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复习
评价目标
时空学史
知识梳理
思维导图
中考演练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
1839年
1840年
1842年
1851年
1856年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1860年
1864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时空学史
一条主线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大主题 中国近代史上的侵略战争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三大条约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四大事件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考点一 鸦片战争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林则徐虎门销烟
(1)原因:
课标要求
知识梳理
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危及清朝统治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全部鸦片。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概况:
(3)意义:
国际禁毒日:6月26日
南宁三中 梁学聪 qq:2807609224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2:鸦片战争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倾销商品
林则徐虎门销烟(导火线)
关天培(虎门)、陈化成(吴淞)
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0年—1842年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南宁三中 梁学聪
版权所有,不得上传到网络,如有发现,法律起诉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时 间:
英雄人物:
结 果:
影 响: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开端
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开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是指形式上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是指形式上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形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
概念解读
(1)腐朽的封建制度难以抵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战争领导者一清 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
(3)清朝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分析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原因,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英军战舰“威厘士厘”号(Wellesley)
清军水师战船
根本原因
落后就要挨打
内容 危害 性质
中英 《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赔款2100万银元
增加了中国人民负担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侵犯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有利于列强进行商品倾销
《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南京条约》
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形式上独立,但受外国列强控制,丧失部分主权
保留封建主义,但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资本主义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近史的开端。
影 响
《南京条约》的签订
考点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1.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2.时间:
3.侵略者:
课标要求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亚罗号时间”和“马神甫事件”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咸丰帝)
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4.侵略史实:
(1)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认识:是列强侵华的暴行,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先后通过中俄《瑷珲条约》等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2)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5.性质:
6.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是侵略战争
条约 内容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中国主权进一步沦丧,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7.签订的条约
南京在《天津条约》开的,
天津在《北京条约》开的
考点三 太平天国运动
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1.背景:
2.时间:
3.过程:
(1)开始:
(2)永安建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组织。
(3)定都天京,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了革命政权。
课标要求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加深,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1851~1864年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4)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5)全盛时期:
(6)由盛转衰:
(7)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8)失败标志:
北伐和西征后
天京事变
天京陷落
失败原因:
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略失误;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4.性质:
5.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地位)。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启示: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目的
评价
人物
内容
地位
评价
《资政新篇》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1)局限性:《天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2)积极性: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洪仁玕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局限性:超越当时国情,缺乏客观环境和条件,未能实施
积极性:《资政新篇》集中反映了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与富强道路的迫切愿望
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解天京之围至全盛
金田起义
发展形势
1851
永安建制
1853
定都天京颁纲领
北伐又西征
天朝田亩制度
1856
天京变乱
新纲领
新核心
1859
资政新篇
中外联合安庆失守
1862
1864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
构建单元知识体系:7分钟
要求:
(1)体现单元重点知识,理清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适当延伸拓展;
(2)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及时巩固基础知识;
(3)形式多样:思维导图、知识框架、时间轴、知识树等
思维导图
条约
影响
反抗
侵略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鸦片战争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林则徐虎门销烟
关天培、陈化成等抗击英军
太平天国运动
思维导图
1、(2021·湖南中考真题)1793年10月,英国特使马嘎尔尼在给和珅的照会中提出“英国商人在舟山或宁波港,以及在天津,像在广州一样经商;他们必须服从中国法律和习俗,并安分守规矩。”从材料可知( )
A.英国已经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B.英国当时和中国没有商业往来
C.英国当时想和中国自由通商
D.英国企图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C
中考演练
2、(2021·吉林中考真题)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中考演练
3、(2021·湖南中考真题)株洲某初中正在举行历史知识抢答赛,某题的提示信息为:“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此题的答案应是( )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李自成起义 D.陈胜、吴广起义时代发展的要求
B
中考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