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复习
评价目标
时空学史
知识梳理
思维导图
中考演练
1.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3.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2.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
时空学史
一条主线
两大革命
两个政府
五次会议
五大事件
国共两党关系从合作到对峙
国民革命、土地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
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八七会议、古田会议、遵义会议
考点一 北伐战争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1.第一次国共合作
(1) 时间:
(2)背景:
(3)目标:
课标要求
(1)中国共产党: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团结同盟者的重要性。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中国国民党:孙中山在多次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失败后,认识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1924——1927年
反帝反封建(打倒列强,除军阀)
知识梳理
(4)开始标志: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
立和国民革命的开始。
(5)合作成果
①创办黄埔军校
时间、地点
主要领导
全称
作用
②进行北伐战争
(6)结果: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7月,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1924年5月、广州黄埔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培养出大量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北伐战争
时间
目的
主要对象
主要战场
经过
结果
1926—1927年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湖南、湖北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北伐军,尤其是第四军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奋勇冲锋,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北伐军乘胜猛攻,占领武昌。吴佩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后又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右图漫画《同去,同去砍人去!》
蒋
汪
青红帮
材料二:“1926年9月,英国军舰公然炮击进攻武汉的北伐军……各帝国主义集结在上海……随时准备进攻北伐军。”
材料三:马林和陈独秀:中国革命目前的任务,只是进行国民革命,国民党是代表国民革命运动的党,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陈独秀下令将纠察队全体解散。所有枪支,交存政府。
国共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是导致国共合作破裂的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绞杀中国革命
未认清国民党的本质;缺乏斗争经验,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1924
1937
1927
1946
国民党一大召开
四一二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第一次 国共合作
第一次 国共对立
第二次 国共合作
第二次 国共对立
至今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国共十年内战
日本趁机侵华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战胜利
内战爆发,
台湾与祖国大陆相分离,祖国至今未能统一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两党需以人民利益为己任,再次携手合作,为祖国统一做贡献
两次国共合作
原因:
国民革命的失败
标志: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上海)
分共会议
(汪精卫、武汉)
教训:
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反帝反封建任务没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变。
1927年, 成立 。
1928年, 东北易帜,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蒋介石
南京国民政府
张学良
3、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3.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考点二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1.南昌起义
背景
时间
地点
课标要求
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1927年8月1日
(建军节)
江西南昌
(“军旗升起的地方”“人民军队的摇篮”)
知识梳理
2.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秋收起义: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
(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背景: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概况: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走自己的道路:井冈山道路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1927年
“四.一二” “七.一五”
反抗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转战湘南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受挫
敌强我弱
工农武装割据
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红米饭,南瓜汤,
秋茄子,味好香。
餐餐吃得精打光。
干稻草来软又黄,
金丝被儿盖身上,
不怕北风和大雪,
暖暖和和入梦乡。
这首歌谣体现了工农革命军的什么精神?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井冈山精神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
井冈山精神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道路:
建立标志:
胜利标志:
井冈山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
启示:
(3)井冈山会师
时间:
概况:
意义:
1928年4月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支红军)。
增强了井冈山地区工农武装力量,会师后的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3.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1)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2)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3)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组合作探究:毛泽东为什么选择进军井冈山?
材料一:井冈山离广东、福建不远。俗话说:“一声鸣叫传四省。”这里反动力量薄弱。
材料二:井冈山地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周围五百余里,幅员广大。另外此处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
材料三:井冈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0℅,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
材料四:大革命时建立过党的组织、工会、农会和农民武装,党和革命的影响仍然存在。
敌人弱——远离中心城市
地势险——易守难攻
山林好——物产丰富
历史红——群众基础强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 工农武装割据
工农武装割据 形成 发展
政权建设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方志敏、邓小平、贺龙、徐向前、刘志丹等人也在各地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②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③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④在各革命根据地内,有几百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发展到十万人。
古田会议会址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近代中国人民救国道路的探索
考点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原因
时间
性质
课标要求
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伟大的战略转移
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知识梳理
路线
结束 标志
意义
长征 精神
江西瑞金出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镇会师→甘肃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集体主义精神。
中央根据地(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
渡过湘江
强渡乌江
攻克遵义
四渡赤水
渡过 金沙江
强渡 大渡河
飞夺 泸定桥
翻过 大雪山
走过草地
吴起镇 会师
会宁会师
长征胜利结束
时间
内容
意义
2.遵义会议
1935年1月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思维导图
1、(2021·四川中考真题)为打破敌人的围剿与封锁,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公营企业中,组织工人开展劳动竞赛,比数量、比质量、比成本,并对先进个人授予“劳模”称号,劳动光荣的观念逐.渐树立起来。这发生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十年内战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B
中考演练
2、(2021·河南中考真题)这次会议是在红军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的,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这次会议
A.创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D.为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奋斗方向
B
中考演练
3、(2021·湖南中考真题)“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革命”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有( )
①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②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③革命军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④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中考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