd abc
分子 NH3 H2O 20% 取两种溶液少量置于两只试管中,再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 是氯化铵溶液,是硝酸铵溶液
【详解】
(1)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故答案为abcd;
(2)能减少或控制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是:a、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为燃料;b、开发清洁能源汽车,如太阳能汽车;c、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能充分燃烧;故答案为abc;
(3)乙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4)①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填:分子;
②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了氨水—NH3 H2O;故填:NH3 H2O;
③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00g,则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100g×28%=28g,则硝酸铵的质量为:,含氯化钾的质量为:100g﹣80g=20g,则混合物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故填: 20%;
④氯化铵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而硝酸铵与硝酸银溶液不能反应,所以鉴别时可设计如下实验:取两种溶液少量置于两只试管中,再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则是氯化铵溶液,无明显变化的则是硝酸铵溶液;故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两种溶液少量置于两只试管中,再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变化 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铵溶液; 无明显变化的是硝酸铵溶液
19.沸点 物理 N2+H2NH3 AC 检查装置气密性 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去除混合气体中的H2O和CO2 3.4 14%
【详解】
(1)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可以分离出氮气和氧气;此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2)氢气和氮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氨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N2+H2NH3;
(3)由标签中的“防潮防晒”可知,碳酸氢铵易溶于水且受热易分解,不能说明碳酸氢铵具有挥发性;
(4)①用A装置给碳酸氢铵加热,装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取适量碳酸氢铵加入试管,连接A、B装置,加热,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观察到试管口的现象是有水珠出现,B中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装置内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O2+Ca(OH)2CaCO3+H2O;
③碱石灰能够吸收H2O和CO2,但是不吸收NH3,所以C装置的作用是去除混合气体中的H2O和CO2;
④碱石灰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浓硫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所以实验后D装置增加的质量就是氨气的质量,所以氨气的质量为152.4g-149g=3.4g;
⑤化肥含氮元素质量分数=×100%=14%。
20.+1价 ﹣3价 7:2:8:16 21.2g 165.1g 99.1% 碳酸氢铵
【详解】
硫酸铵中铵根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根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根的化合价可知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2)因硫酸铵的化学式为(NH4)2SO4,则N、H、S、O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8):(32×1):(16×4)=7:2:8:16;
(3)100g硫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100g××100%≈21.2g;
(4)设需要硫酸铵的质量为x,
则x×=100g×,解得x≈165.1g.
(5)(NH4)2SO4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21.2%
所以样品中(NH4)2SO4的质量分数=21.0%÷21.2%=99.1%;
(6)碳铵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7.7%,
尿素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6.7%,
碳铵(NH4HCO3)700元/吨,尿素[CO(NH2)2]2200元/吨,则
500元钱购买氮肥中氮的质量分别为:
碳铵中为 ×17.7%═0.184吨
尿素中为×46.7%═0.097吨
因此,碳铵中N元素的质量大,应买碳铵.
故答案为(1)+1价;﹣3价; (2)7:2:8:16;(3)21.2g;(4)165.1g;(5)99.1%;(6)碳酸氢铵.
21.A N2+3H22NH3 BCD CO2 D
【详解】
(1)A、硫酸铵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磷矿粉中含磷元素,属于磷肥;C、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A;
(2)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得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3H22NH3;
(3)①从滤液中获取(NH4)2SO4晶体,必须的操作步骤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故答案为BCD;
②根据流程图,该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X是CO2;
③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在生产中,要检查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可选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故选D。
22.红色粉末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CO+Fe2O3 2Fe +3CO2 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通入CO 排尽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实验结束会一直通一氧化碳至装置冷却,石灰水不会倒吸 未处理尾气,污染空气 在石灰水后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或用气球收集尾气 2.8 部分一氧化碳没有参加反应 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最小,先饱和析出固体 2NaHCO3Na2CO3+CO2↑+H2O↑ 分解反应 冷却结晶 压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增大 CO2和H2O 氮肥
【详解】
A.工业炼铁
(1)工业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粉末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反应方程式是3CO+Fe2O3 2Fe +3CO2 。酒精灯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以达到高温条件。(2)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实验过程中应该先通入CO,其目的是排尽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实验结束后,会一直通一氧化碳至装置冷却,玻璃管内压强不会变小,石灰水不会倒吸。(3)从环保的角度来分析,一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实验产生的尾气中有未反应的一氧化碳,而该装置存未处理尾气,会污染空气,应做出的改进是在石灰水后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或用气球收集尾气。(4) 由Fe2O3+3CO 高温2Fe+3CO2可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8:44,,实验完成后,发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增重4.4g,说明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4.4g,则通入装置的CO气体质量肯定大于2.8g,其理由是因为实验开始要通入一氧化碳排装置内的空气,实验结束后要继续通入一氧化碳防止铁被氧化,同时还有反应中剩余的一氧化碳。B.(1)请写出食盐水、氨气、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H2O+NH3+CO2=NaHCO3↓+NH4Cl;(2)反应I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了、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 2NaHCO3Na2CO3+CO2↑+H2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分解反应。(3)操作a的过程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铵固体(4)增多压强可以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提高溶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率。(5)上述工艺流程中CO2和H2O即是原料又是生成物,可循环利用。得到的氯化铵因含有氮元素可以用作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