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目标 1.了解正手发下旋球的技术特点,知道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在比赛中的运用价值。 2.在练习和比赛中,运用合理的正手发下旋球技术和反手搓球技术,并达到一定的准确性。 3. 激发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乐于参与乒乓球活动和比赛。 课 时 数 5
课时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重点与难点 教学策略
第一课时 正手发下旋球的技术方法 1.能说出发下旋球的拍面的位置。 2. 能在此发球中做到6次以上发下旋球的动作,展现出正确的拍型,提高空间的判断力。 3.培养团结协作和探究精神。 重点:转腰、手腕手指的发力; 难点:摩擦球的斜下方 1.徒手练习、多球练习、简单复习巩固发球技术。 2.颠球+发下旋球+快速跑 3.发球进圈游戏、发球入框游戏
第二课时 反手搓球的技术方法 1.能说出几种搓球的技术方法。 2.能在10次接下旋球中成功搓球6个以上,发展速度、力量和灵敏素质。 3.培养团结协作和探究能力。 重点:选择最佳的击球位置; 难点:协调发力 1.徒手练习、多球练习、一人发球一人搓球 2.发球+搓球接发球 3.接发球+多拍搓球
第三课时 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的练习方法 1.能说出几种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组合的练习方法,并能在比赛中运用。 2.能在10次正手发下旋球过程中较好的完成6-7次,能在对练的过程中连续完成4-5次反手搓球,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 3.通过合作练习培养团结协作、乐于展现自我的精神。 重点:脚步移动,选择最佳的击球位置; 难点:身体的协调用力 1.正手发下旋球练习 2. 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组合练习 3. 发下旋球+反手搓球练习比赛 4.教学比赛
第四课时 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的运用方法1 1.能说出各种组合的名称,知道练习方法和练习目的。 2.能在各种组合和游戏活动中,灵活运用正手发下旋球技术、搓球、侧身攻击动作等动作,发展身体协调和空间判断能力。 重点:挥臂带动手腕发力; 难点:击球位置的判断。 1.避开对手站位的发球练习; 2,一对一发球+各种方式接球练习; 3.比一比谁的发球局得分高。
第五课时 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的运用方法2 1.能说出所做组合动作和游戏名称,知道练习的目的; 2.能在各种练习中,灵活运用正手发下旋球,做出发球与发球抢攻发球推挡等动作,发展速度、协调、力量和空间判断能力。 3.培养勇敢果断的品质和团结协作能力 重点:判断落点、快速移动; 难点:击球的时机与力量的控制。 1.发球+搓球练习; 2.发球+抢攻练习; 3.三人7分制比赛
《乒乓球: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教学设计
《乒乓球: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教学设计
指导 思想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省纲要》为宗旨,以“技术、体能、运用”为出发点,在课堂中体现“以赛促学”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满足个体差异的需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师生互动,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运动的快乐。通过乒乓球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练习方法教学,激发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合理利用器材进行素质练习,发展体能,培养能力。
教材 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乒乓球。本次课是“乒乓球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单元教学的第三次课,学习内容是“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技术的练习方法”。在日常的教学和比赛中,很多同学已经无意识地应用了这一技术,但对动作技术缺乏系统的、规范的学习和练习。正手发下旋球技术动作和反手搓球技术是攻防对应的技术,将这两个内容整合在一个单元进行教学,既提高技术的学习效果,又增加对抗练习的趣味性;同时增加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比赛内容,提高对所学技术动作的巩固;合理利用球桌进行素质练习,简单又有效,提高反应速度,进行体能锻炼。
学情 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八年级的男生。乒乓球是他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个别学生是乒乓球社团的成员,有一定的乒乓球运动基础。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具有独立思考、判断的模仿能力,同时他们具有良好的速度、力量和灵敏素质。同时,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动态地解决学练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流程 准备部分:课堂常规--队列队形--慢跑练习--乒乓球韵律操--球性练习 基本部分:复习发下旋球--学习反手搓球--组合练习--教学比赛--素质练习 结束部分:静力拉伸操--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师生再见
场地 布置 体育馆集合,两列横队: XXXXXXXX XXXXXXXX △ 2.八张乒乓球桌:
安全 防范 1.课前检查场地,嘱咐学生不要携带尖锐物品。 2.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掌握安全运动的方法。 3.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及违规行为,学会安全的进行体育活动。 4.在完成练习时,提醒学生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拍子打到同伴。
课时计划
教学 内容 1.乒乓球: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的练习方法 2.素质练习:反应练习、核心力量练习 课次 5-3
教学 目标 1.能说出几种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组合的练习方法,并能在比赛中运用。 2.能在10次正手发下旋球过程中较好的完成6-7次,能在对练的过程中连续完成4-5次反手搓球,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 3.通过合作练习培养团结协作、乐于展现自我的精神。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脚步移动,选择最佳的击球位置 难点:身体的协调用力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学练标准 组织形式 与安全措施 练习 次数 练习 时间
准备 部分 8′ 1.课堂常规 2.队列队形 3.热身活动 3.1慢跑(并步、交叉步) 3.2乒乓球操 3.3球性练习 1.快、静、齐 2.模仿老师动作,动作到位 3.1精神饱满,跟上节奏 3.2 100%的学生都能充分进行热身活动。 1.二列横队:♀♀♀♀♀ ♀♀♀♀♀ 3.1一路纵队绕球台 安全提示:保持安全的前后距离,练习时按要求做 3.2集体练习 3.3二人一台练习 ≥3 ≥4 4X8X8 ≥50 30” 1'30” 2'30” 1'
基本 部分 28′ 1.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练习方法 1.1正手发下旋球练习 1.1.1两人一桌发下旋球 1.1.2发下旋球+接球 1.2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组合练习 1.2.1前后反手搓球多球练习 1.2.2左右反手搓球多球练习 1.3发下旋球+反手搓球练习比赛 2.教学比赛 2.1发下旋球+反手搓球 多拍练习 2.2分组比赛 3.素质练习 3.1 步伐练习 3.2 平板支撑 1.1要求100%的学生完成正手发下旋球的动作 1.1.1体会动作,思考发上旋球与下旋球的区别 1.1.2动作正确,60%的学生发球动作正确、有力度、球旋转 1.2 90%以上的学生以反手搓球的动作接发球,成功率在70%以上 1.3能在对来练的过程中连续完成4-5次反手搓球 2.1动作正确,移动快速,来回搓球至少要4次 2.2 合理利用搓球进行防守和进攻 3.1 30”来回摸桌沿30次以上 3.2 挑战30”平板支撑 1-2. 组织队形:二人一桌 安全提示:保持左右间距,练习时按要求做 * * * * * * * * * * * * * * * * 3. * * 组织队形:二人对应站在桌的两侧进行练习 安全提示:注意脚步迅速移动,避免推动桌子 ≥30 ≥20 ≥40 ≥40 ≥20 ≥10 ≥3 ≥2 ≥2 1' 1'30” 1'30” 1'30'' 2' 2' 1'30” 1' 1'
结束 部分 4′ 1.放松:静力拉伸操 2.课堂小结、整理器材、师生再见 1.调整呼吸,跟老师进行放松练习,有放松感和愉悦感 2.学生与教师总结、师生再见 * * * * * * * * ≥1 2’
场地 器材 1.乒乓拍17支,球16筐 2.乒乓桌8张 作业 布置 1.对墙击球100次,5组 2.自垫球100次,5组 练习密度: 平均心率: 45-55% 120-130次/分钟
教学 反思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掌握正手发下旋球和搓球的练习方法,让学生懂得怎么练习的方法。在刚开始磨课过程中发现几个问题:一是教学中练习形式单一,练习方式枯燥,导致学生学习激情不高,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二是未能发挥“以赛促学”的作用;三是组合拓展练习脱离主教材,未能对主教材起来拓展作用。在之后的磨课中针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修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单一动作巩固技术:单一动作教学——正手发下旋球、反手搓球练习、正手发下旋和反手搓球。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主动思考技术动作,然后通过分层教学,集中指导和个别指导,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技术动作,有效练习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技术。 2.组合练习激发兴趣:正手发下旋球+前后左右的移动组合搓球+反手搓球的多拍练习+教学比赛。通过组合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了练习密度与强度,有效掌握正手发下旋球和反手搓球动作。 3.技术运用以赛促学:通过发下旋球+反手搓球多拍练习比赛和分组比赛,让学生能运用所学技术进行练习和比赛,加深学生理解本课所学内容在乒乓球比赛中的运用,以些来拓展本课的技术内容;让学生大胆创新,运用发+搓+攻组合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 以上三个方面的设计体现《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突出“教材三个一”的设计理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