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5.1 尝试对动物进行分类
〖教材分析〗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如何去认识它们,这就要求有一定的方法,也就是对生物进行分类。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是认识物种多样性的基础。因此这一节是学好本章的基础,也是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分类的方法、生物分类的依据以及生物分类的意义。
〖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能掌握动植物类群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等,对本节课中所提到的生物都已经比较熟悉,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薄弱,所以教师应该通过给出明确的问题指令,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生物分类的概念。
2.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及基本方法。
3.了解生物分类对生产实际的意义。
能力目标:
尝试找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点,可以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对生物类群进行分类。
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生物分类的概念。
2.生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难点:学生自主动手对生物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 课前通过知识框架的方式复习回顾旧知识: 跟着老师的思路,系统性的复习回顾所学过的知识,为生物分类做好知识储备。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巩固所学知识,温故知新。
课堂引入 在星期天,同学们一起去参观动物园,发现动物园里动物场馆的分布并是随意安排的,经过仔细观察和比较,大家终于明白了,原来是将同一类动物放在一起。那么,应该怎样给生物分类呢 回想自己曾经去动物园的经历,思考动物园这样安排的目的,进入生物分类的情境。 通过学生的经历去引入课堂,容易引发学生思考。
一、生物分类的概念 什么是生物分类呢?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主要是根据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为不同类别。 进行生物分类时,应注意些什么? 对于相似的生物,要侧重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有明显差异的生物,要侧重寻找它们的相同点。 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并读出生物分类的概念。 理解在进行生物分类时的注意事项。 理解生物分类的定义和注意事项,明白科学家在进行生物分类时的依据。
二、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任务1】仔细观察图5-1中的生物,找出各种生物的主要特征,指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 【任务2】请同学们根据图5-1中的生物(桃、家鸽、肾蕨、虎、蚯蚓、油松、海带、蝗虫、鲫鱼)的主要特征,按照表格中的提示,把这些生物区分开: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各小组学生进行分类回答。 1.图中不能自由运动的生物有哪些?能自由运动的又有哪些? 2.不能自由运动的生物中,有种子的有哪些?无种子的又有哪些? 3.有种子的生物中,有果皮的是?无果皮的是? 4.无种子的生物中,生活在水中的是?生活在陆地上的是? 5.能自由运动的生物中,有脊椎的有哪些?没有脊椎的有哪些? 6.有脊椎的生物中,生活在水中的有?生活在陆地上的有哪些? 7.生活在陆地上的生物,会飞的有哪些?不会飞的有哪些? 8.无脊椎的动物中,有附肢的有哪些?无附肢的有哪些? 【任务3】引导学生用其他的分类依据对刚才的生物重新进行分类。 教师对积极回答且正确率较高的小组进行表扬,对表现欠佳的小组进行鼓励。 通过对以上生物进行分类,你能总结出分类的方法有哪些吗? 首先要找出不同生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根据其中某一特征的的不同,把生物分成两大类,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组成一类;然后,在某一大类中,再根据生物的另一种特征的不同,把生物分成两类。依此类推,逐级分类,直至将生物全部分开。 对生物进行分类,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花2-3分钟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尝试找出图中生物的异同点。 小组花3-5分钟讨论出答案,分小组举手回答问题。 不能自由运动的有桃、肾蕨、海带、油松;能自由运动的有家鸽、虎、蚯蚓、蝗虫、鲫鱼。 有种子的有桃、油松;无种子的是肾蕨和海带。 有果皮的是桃,无果皮的是油松。 生活在水中的是海带,生活在陆地上的是肾蕨。 有脊椎的是家鸽、虎、鲫鱼;无脊椎的是蚯蚓和蝗虫。 生活在水中的有鲫鱼生活在陆地上的有家鸽和虎。 会飞的是家鸽;不会飞的是虎。 有附肢的是蝗虫,无附肢的是蚯蚓。 用4分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重新分类后举手发言。 尝试结合刚才的经验和课本的描述,说出生物分类的方法。 有利于识别生物,了解不同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归纳。 让学生能够知道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的联系。
三、课堂小结 教师上课框架结构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回顾知识,回答问题。 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
〖板书设计〗
1.5.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一、生物分类的概念
二、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方法
三、生物分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