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上学期末复习练习卷1
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
1.电路中每分钟有60万亿个自由电子通过横截面积为0.64×10-6 m2的导线,那么电路中的电流是(电子带电量为1.6×10-19 C)( )
A.0.016 μA B.1.6 mA
C.16 μA D.0.16 μA
2.关于电阻和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
B.由R=U/I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发生超导现象时,温度不为绝对零度
D.将一根导线等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3.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储存环是长240 m的近似圆形轨道.当环中的电流为10 mA时,电子的速率为十分之一光速,则在整个环中运行的电子数目约为( ).
A.5×1011 (个) B.5×1019 (个)
C.10×10-3 (个) D.10×103 (个)
4.一根均匀导线,现将它均匀拉长,使导线的直径减小为原的一半,此时它的阻值为64 Ω,则导线原的电阻值为( ).
A.128 Ω B.32 Ω
C.4 Ω D.2 Ω
5.一电流表的内阻Rg=200 Ω,满刻度电流值是Ig=500 μA,现欲把该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0 V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
A.应串联一个0.1 Ω的电阻
B.应并联一个0.1 Ω的电阻
C.应串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
D.应并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
6.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时,误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接通电源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电流表烧坏 B.电压表烧坏
C.小灯泡烧坏 D.小灯泡不亮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ab端为输入端,AB为输出端,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置于变阻器的中央,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空载时输出电压UAB=Uab/2
B.当AB间接上负载R时,输出电压UABC.AB间的负载R越大,UAB越接近Uab/2
D.AB间的负载R越小,UAB越接近Uab/2
8.如图所示,有四盏电灯连接在电路中,L1和L2都标有“220 V 100 W”字样,L3和L4都标有“220 V 40 W”字样, 把电路接通后,最暗的是( )
A.L1 B.L2
C.L3 D.L4
9.(多选)如图所示,有一个未知电阻Rx,用图中(a)和(b)两种电路分别对它进行测量,用(a)图电路测量时,两表读数分别为6 V,6 mA,用(b)图电路测量时,两表读数分别为5.9 V,10 mA,则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a)电路的测量值为1 kΩ,比真实值偏大,误差小
B.(a)电路的测量值为1 kΩ,比真实值偏大,误差大
C.(b)电路的测量值为590 Ω,比真实值偏小,误差小
D.(b)电路的测量值为590 Ω,比真实值偏小,误差大
10.下表列出了不同品牌电冰箱和电风扇铭牌上的主要项目.
容声冰箱BCD—208 B/HC 格力电风扇KYTA—30 A
总有效容积:280 L 额定电压:220 V
冷冻室有效容积:97 L 工作频率:50 Hz
冷冻能力:5.25 kg/24 h 扇叶直径:300 mm
电:220 V/50 Hz 输出风量:
额定输入功率:140 W >50 m3/min
耗电荷量: 功率:50 W
1.00 kW·h/24 h 净重:4.1 kg
净重58 kg 毛重:5 kg
根据铭牌上提供的信息,正确的是 ( ).
①一天内连续运转的电风扇比正常工作的电冰箱消耗的电能多 ②一天内正常工作的电冰箱比连续运转的电风扇消耗的电能多 ③电风扇额定电流比电冰箱大 ④电风扇额定电流比电冰箱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个小题.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1. 一个电流表的满刻度电流值Ig=0.6 A,面板如图所示,那么它每一小格所对应的电流是________mA,指针现在的电流示数是______A.如果这个量程为0.6 A的电流表内阻Rg=60 Ω,要把这个电流表的量程扩大成3 A,那么应该在Rg上______联一个电阻R,R的大小应是______ Ω;并联R后,测某一电流,指针仍指到图中所示位置,则该电流是______A,并联R后,刻度盘上每一小格所代表的电流值是未并联R前的________倍.
12.用图中所给的实验器材测量一个“12 V 5 W”的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其中电流表有3 A、0.6 A两挡,内阻可忽略,电压表有15 V、3 V两挡,内阻很大,测量时要求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可持续地从0调到12 V.
(1)按要求在实物图上连线(其中部分线路已经连好).
(2)某次测量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A.
13.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通过实验研究这一问题,实验室备有的器材是:电压表(3 V,3 kΩ)、电流表(0~0.6 A,0.1 Ω)、电池、开关、滑动变阻器、待测小灯泡、导线若干.实验时,要求小灯泡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
(1)他们应选用图中图所示的________电路进行实验;
(2)根据实验测得数据描绘出如图所示U-I图象,由图分析可知,小灯泡电阻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标有1.5 V字样,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求出小灯泡在1.5 V电压下的实际功率是______ W.
14.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端的电压为U=6 V,R1=2 Ω,R2=3 Ω,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5 Ω,小灯泡的电阻为10 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触头P在R上滑动时,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的范围是多少?
15.有一个电路,电阻R和小灯泡L串联接在电两端.电电压为15 V,已知电阻R=3 Ω,且R在电路中1 s内产生的电热为27 J,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32 W(假设小灯泡的电阻不随温度而变化),求:
(1)小灯泡的阻值;
(2)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3)小灯泡在电路中实际电功率.
16.一台小型电动机在3 V电压下工作,用此电动机提升所受重力为4 N的物体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 A.在30 s内可使该物体被匀速提升3 m.若不计除电动机线圈生热之外的能量损失,求:
(1)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2)在提升重物的30 s内,电动机线圈所产生的热量;
(3)线圈的电阻.
参考答案:
1.D 2.C 3.A 4.C 5.C 6.D.7.D.8.C 9.A、D.10. B
11.【解析】 电流表满刻度电流值为0.6 A,每一小格所对应的电流是0.02 A=20 mA;指针现在的示数是0.34 A.若将此电流表量程扩大成3 A,则应在Rg上并联一个电阻R,R=IgRg/I′=15 Ω;并联后测得的电流为1.70 A,并联R后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0.1 A的电流,为未并联前的5倍.
【答案】 20 0.34 并 15 1.70 5
12.【解析】 对于“12 V 5 W”的小灯泡其额定电流大约是I=<0.6 A,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0.6 A.根据测量要求,电压连续地从0调到12 V.应接成分压电路,而不应接成限流电路.又因为电流表内阻可忽略,电压表内阻很大对电路无影响,电流表内接或外接都可以.
【答案】 (1)见解析 (2)0.36
13.解析 (1)由题意可知电压从0开始调节,则必选分压式C、D两项排除,又因灯泡的阻值开始时很小,故电流表外接,只有A对.
(2)由图4可知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由图可知当U1=1.5 V时I1=0.46 A,故PL=UL·IL=1.5×0.46 W=0.69 W.答案 (1)A(2)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0.69
14.解析:当P在最上端时,电路的电阻最小,此时
Rmin=R1+R2+= Ω Imax== A=0.72 A
电压表示数Umax=Imax·=0.72× V=2.4 V
当P在最下端时,电路的电阻最大Rmax=R1+R2+R=10 Ω
Imin== A=0.6 A 电压表示数最小Umin=0
所以电流的变化范围0.6 A~0.72 A,电压的变化范围0~2.4 V。
答案:电流表0.6 A~0.72 A 电压表0~2.4 V
15.解析 (1)由公式Q=(U2/R)t得到的电阻两端电压:U1=9 V
因为电阻R与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
所以,小灯泡两端电压U2=U-U1=15 V-9 V=6 V
根据电压分配关系U1/U2=R1/R2
得灯的电阻阻值R2=(U2/U1)R1=(6/9)×3 Ω=2 Ω.
(2)根据P额=U/R2得到U额=8 V
即小灯泡额定电压为8 V.
(3)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2=U/R2=(6)2/2 W=18 W.
答案 (1)2 Ω (2)8 V (3)18 W
16.【解析】 (1)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入=UI=0.2×3 W=0.6 W.
(2)电动机提升重物的机械功率P机=Fv=(4×3/30) W=0.4 W.
根据能量关系P入=P机+PQ,得热功率
PQ=P入-P机=(0.6-0.4) W=0.2 W.
产生热量Q=PQt=0.2×30 J=6 J.
(3)根据焦耳定律Q=I2Rt,得线圈电阻R== Ω=5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