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学习目标】
1.认识中和反应的概念,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2.从微观角度认识盐。
3.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和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设计实验证明中和反应的发生。
从离子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
【学法提示】
开动脑筋,运用学过的实验探究知识,通过明确问题 —— 大胆猜想 —— 设计实验 —— 实验探究 —— 分析现象—— 形成概念 —— 理解迁移的过程来完成本节课。
【学习过程】
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时仅知道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是不够的,还需要知道它们之间能发生什么反应,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等等。请按照以下问题进行思考:(12分钟)
1.学生利用实验台上的仪器,材料尽可能多的探究出归纳出酸与碱之间是否发生反应。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讨论问题。
(1)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那么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呢?
(2)对于像这种没有明显现象的,如何确定反应是否发生呢?
(3)如何设计能够验证酸与碱之间能够发生反应的实验?
(4)酸与碱之间发生了什么反应?
(5)什么是盐?
总结中和反应定义。
2.进一步探究讨论。(8分钟)
(1)其他的酸与碱也能发生这样的反应吗?为什么?
(2)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总结中和反应的实质。
3.学习中和反应对于人类的生活、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5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和学生一起了解中和反应对于人类的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意义。逐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开发新材料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方面的重大贡献。
总结提升:(5分钟)
1.中和反应是指______作用生成______的反应。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改变土壤的______,如用______改良酸性土壤;处理工厂的______;还可用于医药等。
2.写出下列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哪些反应是中和反应。
(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灰水与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钙与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苛性钠溶液与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5分钟)
1.下列各物质能与石灰水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
A.一氧化碳 B.稀硫酸 C.石蕊溶液 D.酚酞溶液
2.制作松花蛋常用到熟石灰和纯碱等原料,因此食用时常有涩味,可在食用前添加调味品,这种调味品最好是( )
A.酱油 B.食盐 C.香油 D.食醋
3.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方便地区分稀盐酸、蒸馏水、澄清的石灰水的是( )
A.酚酞溶液 B.二氧化碳 C.石蕊溶液 D.火碱溶液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稀硫酸除铁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稀盐酸洗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烧碱溶液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瓶用于制作“叶脉书签”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先在烧杯中加入50 g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25%的硫酸溶液,边滴边搅拌至溶液颜色刚好变成无色为止,共消耗硫酸溶液49 g。请你计算: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拓展延伸】(5分钟)
以下验证“盐酸中哪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