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围绕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运用多变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活动参与意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力求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的适应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的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传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之一,是篮球技战术的重要一环,是各种技战术串连的纽带,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这一教材在初一的《体育与健康》课中已介绍学习,所以学生对此教学内容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本课是在初二年级体育课中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设计理念
本课结合新课程理念,根据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的特点,运用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练习中展示自我,体验学习的乐趣。通过练习让学生创设自我挑战、互帮互助的学习环境,通过自评、互评和师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一份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悦的情感,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中玩、玩中练、练中创,享受体育的快乐和成功有喜悦。
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认知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让学生明白传球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80%的学生能做到蹬伸翻拨,迎接缓护的传球动作
情感目标:使学生积极参加练习,积极展示自己相互学习,培养学生仔细观察
自我评价能力。
五、重点、难点
重点:传球时蹬伸翻拨,接球时迎接缓护
难点:肘关节不要外展, 重心下降,全身的协调配合
篮球胸前传接球公开课教案
授课教师 单 位 上课时间 人数 40
教学对象 八年级 地点 课 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2.复习立定跳远
重点 1.传球时蹬伸翻拨,接球时迎接缓护2.摆臂与蹬地的配合 难点 1.肘关节不要外展, 重心下降,全身的协调配合2.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对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认知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让学生明白传球的重要性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80%的学生能做到蹬伸翻拨,迎接缓护的传球动作情感目标:使学生积极参加练习,积极展示自己相互学习,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能力。
课的部分 课的内容 组织教法和学练法 运动负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队形 次数 时间
开始部分 2′ 1.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2检查课堂常规的执行情况3宣布本堂课内容和要求 1体委整队,检查人数2向老师问好3认真听讲,明确要求 组织00000000000000000000******************** *静快齐
准 备 部 分 8 1队列队形练习(四面转法)2体委带队绕田径场慢跑二圈3.热身操:(1.扩胸运动 2.腹背运动 3.膝关节运动 4.弓步正压腿 5.弓步侧压腿 6.踝腕关节运动) 1教师组织学生四面转法练习2观察学生在跑动中的情况3.教师口令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运动。 1认真听教师口令进行四面转法练习2队伍整齐,不要说话3.认真听教师口令,活动开每个关节。 组织: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 * * * * * ** * * * * * * * * 组织:000000000000000000******************组织: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 * * * * * ** * * * * * * * * 14*8 1′3′3′
基本部分 25′ 一: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胸前传接球 技术要领:两脚自然开立或前后开立,双膝微屈,身体稍向前倾,两臂屈肘自然下垂,身体成基本站立姿势,双手五指自然开立,大拇指成八字,指根以上部位持球,传球时做到“蹬伸翻拨”四字。接球时做到“迎接缓护”。重点:传球时的蹬伸翻拨,接球时迎接缓护。难点:肘关节不要外展,重心下降,身体协调用力二.复习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练习方法: 1.原地纵跳练习(按123的口令进行练习)2.连续立定跳远口诀:一提二蹲三跳起快速蹬地展身体收腹举腿向前伸屈膝缓冲轻巧落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2组织学生进行无球模仿练习3纠正错误动作,并鼓励优秀的同学4组织学生进行两人一组的有球练习5优秀学生进行展示并评价6组织学生在传接球的同时,接球同学接到球后,运球之后急停回传给原同学7组织学生在跑动中传接球。1教师讲解动作要点及易错点。组织学生进行练习1教师以哨声组织学生进行练习2观察并纠错,重复练习 1认真听讲,理解动作要领2积极进行无球模仿练习3认真改正错误动作4两人一组认真练习,并相互监督,帮助改进动作技术5积极展示自己。6认真听讲,熟悉练习方法,积极练习7认真听讲,熟悉练习方法,积极练习2积极练习,尽量避免错误动作1听口令进行练习及时改正自己错误动作,并重复练习 组织: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 * * * * * * ** * * * * * * *组织: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 * * * * * * ** * * * * * * *组织:同上组织:同上组织: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 * * * * * * ** * * * * * * *组织: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 * * * * * * ↓* * * * * * * * 3组3组 3′5′3′3′2′3′
结束部分 5′ 1放松练习2师生共同总结3布置,回收器材4师生再见 1教师示范动作2评价本堂课的情况3布置回收器材4师生再见 1认真练习放松2认真听取老师总结3 值日生回收器材4师生再见 组织: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 * * * * * ** * * * * * * * * 1 2′
场地器材 篮球场 21个篮球 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30次/分钟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