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 美术四年级上册 第7课 飞天(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 美术四年级上册 第7课 飞天(二)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2-21 14:4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7课
《飞天(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6课《飞天(一)》的延续。第6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上一课欣赏探究了解不同历史时期飞天的艺术特征,感受飞天的造型、色彩、线条、动势等方面艺术之美的基础上,深入领略飞天的动势美和线条美。线条是中国画最基础的表现语言和构成形式。中国历代画家用千姿百态的线条抒发情感,描绘自然,使线条在艺术作品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在本套教材编排中,从一年级《我们身边的线条》开始,线条学习作为一条纵向隐线贯穿在整个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本课作为线条系列课程的深入课,重点让学生在感受、临摹、创作飞天形象线条的过程中,理解我国古代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培养审美素养、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并有意识的传承和发展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但是在实施课程时,面临一些问题需要重视。一是由于时代久远,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多数已经斑驳不清,色彩暗淡、造型残缺,不复当年的风采,吸引力不强。二是飞天这一形象与日常生活距离较远,学生对之较为陌生,缺少感性认知,缺乏学习兴趣。
鉴于此,本课教学设计的难点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研究、感悟表现飞天的线条艺术特点,表现出飞天飘逸、轻盈的动势。
现代信息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运用互联网、“数字敦煌”网站丰富的教学资源、“电子书包”教学移动终端等信息手段,让学生在三维立体的虚拟洞窟中身临其境观赏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借助放大、缩小、前进、后退、满屏等功能,学生比在真实的莫高窟中,更加细致、深入地观察飞天形象。设置创作任务“修复文物”,指导学生在“数字敦煌”网站浏览壁画,寻找感兴趣的飞天形象,截屏保存,并用线描的方法修复飞天形象。学生在补充勾画残缺不全的轮廓线时,不仅可以观察临摹原作品线条、感受古代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而且可以根据原作风格,尽情发挥艺术想象,用线条展现飞天的美丽姿态。学生在与飞天艺术形象零距离互动中,增强对我国飞天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绘画的特征是处于写实期,细致观察能力得到长足发展。对自己造型能力要求较高,实际能力并没有达到自己所期望的水平。常常苦恼于眼高手低、所画非所见。例如在开展本课之前,学生尝试练习画飘带时,则表现不出飘带飞舞时翻转、遮挡的远近关系。或者像蚯蚓似得首尾一样粗细,或者像毛线一样弯弯曲曲。
为了提高线条表现能力,学生需要在对比、分析、临摹中,总结线条在质感、立体感和空间感上的特点,体验蕴藏于飞天艺术中的美,理解简洁流畅、灵活多变的线条对表现飞天动势的作用;在创作中大胆运用不同曲线表现出线条流畅的美感以及飞天优美的动态。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我国飞天艺术的独特魅力,体会古代画师通过飞天形象传达的艺术情感,学习古代飞天艺术的精髓,培养审美素养和人文精神,传承和发展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感悟表现飞天的线条艺术特点,能有个性地用线描的方式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飘逸、轻盈的动势。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对比、分析、表演、合作探究等方法,感悟飞天的动态美和线条美。了解飞天的动势与飘带的关系,感悟飞天的线条艺术特点。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悟飞天的线条艺术特点,了解飞天的动势与飘带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线描的方法表现出飘带翻转、前后关系。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完成智慧课堂页面制作;布置学生学会在互联网登录“数字敦煌”(网址https://www.e-/index.htm)搜索资料;下载“苏州重元寺特技活动”视频(网址http://baishi./watch/2310783114626240720.html frm=FuzzySearch&page=videoMultiNeed)整理多媒体教室备用。
学生准备:继续自主研究自己有兴趣的历史时期飞天形象,完成调查报告;学会在“数字敦煌”网站中搜素所需资料的方法。
六、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复习:汇报调查报告 00’17”-05’35” 通过小组间交流调查报告,更深入体验飞天形象的艺术魅力。 交流汇报课前自主研究的飞天相关资料,复习第一课时知识。 1.学生围绕各时期飞天主要特色和自己研究的新发现,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研究主题。 2.在课前自主研究感兴趣的飞天知识。撰写调查报告或制作成PPT等。 3.小组代表汇报调查报告。 4.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拓展关于飞天的新知识。 1.课前,每组将调查报告的展示材料上传到作业平台。以便教师在课前对学生调查研究情况便有所准备。 2.课中,跟随学生的讲解,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飞天历史发展时间轴。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飞天形象在不同时代的先后顺序,对艺术形象的起、盛、衰发展过程有直观的理解。 3.小组交流环节,借助PPT、互联网、小视频等信息技术进行汇报。
新授:动势与飘带的关系 05’36-09’15” 理解飞天的动势与飘带飞行方向相反的规律。 1.引导学生发现所研究的飞天服饰的共同点:都装饰有飘带。 2.播放家乡苏州的重元寺在中秋节举行的特技活动视频——“飞天”。 3.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动势(运动趋势)与飘带飞行方向相反的规律。 观察飘带的飘动方向与飞天飞行方向相反。 1.互联网班班通,便于师生随时收集最新的教学资料。 2.视频中特技演员悬吊在空中,向各个方向自由飞行。衣裙和飘带在身后翩翩飞舞,随着身体的前行回转,飘带的翻卷、转折变化细腻地展示在学生眼前,便于学生观察、积累素材。
实践:运用线条表现飘带的方法 09’16-20’18” 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出飘带的翻卷、转折、遮挡关系。 1.教师示范:用毛笔白描线条的方法画出飘带翻转的立体形象。 2.学生尝试画出自己感兴趣的飘带。 3.展示评价,体会线条流畅的美感。 1.学生通过自己的平板电脑观看“飞天”视频,截取感兴趣的画面,用流畅的线条画出其中的飘带。 2.展示作品,互相评价。同学 相互比较、交流、评价,进一步感知用各种流畅的曲线,表现出飞天飘带灵动、自如、洒脱的艺术特色。 通过“电子书包”将视频推送给每个学生,他们在视频中自主选择最具美感的画面,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参观:感悟飞天的线条艺术特点 20’19”-29’18” 欣赏、感悟线条表现的飞天形象的动态美。 1.登陆“数字敦煌”网站,借助浏览工具,细致地欣赏、观察飞天形象。 2.学生在各自的平板电脑上登陆“数字敦煌”网站,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深入研究线条特征。 3.体会线条所表现的飞天飘逸动势的美感。 1.在三维立体的虚拟洞窟中身临其境浏览观赏壁画中的飞天形象。 2.借助放大、缩小、前进、后退、满屏等技术功能,细致、深入地观察飞天形象。 3.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1.通过互联网技术,学生坐在课堂中就可以身临其境游览千里之外的敦煌石窟。 2.“数字敦煌”网站中图像的清晰度和洞窟开放的数量,甚至比实地参观所接收的信息量更丰富。 3.“术业有专攻。”课堂直通敦煌现场,学生自主游览参观,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会因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审美取向限制学生的上升空间。
创作:用线条表现飞天的优美形象 29’19”-37’19” 通过修复飞天壁画,完善、创作线条优美的飞天形象。 1.设置创作任务“修复文物”。 2.学生截屏保存前一环节研究的飞天形象。 3.用线描的方法修复飞天形象。 1.学生运用画图软件中的毛笔功能,勾描残缺不全的线条。 2.学生通过电子书包上传作品。 3.根据老师反馈的意见,改进线条。 1.学生在画图软件中补充勾画残缺不全的轮廓线,可以进一步深入观察原作的线条,感受古代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 2.创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运用擦除等画图功能擦除一部分原作,根据原作风格,进行改变创新。 3.学生借助多媒体工具,能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飞天形象作为描绘对象;还可以在描摹线条与创作线条两个任务中选择自己合适难度的作业。 4.以上这些设计,满足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自主发展的需要。这些必须在信息技术课堂环境中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