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试卷
1.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
A. 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 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 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 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2. 《荀子 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 )
A. 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B. 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
C. 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 D. 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
3. 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
A.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C.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 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
A. 韩非子 B. 孟子 C. 董仲舒 D. 朱熹
5. “仁政”是儒家思想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6.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陆九渊
7.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A. “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 教育要日积月累和循序渐渐
C. “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 “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8.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新思想系统”( )
A. 脱离了儒学思想的范畴 B. 推动了当时的社会转型
C.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诉求 D. 源自“西学东渐”的盛行
9.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 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C. 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D. 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10. 金观涛、刘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中指出:“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不仅意味着整个儒家道德哲学和伦理规范统统可以从形而上的天理推出,天理世界的建立还实现了宇宙秩序合理性标准与社会行动合理性标准的统一。”材料主要反映出( )
A. 官方理学实现了宇宙秩序、社会行动和儒家价值观的统一
B. 整个儒家道德伦理是形而上的天理的源头
C. 天理不具有超越道德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最终标准的意义
D. 理学在重建儒家信仰的同时放弃了对道德价值源头的思考
11. 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
A. 女权意识的觉醒 B. 理学社会影响的深入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
12. 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
A. 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B. 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C. 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D. 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13.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 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 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 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 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14. 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 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 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 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15.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
A. 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 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 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 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16. 阿伦 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说:“北欧人文主义传统是宗教改革运动最重要的源泉之一……路德反对牧师的中间角色以及他坚持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很可以被看作是人文主义的自然发展。”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
B. 宗教改革首先在北欧地区发生
C. 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在思想上完全一致
D. 宗教改革吸收人文主义大量的精神要旨
17. 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
A. 民主共和 B. 贵族共和 C. 君主立宪 D. 君主专制
18. 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体现的主张有( )
①个人自由 ②权利平等 ③联邦共和 ④主权在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 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
A. 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 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 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 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20.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
A. 落后于西方国家 B. 求善而不存真
C. 缺乏理性精神 D. 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21. 有学者认为,综观中国历史,儒家“君子”几乎始终是政治、社会批判功能的首要承 担者。从汉末“清议”到宋代“太学生”运动,再到晚明东林党人的“一堂师友,冷风 热血,洗涤乾坤”,无不是儒家“君子”发挥政治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的表现。下列解释 与该学者的主张最符合的是( )
A. 道德修养是儒家“君子”的首要内涵
B. 儒家“君子”是维护君权和统治者的保守派
C. 儒家“君子”是“批判”的政治主体
D. 学习知识对儒家“君子”有重要意义
22. 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23. A. 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 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C. 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D. 三者立论不同,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24. 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
A. 应肯定汉武帝奠定儒家正统地位的措施
B. 应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
C. 应肯定汉武帝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D. 应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25. 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说。有学者称“唐代批判南朝梁陈、北朝齐隋的提倡佛教,而极力提倡经世之术。”下列解释与其观点相符的是( )
A. 此时正是佛教传向内地、道教形成与儒学复兴的时期
B. “周孔老庄诚帝王之师”不及“释迦发穷源之真唱…”
C. 反对三教等量齐观的社会地位,强调儒学的主导地位
D. 倡导以“主诚主敬主静主寡欲主返观内心”为理学修养
26. 以下是收录在某部著作中的一段师生对话录:生:“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师:“此本兄先后之可言,然比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印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其中的“师”是( )
A. 董仲舒 B. 朱熹
C. 陆九渊 D. 王阳明
27. 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
A. 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B.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
C. 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28. 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
A. 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 当时我国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充分
C. 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D. 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29. 柏拉图在最后一部著作《法篇》中明确提出:“要同时设立两位王而不是一位,从而使他们的权力有更加合乎比例的限度。甚至在那以后……注意到你们的统治者仍旧会有狂热之举,就设法限制王族的专横,让二十八位长老在处理国务时发出与国王同等的声音……引入一个礼仪官的职位,由抽签决定,作为一种约束。”这一主张( )
A. 蕴含着分权制衡的思想萌芽 B. 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本框架
C. 指出了轮番而治的潜在弊端 D. 成为罗马设立元老院的理论基础
30.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两者共性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产物
②在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③反对蒙昧,推崇人性
④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1.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 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 两人对专制自由的观点截然相反
D. 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32. 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 学而》
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 训约十四条》材料三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 族约》
请回答:
据材料一,指出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材料二孟德斯鸠指出:“暴君之所以有权力,正在于他剥夺别人的生命。”“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材料三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这样描述:“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卢梭提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坚持“主权在民”的原则,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四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体系中得到体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
--恩格斯《反杜林论》请回答:
材料一中“现实的黑暗”指什么?为了驱散“现实的黑暗”,材料二提出了怎样的设想?这种设想有何进步作用?
材料三中两位思想家关于国家政体方面的主张各是什么?在以后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这两种主张有何具体实践?请各举一例说明。
依据上述材料,综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启蒙运动。
答案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C
15.【答案】C
16.【答案】D
17.【答案】C
18.【答案】B
19.【答案】D
20.【答案】C
21.【答案】C
22.【答案】B
23.【答案】D
24.【答案】C
25.【答案】B
26.【答案】B
27.【答案】B
28.【答案】A
29.【答案】C
30.【答案】B
31.【答案】
(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实行仁政;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
(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
(4)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
32.【答案】
(1)含义:封建制度(封建王权,宗教神权).设想:实现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三权分立).作用:防止专制。
(2)主张: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制;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制。
实践:法国根据1791年宪法,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德意志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3)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他们所提出的设想带有阶级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