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21 10:4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或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119
B. 扑灭森林大火,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 只要温度到达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D.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2.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船竟然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  )
A. 水能分解
B. 纸不是可燃物
C. 没有和氧气接触
D. 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
3.如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 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68%
C. 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
D. 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
4.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乙醇、沼气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 “温室效应”加剧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引起的
C. 加速石油的开采,可以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D. 为了防止水污染,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5.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 蓄电池放电
B. 风力发电
C. 水力发电
D. 太阳能发电
6.氢气是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
①燃烧热值高 ②原料资源丰富 ③贮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  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乙醇
8.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 )
A. 火力发电    
B. 风力发电  
C. 氢燃料客车  
D. 太阳能电池路灯
9.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选项A
B. 选项B
C. 选项C
D. 选项D
10.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特殊物质.返回舱返回时,与大气剧烈摩擦,会在舱表面产生数千度的高温,此时,烧蚀层汽化燃烧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由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属于物理变化
B. 返回舱返回时,烧蚀层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
C. 烧蚀层在汽化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
D. 烧蚀层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
11.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能减少或避免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 沼气池清理作业前进行灯火试验
C.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 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进行检查
12.甘肃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1415.29万千瓦,跃居全国首位。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煤
B. 风能
C. 太阳能
D. 地热能
1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燃烧木柴需要架空,才能燃烧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4.摩擦起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某些场所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下列是张贴在加油站中的安全标识,其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  )
A.
B.
C.
D.
15.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 酒精灯不慎被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 电视机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 油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 图书档案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近年,我国不少城市和地区雾霾天气增多,雾是水蒸气,本身无污染,“霾”由细小颗粒物组成,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以及地面灰尘等。它侵蚀着人们的健康,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出行。
下面治理雾霾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压减化石燃料 ②控制车辆使用 ③减少户外活动④加强城市绿化 ⑤关闭厂矿企业 ⑥调整能源结构.
17.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活性炭具有除去冰箱内异味的功能的原因是  ;
(2)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会立即熄灭的原因是  ;
(3)区分醋酸溶液与纯碱溶液的方法(任写一种) 。
18.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燃起火来。
(1)引起火势变大的原因是      。
(2)火势无法控制,他立即拨打了火警电话,火警电话是      。消防队员赶到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
(3)若你在火灾现场,应怎样从现场逃离?      。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由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温度到达着火点,可燃物不与氧气接触也不会燃烧。
2.【答案】D
【解析】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船没有燃烧,安然无恙,说明纸船没有完全具备燃烧的条件,纸船是可燃物,又与空气接触,没有燃烧只能是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水吸收热量,使纸船达不到它的着火点。
3.【答案】D
【解析】A.煤、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A错误;B.由图可知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90%,B错误;C.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空气污染,应减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提高新能源的使用,C错误;D.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D正确。
4.【答案】C
【解析】乙醇可由植物种子或果实酿制,沼气可由植物发酵沤制,氢气可由水分解制得,它们都属于可再生能源,A正确;“温室效应”加剧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引起的,B正确;石油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加速开采不符合持续发展的要求,C错误;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是防止水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D正确。
5.【答案】A
【解析】蓄电池就是将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风力发电是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水力发电是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6.【答案】B
【解析】氢气具有三大优点:①氢资源丰富,②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③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其他燃料会造成大气污染或温室效应。
7.【答案】D
【解析】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而乙醇是通过化学工艺由果实或种子发酵酿制的,不属于化石燃料。
8.【答案】A
【解析】火力发电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9.【答案】C
【解析】C.元素是宏观概念,只有种类,没有个数,所以2N表示2个氮原子,错误。
10.【答案】D
【解析】A、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B、烧蚀层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正确;
C、“烧蚀层“的物质在遇到高温时会发生熔化和汽化现象,在熔化和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以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太高,正确;
D、物质的着火点一般是不能改变的,烧蚀层不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故错误。
11.【答案】A
【解析】A.为防止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正确;
B.沼气是可燃性气体,掏空沼气池前进行灯火试验可能会引起爆炸.故错误;
C.室内起火时马上打开门窗通风会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室内着火不要着急打开门窗,故错误;
D.液化气具有可燃性,一旦泄漏,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不能开灯。故错误。
12.【答案】A
【解析】煤属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都是新能源。
13.【答案】D
【解析】燃烧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火要虚”是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增大,燃烧变得更剧烈。
14.【答案】B
【解析】塑料制品与毛皮摩擦时容易产生静电,在加油站内设立相应图标可以有效预防此类火灾的发生。
15.【答案】B
【解析】电器着火直接用水浇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正确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灭火。
16.【答案】①②④⑥
【解析】雾霾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以及地面灰尘等,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有直接的关系。治理雾霾,是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加强城市绿化来净化空气,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来减少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17.【答案】(1)具有吸附性;(2)降低温度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3)加入酚酞试液,无变化的是醋酸,变红的是纯碱
【解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可以除去冰箱内异味,故填:具有吸附性;(2)用扇子扇蜡烛火焰,空气流动会降低温度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故而蜡烛会熄灭,故填:降低温度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3)醋酸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纯碱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可以使用酚酞试液鉴别醋酸和纯碱,故填:加入酚酞试液,无变化的是醋酸,变红的是纯碱。
18.【答案】(1)打开门窗,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2)119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体贴近地面逃离
【解析】(1)打开窗户则空气对流,提供了更为充足的氧气,引起火势变大;
(2)知道火警电话119是一个常识,水能灭火的原因是水蒸发吸热能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在火灾现场由于燃烧产生大量的浓烟,需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体贴近地面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