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中学高中二年级12月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总分:150分;时量: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按正统的历史观念,小说家言是不可信的,小说家所创造的历史景观是一种虚构,它和重事实、物证、考据的历史现之间,有着巨大的不同。但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比如,很多人都说,读巴尔扎克的小说,比读同一时期的历史学家的著作更能了解法国社会。恩格斯也认为,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所学到的东西,要比上学时从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也有很多人把《三国演义》《水浒传》都当作历史书来读。在认识社会、了解时代这点上,文学的意义居然超过了历史。其实,文学中虚构的真实有时比现实的真实更鲜活,更可靠。中国过去一直否认小说的地位,把小说视为小道、小技,显然是一个文学错误。
那些现实中的材料、物证,都是速朽的,经由虚构所达到的心理、精神的真实,却可以持续地影响后世。曹雪芹生活的痕迹早已经不在了,但他创造的人物,以及这些人物经历的幸福和痛苦,现在读起来还如在眼前,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因此,在史学家写就的历史以外,还要有小说家所书写的历史——小说家笔下的真实,可以为历史补上许多细节和肌理。如果没有这些血肉,所谓的历史,可能就只剩下干巴巴的结论,只剩下时间、地点、事情,以及那些没有内心生活的人物。历史是人事,小说却是人生;只有人事没有人生的历史,就太单调了。历史关乎世运的兴衰,而小说呢,写的更多的是小民的生活史——这种生活,还多是俗世生活。俗世生活是世界的肉身状态,它保存世界的气息,记录它变化、生长的模样。所以,以生活为旨归的小说,是对枯燥历史的有效补充。《史记》也运用了很多文学笔法,来增添历史写人叙事的魅力。比如《史记 项羽本纪》里写“霸王别姬”时项羽唱歌的情景,“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是《项羽本纪》里很著名的一段。项王哭了,怎么个哭法?眼泪是“数行下”,不是一行,是好几行往下流,旁边的将士也跟着哭,哭到什么程度呢?连脸都仰不起了。画面感多强啊,但这不是历史,而是文学。
历史的真实有时需要借助文学的真实来强化。读历史著作,可以认识很多历史人物;读文学著作,也可以结识很多文学人物。有一些历史人物,当时很重要,但没有文学作品对他的书写,慢慢就被世人淡忘了;相反,一些并不重要的历史人物,甚至无关历史大势的人物,因为成了文学人物,一代代相传,他反而变成了重要的历史人物。比如陶渊明,一个小官,对当时的社会进程可谓没什么影响,但因为文学,他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早已是重要的历史人物了。
文学把历史的真实放大或再造了,即便世人知道这是文学叙事,也还是愿意把它当作信史来看。而更多的文学人物,历史上查无此人,完全出自作者的虚构,可由于他们活在文学作品里,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也就成了历史人物了。比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完全是虚拟人物,但读完《祝福》你会觉得她比鲁迅的夫人朱安还真实。祥林嫂的悲哀和麻木,被鲁迅写得入木三分,之后我们只要在生活中遇见类似的人,自然就会想起祥林嫂,甚至会直接形容一个人“像祥林嫂似的——此刻,在很多人眼里,祥林嫂已不再是文学人物,而成了历史人物。
看《红楼梦》,就更是如此了。像贾宝玉、林黛玉这样的人物,谁还会觉得他们是虚构的呢?一旦理解了他们的人生之后,你就会觉得他们在那个时代,是真实地爱过、恨过、活过的人。由此可见,文学所创造的真实,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也成了我们精神中的一部分。这就是文学历史化的过程,文学不仅成了历史,而且还是活着的历史。
(摘编自谢有顺《小说中的心事》)
材料二:我也常在写小说时把背景设置在某些久远的年代,比如《檀香刑》。我的家乡山东高密,在清朝末年曾发生过德国人把青岛变成殖民地,然后在胶东半岛修建胶济铁路的真实历史事件。由于修建铁路迫使老百姓不得不搬迁祖坟,农民孙文遂率领老百姓出来反抗,但最终被清政府和德国军队联合镇压并将其枭首示众。我以这个素材为基础,再加以改编,演绎成长篇小说。
这部历史小说由修建胶济铁路、孙文抗德、高密猫腔和虚构的刽子手这些因素凝合在一起。谈及与当时历史真实的相符程度,我也很难确定,因为我不是那个时代的人。但会查阅很多资料和照片,通过这些方式努力得到当时真实情况的验证。历史题材与其他题材的小说不同,作家在写作前需要为历史事实做案头的准备工作。作家的心理推断力非常重要,如果某些情节明显是站在当代人的立场上强加于古人,这样的历史小说便无法令人信服。
既然作家是活在当下的人物,那么写历史题材的小说必然面临着一些矛盾,其中最大的矛盾在于真实的历史状况与作家主观想象之间的矛盾。作家写历史小说,要千方百计让自己的主观想象能跟那个时代的人的想象一致起来。作家的创作还要符合大多数读者的心理需求,然而,每个读者都有自己对时代的想象,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但历史事件在口头传述与文本记载中,作者的想象与主观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史记 项羽本纪》里写“乌江自刎”,项羽在乌江边上自言自语,怨天尤人,这样的情景司马迁是如何得知的?所以在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创作中,作家的虚构和想象也会很多。
(摘编自莫言《文学中的历史和真实》)
1.(3分)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重事实、物证、考据的历史观相比,小说家所创造的历史景观有着巨大的不同,它是一种虚构。所以,按正统的历史观念,小说家言是不可信的。
B.一些并不重要的历史人物,因为文学反而变成了重要的历史人物。比如在当时社会毫无地位和影响的陶渊明,现在却是重要的历史人物了。
C.只有人事没有人生的历史,可能只剩下干巴巴的结论,只剩下时间、地点、事情,以及那些没有内心生活的人物。小说家可以增添历史躯体的血肉。
D.我们不能忽视小说的地位,经由虚构所达到的心理、精神的真实影响深远。曹雪芹创造的人物以及他们经历的幸福和痛苦,现在读起来还如在眼前。
2.(3分)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很多的文学人物完全是虚构的,历史上并没有此人,可由于他们活在文学作品里,被写得入木三分,有人把他们当成了历史人物。
B.很多人都认为读巴尔扎克的小说比读同一时期的历史学家的著作更能了解法国社会,而读《水浒传》却不能了解中国当时的社会。
C.莫言的《檀香刑》是历史小说,莫言认为历史小说在情节处理上不能站在当代人的立场上强加于古人,所以作家写作时应该摒弃推断。
D.莫言认为,当下的作家在写历史题材小说时必然面临着一些矛盾,其中最大的矛盾在于作家的创作难以符合大多数读者的心理需求。
3.(3分) 下列各项中,属于被“文学化”的真实历史人物的一项是( )
A.《人间喜剧》中的葛朗台 B.《祝福》中的祥林嫂
C.《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D.《三国演义》中的孙权
4.(4分) 两则材料都列举了《史记 项羽本纪》里的例子,在内容和目的方面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5.(6分)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江流奔腾
简福海
①时间,沧海。
②当我通过“强国直播”实时目睹武汉,目睹穿城而过的长江时,脑中突然蹦出这两个词。
③空荡荡的江面,不见片帆往来,水流纡静无声,一如许多人幽深的孤寂。江面空了,便开阔了,渐渐延伸出海的形象。停摆的江湾,时间寂静如海,悲伤也漫漶成海。
④此刻的武汉,是一个疼痛的碰触。
⑤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以江汉关钟楼为焦点,随便截取一个时光切片,当是这样的:在阳光的覆盖下,江汉关钟楼尖耸接天,道路延伸,车流涌动,拐弯处,浩荡的长江接替它们一路奔腾,直向远处翻卷,隔岸的楼宇高低错落,江中船舶来回穿梭,排宕成天阔水远又繁忙有序的景象。在百年铜钟催促砥砺的声响中,你能想象,一日又一日,那真切的梦想、开阔的胸襟、热血的担当是怎样在这片土地上生成、奔突和激荡的。
⑥倘若调个角度,把镜头拉近放大,应有如许画面:无数生龙活虎的身影,踩着第一缕阳光从街角的某个巷子拐出,为铺着烟尘的梦想奋斗,就着夜色回到温暖的家,默默积攒新一天的力量。密集的门户,流驶的时光,一路轻尘,几缕炊烟,万家灯火,满城葳蕤。
⑦远景,特写,一切都应当是这副生机勃勃的样子啊。可是,这座城市走到冬春之交的十字路口,突然就慢下来、静下来、闲下来、冷下来、歇下来了。中断,封闭,破碎,彷徨,泥淖,呐喊,抗争,顿悟……一些幸福与安宁,跌落在时间的罅隙。
⑧生命脆弱,宛如蛛网,在风暴的漩涡中,难逃死亡的渊薮。有亲人倒下了,有医生倒下了,有基层干部倒下了,有快递小哥倒下了……曾经烟火不熄的生命,顷刻间画上了句号,仿佛狂风骤雨中的一片落叶。接连的讣告、奔涌的哀思、庄肃的仪式、匆促的祭奠……一切从简,笙箫皆默。
⑨邪恶的病毒犹如幽灵,越长江,过磨山,一路潜行游荡,侵临各地。踪迹过处,阴风森森,暗影重重。英勇无畏的人们,执戈以待,凛然迎击……
⑩大学同窗毕业十多年,多数还坚守在医疗卫生战线,白衣一袭,谱写性命相托的旋律。此时疫情在前,他们又变成一只只青耕鸟,奋战在前方后方。冲到一线的姐妹兄弟,穿着防护服,一步一步走向患者,那是同死神交战的最近距离,每一步都踩在刀尖地雷上。亲历抗击“非典”,见过了惨烈的生离死别,我更能深切体会灾难、命运、梦魇这些虚幻却又真实的词语,体会到伴随人们的不可抗拒的无常感,总是鬼魅般四处游荡,伺机抵临制造悬而未决的故事。
当然,我也深知,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是白衣天使的铁甲战衣,深知勇气亦是肉体凡胎的金钟大罩,它最柔软也最坚固。
光阴烟花四散,忽忽已是中年。悲欣错落,人事消磨,大学同学平日没有过多的联络交流,微信群素来沉寂萧萧。最近,却沸腾了,关切、提醒、请教、问候、祝福……每一条信息,紧紧牵扯着山迢水远的目光。网络天涯,给不了彼此拥抱,却构成了最近的依靠。
一段讲述同学故事的视频在群里热传,单从主题看,似乎也没什么新鲜情节,医者仁心仁术,病人转危为安,无非是职责使命罢了。可稍加浏览,双泪淋然。面对全省首例危重病人,病源不清,机理不明,没有先例,无特效药……看着包裹严实的他,转身,进玻璃隔门,退远,变小,折入病房,走向体重300斤的病人,消失在那个未知的深渊,担忧从心底一寸寸漫上来,漫上来。
那是刀光剑影的生死江湖,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一刻是投入到怎样的血腥与挣扎中,家人又翻炒着怎样的忐忑与煎熬。幸运的是,最终他与病人共同捧出了生命的日出。隔着屏幕,我知道在南方小城的他,还要继续扛起天职,冲向下一个病人,除了默默祈祷,无法给他别的解药。
时光的铁铧向前挺进,犁开了春天。我曾写下歌词:苦难是花开的伏笔,冬天总为春天作序。樱花要开的,但这不是文学的修辞——深深浅浅的春光里,它们总要深深浅浅地绽放。
两年前在武大赏过樱花,成片的花朵在路珈山下的土地上沸腾如浪,滚荡着最后的花期,一蓬比一蓬繁盛,一朵比一朵娇妍,艳出霞彩,洁出玉质。当一个个病患借助爱的双桨,穿越黑暗的边缘,平安归来,浴血重生,是不是也会万分珍惜这生命之中来之不易的阳面,就像一株樱花树,春风来了,便摇曳出满树虹霓,彻底忘却那些雪压霜欺,抑或把其消解成人生的雨露涓滴。
直播镜头中的长江,依然在钟楼边汤汤东去。它不是在表演,清澈、纯良、浩荡、骄傲,那是它本真的面目,更重要的是,即便风雨天心,千帆过尽,它仍旧知道自己的去向。这仿佛又是一个隐喻——暗含一节关于如何紧握命运,高歌向天,奔腾豪迈人生的精彩故事。
我被此刻的长江启蒙:时光如沧海,有了爱,便有了渡向明天的舟楫;而一个人或一座城的生命,无论怎样波折,也要流成一条江,勇往直前……
(有删改)
6.(3分)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将长江和武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写,用长江奔腾不已勇往直前的精神寄寓心中武汉,希望武汉早日重生。
B.过去的武汉在作者的心中是非常美好的,它繁华有序,富有生机,充满梦想和活力,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C.作者通过看直播,实时目睹了疫情中的武汉和穿城而过的长江,与直播镜头中展现的过去的武汉截然不同,让作者悲伤不已。
D.文章通过写同学群里讲述同学故事的视频,赞颂了疫情中的医护人员面对病毒凛然迎击英勇无惧的精神。
7.(3分)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情感抒发非常强烈,运用叙述、描写、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表现了自己对武汉的怀念、悲伤、期望等复杂心情。
B.文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疫情前的武汉景象与疫情中的武汉进行了对比,表现出了疫情对武汉的打击。
C.文章的语言富有特色,句式上主要以短句为主,尤其是很多地方连用短句,在表达感情上更为有力。
D.文章在结尾部分再次写长江,既照应了题目和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又深化了文章主旨,丰富了文章意蕴。
8.(4分) 文章的⑤⑥两段在文中有着怎样的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6分) 本文题目“江流奔腾”有着怎样的意蕴?请简要阐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薛怀让,其先戎人,徙居太原。少勇敢,喜战斗。后唐庄宗在镇,得隶帐下,累历军职。明宗时,改神武右厢都校,领奖州刺史。东川董璋遣怀让率本军从晋祖讨贼,贼平,迁绛州刺史。晋天福中,范延光叛于邺,以怀让为招牧使。及战,中流矢,诏赐汤药存问。杨光远反青州,召怀让至阙,赐袭衣、玉带,为行营先锋都指挥使,以功改宿州团练使。会契丹南侵,少帝幸澶州,遣怀让与李守贞、皇甫遇、梁汉璋率兵万人缘河而下,以守汶阳。时契丹岁扰边陲,朝廷择骁将守要郡,命怀让为洺州团练使。会符彦卿北讨契丹,以怀让为马军左厢排阵使,又从杜重威为先锋都指挥使。契丹主北归,留麻答守镇州,麻答遣步健督洺州供运。怀让闻汉祖举义晋阳即杀步健奉表回汉汉祖遣郭从义分兵万余与怀让取邢州时伪帅刘铎守邢台坚壁拒之不克而还麻答遣副将杨安以八百骑攻怀让,又命刚铁将三百骑继之。怀让战不胜,退保本州。契丹大掠其封内。及麻答为镇军所逐,杨安亟遁,铎又纳款汉祖。怀让乘其不虞,遣人绐铎云:“我奉诏袭契丹,请置顿于郡。”铎无拒心,辄开门迎之,怀让杀铎,夺其城。汉祖即授以安国军节度史。夏阳富人张廷徽诬告赵隐等五人为盗杀人,且厚赂怀让子有光。怀让知之,即讽吏掠治隐等,强伏之,遣掌书记李炳、判官刘震等锻成其狱,隐等皆弃市。家人诣阙诉冤,怀让亦自入朝,遽献钱百万,不内。俄捕获本贼,下御史台鞫问,怀让惧,献马十匹,复不内。有司请逮怀让系狱,周祖以宿将,释不问。显德五年,请老,拜太子太师。恭帝即位,封杞国公。建隆元年,卒,年六十九。赠侍中。
(节选自《宋史·薛怀让传》,有删改)
10.(3分)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怀让闻汉祖举义/晋阳即杀步健/奉表归汉/汉祖遣郭从义分兵万余/与怀让取邢州时/伪帅刘铎守邢台/坚壁拒之/不克而还/
B.怀让闻汉祖举义/晋阳即杀步健/奉表归汉/汉祖遣郭从义分兵万余/与怀让取邢州/时伪帅刘铎守邢台/坚壁拒之/不克而还/
C.怀让闻汉祖举义晋阳/即杀步健/奉表归汉/汉祖遣郭从义分兵万余/与怀让取邢州时/伪帅刘铎守邢台/坚壁拒之/不克而还/
D.怀让闻汉祖举义晋阳/即杀步健/奉表归汉/汉祖遣郭从义分兵万余/与怀让取邢州/时伪帅刘铎守邢台/坚壁拒之/不克而还/
11.(3分)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戎人,文中指从军之人。“戎”多指兵器或军队,如“投笔从戎”“戎马生涯”。
B.迁,古代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左迁”“迁谪”则指贬官或放逐远地。
C.显德,指年号。帝王即位或遇大事常更改年号,一个皇帝可用多个年号。
D.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试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 ”,都是太子的老师 。
12.(3分)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薛怀让常受重用,奉命御敌。面对契丹侵扰,朝廷挑选骁勇战将守卫要塞,薛怀让名列其中,后来他又随符彦卿讨伐契丹。
B.薛怀让戎马一生,屡历征伐。薛怀让年轻时十分勇敢,他曾跟随晋祖讨伐范延光,战斗中被箭射中,皇帝赐汤药表示慰问。
C.薛怀让徇私枉法,冤杀无辜。因为儿子收受了一位富豪的贿赂,薛怀让就用权势制造冤狱,斩杀了赵隐等五个无罪之人。
D.薛怀让历事多朝,功过并存。薛怀让曾先后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多个王朝,既立下过战功,也留下了一些劣迹。
13.(8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怀让乘其不虞,遣人绐铎云:“我奉诏袭契丹,请置顿于郡。”
(2)家人诣阙诉冤,怀让亦自入朝,遽献钱百万,不内。
14.(3分) 《旧五代史》记载,刘铎“为怀让所害,时人冤之”。请根据本文内容,概括“时人冤之”的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5-16题。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①,王粲春来更远游②。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③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竞未休。
(注)①贾谊认为“时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思者六”,因此“数上书陈政事,多所欲国建”,但文帝并未采纳他的建议。②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不得志,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③回天地,即扭转乾坤。
15.(3分)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情绪多端,气韵流动,俊逸高迈,意蕴深厚。颈联两句写平生抱负,笔力遒劲,境界阔大,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
B.首联写诗人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开篇点题,奠定了全诗凄凉悲怆的感情基调。
C.颔联上句表现对贾谊才华的欣赏及其未得君王赏识的遗憾,下句由王粲的典故可知此时诗人有依附于别人且不得志的类似经历。
D.尾联借用《庄子 秋水》典故,“腐鼠”原指相位,在此代指权位利禄;“鹓雏”是与凤凰同类的鸟,原是庄子自比,此处是诗人自喻。
16.(6分) 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警醒当朝者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 , 。”
(2)《老子》四章中,告诉我们不失去为人之根本的人能长久,死而不朽的人能长寿的句子是: “ , 。”
(3)用对比的方式评价《离骚》文辞平常,但意义重大;列举的事例虽浅近,但含义深远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
截止到2月9日12时,因抗击新冠肺炎而牺牲的公职人员54人,其中党员36名,占比66.7%。与党员总数占14亿人口不足7%形成鲜明对比。数字告诉世人,在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是谁在 ,是谁 。
“我是党员,我先上”。多么朴实的一句话,( )。这种力量从何而来 面对 感染的风险,难道他们没有畏惧 事实上,党员也是普通人,他们身后也是一个个家庭。选择在这时挺身而出,不仅仅因为入党时的宣誓,更因为他们懂得“大我”与“小我”的关系,明白舍小家、为大家,这是身为党员的职责和本分。在牺牲的党员名单中,有不幸被感染的医生,有连续奋战突发疾病去世的民警,也有在落实联防联控中不幸去世的基层工作者,对他们来说,共产党人绝不是一个 的名词,而是一个个实在的行动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控阻击战,是摆在14亿人面前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重大政治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治第一线,在同时间赛跑、病魔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担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18.(3分)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所畏惧 义不容辞 疫病 形象
B.挺身而出 义无反顾 疫病 抽象
C.无所畏惧 义无反顾 疫情 抽象
D.挺身而出 义不容辞 疫情 形象
19.(3分)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却蕴含着丰富的含意
B.却有着无穷的力量蕴藏其中
C.却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D.让我们好像有了无穷的力量
20.(3分)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治第一线,在同时间赛跑、病魔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
B.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同时间与病魔的赛跑、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C.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治第一线,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担责、守士有责、守土尽责。
D.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21.(6分) 在下而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 , ① ,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② ,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教育全过程。爱国不能靠空谈,③ ,现在很多人谈论“实力爱国”,就是要用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22.(5分) 请将下面这则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据报道,9月25日,拥有世界最大单体航站楼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这一机场展示出中国的工业能力和科技实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满足客运需要,分流此前中国规模最大和最繁忙的民用机场: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仅用不到5年时间就建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的单体航站楼,以及世界最大综合交通枢纽,体现了在过去十年里中国崛起的工业和工程能力。这个在一定范围内集中建设了航空、高速公路、轨道和地下综合管廊等交通方式的建筑,其运营管理采用了大量最新智能科技。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祖国广阔的天空下,功勋人物追梦不止。“中国氢弹之父” 于敏、人大代表申纪兰、“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战斗英雄李延年、基层干部张富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青蒿素之母”屠呦呦——大国重器的研制专家、保家卫国的战斗芙雄、改革先锋、为人类战胜饥饿和疾病而不舍昼夜的科学....不懈的奋斗,让他们梦想成真;使命的幸引,使他们个人与国家紧紧相连。正因为此,他们能在新中国旌旗簇簇的岁月留下厚重一笔,他们建立的功勋永不会被时间冲淡、被人民淡忘。
作为青年学子的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感悟联想 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你所处的时代,写一篇发言稿,参与涟源行知中学团委与学生会联合举办的“致敬功勋人物,放飞青春梦想”的主题座谈会,体现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行知中学高中二年级12月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B.“在当时社会毫无地位和影响的陶渊明”错误。原文是“对当时的社会进程可谓没什么影响”。故选B。
2.【答案】A
【解析】B.“而读《水浒传》却不能了解中国当时的社会”错误。原文是“也有很多人把《三国演义》《水浒传》都当作历史书来读”。C.“所以作家写作时应该摒弃推断”错误。原文是“作家的心理推断力非常重要,如果某些情节明显是站在当代人的立场上强加于古人,这样的历史小说便无法令人信服”。D.“其中最大的矛盾在于作家的创作难以符合大多数读者的心理需求”错误。原文是“其中最大的矛盾在于真实的历史状况与作家主观想象之间的矛盾”。故选B。
3.【答案】D
【解析】孙权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其他三项都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形象。故选D。
4.【参考答案】(4分,写出一点记2分,写出两点记4分)
①内容上:材料一列举的是“霸王别姬”的例子,写项羽唱歌的情景;材料二列举的是“乌江自刎”的例子,写项羽在乌江边上自言自语、怨天尤人的情景。
②目的上:材料一举例是为了论证《史记》也运用了很多文学笔法,来增添历史写人叙事的魅力;材料二举例是为了论证历史事件在口头传述与文本记载中,作者的想象与主观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5.【参考答案】(6分,写出一点记2分,写出两点记4分,写出三点记6分)
①首先由文学作品比历史著作更让人了解社会的现象引出观点:文学中虚构的真实有时比现实的真实更鲜活,更可靠。
②然后阐释小说家笔下的真实,可以为历史补上许多细节和肌理,历史的真实有时需要借助文学的真实来强化。
③最后指出文学把历史的真实放大或再造了,世人愿意把它当作信史来看。
6.【答案】C
【解析】6. C项,“与直播镜头中展现的过去的武汉截然不同,让作者悲伤不已”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以江汉关钟楼为焦点,随便截取一个时光切片,当是这样的”可知,这是过去的武汉在作者的心中形象,而非直播镜头中展现的。故选C。
7.【答案】A
【解析】7. A项,“运用叙述、描写、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述错误。本文是一篇散文性的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没有说明的表达方式。故选A。
8.(4分,写出一点记2分,写出两点记4分)
【答案】①从内容上交代了疫情前的武汉景象,从而与上文疫情中的武汉进行了对比,表现出了疫情对武汉的打击。②从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疫情中的武汉,照应下文“远景,特写,一切都应当是这副生机勃勃的样子”,也为结尾对武汉恢复生机的祝福张本。
9. (6分,写出一点记2分,写出两点记4分,写出三点记6分)
【答案】①“江流奔腾”表面上指“长江奔腾不息”。
②从深层含义考虑:长江精神也是武汉人的精神,他们为了梦想努力奋斗,为了守护百姓而甘愿牺牲自我,“江流奔腾”也喻指对武汉人精神的赞美;
③同时文章将长江和武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写,用长江奔腾不已勇往直前的精神寄寓心中武汉,希望武汉早日重生。
10.【答案】D
【解析】本句意为:怀让听说汉祖在晋阳起义,立即杀了步健,奉表回汉,汉祖派遣郭从义分兵一万多,与怀让攻取邢州,当时伪朝元帅刘铎守卫邢台,固守营垒抵抗他们,不能攻克就回来了。“晋阳”是地名,作“举义”的地点状语,中间不应断开,“即杀”的主语是“怀让”而不是“晋阳”,故在“晋阳”后断开,排除AB;“邢州”是“取”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开,排除C。故选D。
11.【答案】A
【解析】A.“戎人,文中指从军之人”错误,文中的“戎人”是对春秋时期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也称西戎。“薛怀让,他的祖先是西北戎人。”故选A。
12. 【答案】B
【解析】B.“他曾跟随晋祖讨伐范延光,战斗中被箭射中,皇帝赐汤药表示慰问”错误,原文“范延光叛于邺,以怀让为招牧使。及战,中流矢,诏赐汤药存问”可见,并非跟从晋祖讨伐,而是皇上任命薛怀让为招牧使讨伐范延光。故选B。
13. 【参考答案】
(1)薛怀让趁着刘铎不防备,派人欺骗刘铎说:“我奉皇帝之命攻打契丹,请让我的军队在你城郡中安置停顿。”
(4分,乘,趁着;不虞,不防备;绐,欺骗。这三个实词各1分,句意1分)
(2)赵隐等人的家人去朝庭申诉冤情,薛怀让也亲自到朝中,急忙献出百万钱财行贿,没有被接收。
(4分,诣阙,去朝庭;遽,急忙;内,通“纳”,接受。这三个实词各1分,句意1分)
14. 【参考答案】(3分,写出一点记1分,写出两点记2分,写出三点记3分)
①刘铎已经归顺汉祖,与薛怀让共事一主;
②他没有抵抗,打开城门迎接薛怀让入城;
③结果被薛怀让欺骗并杀害,所以当时的人认为他死得冤枉。
【解析】 “时人冤之”是指当时的人认为他死得冤枉,根据原文“麻答为镇军所逐,杨安亟遁,铎又纳款汉祖。怀让乘其不虞,遣人绐铎云:‘我奉诏袭契丹,请置顿于郡。’铎无拒心,辄开门迎之,怀让杀铎,夺其城”可知,刘铎已经投降了汉祖,和薛怀让是同一阵营;薛怀让用欺骗的方式让他开门,他“无拒心,辄开门迎之”,结果却被薛怀让杀害,因此人们认为他死得冤枉。
【参考译文】
薛怀让,他的祖先是西北戎人,后来迁居太原。薛怀让年少时便很勇敢,喜欢与人打斗。后唐庄宗镇守太原,把薛怀让编入帐下,历任军职。到了唐明宗时,改授他神武右厢都校、并兼任奖州刺史。东川董璋派遣薛怀让率领自己麾下兵马跟从后晋高祖石敬瑭讨伐贼寇,平定之后薛怀让凭借军功迁任绛州刺史。后晋天福年间,范延光在邺地叛变,皇上将薛怀让任命为招牧使。等到战斗时薛怀让由于作战勇猛被流矢射中,皇上还亲自赐给他汤药并予以慰问。杨光远在青州谋反,皇上召薛怀让到宫阙,赏赐他袭衣、玉带,又任命他为行营先锋都指挥使,不久因为功劳薛怀让改任宿州团练使。恰逢契丹向南入侵,少帝驾临澶州,派怀让与李守贞、皇甫遇、梁汉璋率万人大军沿着黄河而下,来守卫汶阳。当时契丹每年侵扰边境,朝廷要选择骁勇的将领守卫重要的郡县,命令薛怀让为洺州团练使。恰逢符彦卿向北征讨契丹,任用怀让为马军左厢排阵使,又跟从杜重威为先锋都指挥使。契丹主回到北方,留下麻答守卫镇州,麻答派遣步健督洺州供运。怀让听说汉祖在晋阳起义,立即杀了步健,奉表回汉,汉祖派遣郭从义分兵一万多,与怀让攻取邢州,当时伪朝元帅刘铎守卫邢台,固守营垒抵抗他们,不能攻克就回来了。麻答派遣副将杨安率领八百骑兵攻打怀让,又命刚铁率领三百骑兵接应。怀让无法战胜,只好退兵保卫本州。契丹大肆掠夺境内事物。等麻答被镇军驱逐,杨安立即就逃跑了,刘铎又投降了汉祖。怀让乘他不提防,派人骗刘铎说:“我奉诏袭击契丹,请在郡中安置我。”刘铎没有抵抗的心思,就打开门迎接他,怀让杀了刘铎,夺走他的城池。汉祖立即授予他安国军节度使的职位。夏阳富人张廷徽诬陷赵隐等五人是杀人的强盗,并且拿出巨资贿赂薛怀让的儿子薛有光。怀让知道这件事后,悄悄命官吏将赵隐等人抓住,强迫他们招供,朝廷派遣李炳、贾进蒙追查此事,判官刘震却已经下令处斩赵隐等人并将他们的尸体弃置在市场上。赵隐的家人来到皇宫前诉冤,薛怀让也连忙入朝,并且向皇上进献一百万钱,却不被接受。不久官府捕获了贼寇,将他带到御史台审问,薛怀让很害怕自己的事情败露,立即向朝廷献马十匹,皇上还是没有收。有关官员请求逮捕怀让关押进监狱,周祖因为他是老将,放过他没有追究。显德五年,薛怀让请求退休,皇上赠他太子太师让他光荣退休。恭帝即位后,还封薛怀让为杞国公。建隆元年,薛怀让去世,享年六十九岁,朝廷又追赠他为侍中。
15.【答案】B
【解析】B.“奠定了全诗凄凉悲怆的感情基调”错误,首联看不出凄凉悲怆,并且整首诗的情感是复杂的。有隐逸归隐的淡泊宁静,有仕途坎坷的悲怆失意,也有建功立业的慷慨激昂。
16.【答案】(6分,写出一点记2分,写出两点记4分,写出三点记6分)
(1)政治失意、自伤身世之情。颔联以上书未成的贾谊和寄人篱下的王粲自比,表现了有理想、有才干的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忧时伤己。
(2)淡泊宁静之心、建功立业之志。颈联既写到归隐江湖之心,又写到了归隐要在扭转乾坤之后,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才志之士积极向上的思想。
(3)志趣高洁、鄙弃功名利禄。尾联借用庄子寓言,表现了自己对功名利禄不屑一顾、对恶浊事物决不妥协容忍,并对猜忌自己的小人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和批判。
17.【答案】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18.【答案】B
【解析】 “无所畏惧”指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侧重“心理”;“挺身而出”指勇敢地站出来(承担某种较大的责任或冒较大的风险),侧重行动。依据后文“我是党员,我先上”,此处应选“挺身而出”,排除AC。“义不容辞”指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偏向责任;“义无反顾”指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偏向主观情感。此空强调“共产党人”乐于奉献的情感,应选“义无反顾”,排除D。故选B。
19.【答案】C
【解析】“这种力量从何而来”,依据话题一致原则可排除A,依据“启后”原则,可排除B;前文写“朴实的一句话”,与“无穷的力量”是转折关系,排除D。故选C。
20.【答案】D
【解析】原句有三处错误,①“防控”的意思就是预防和控制,“防治”的意思是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防控”工作比“防治”工作更广泛,与“广大党员干部”相搭配,应选“防控”,排除AC。②“在同时间赛跑、病魔较量中”成分残缺,应为“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中”,排除AB。③“守土担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语序不当,应为“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排除AC。故选D。
21.【答案】(6分,写出一点记2分,写出两点记4分,写出三点记6分)
①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 ②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③需要练就过硬本领
22.【答案】9月25日,(1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展示出中国的工业能力和科技实力,(2分) 其运营管理采用了大量最新智能科技。(2分)
2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这是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首先要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材料先用一句话概括了主要内容,“在祖国广阔的天空下,功勋人物追梦不止”。然后列举了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等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他们这些人用不懈的奋斗成就梦想,牢记使命,与国家紧紧相连。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人民会永远记得他们。材料集中列举的这些人物,都是功勋卓著的人物,都是人们学习的楷模,他们身上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可以作为写作的切入点。
从任务上来看,针对的是青年学子,因此应该着眼于“青春”;然后就是确定了写作的主题“致敬功勋人物,放飞青春梦想”;文体要求是发言稿
功勋人物为什么能成就伟大的功勋,关键就是他们胸怀宽广,心中有世界、祖国和人民;他们通过自己的拼搏奋斗和努力,最终有所成就,这也是为什么要致敬功勋人物的原因。但仅写“致敬功勋人物”也不行,还要从青年学子的角度写放飞青春梦想",也就是说,要从这些功勋人物身上学习他们的精神,让我们青年学子的青春更有意义和价值。写作的最佳角度就是二者结合,如果只写发展个人爱好或者是努力成就自我等,都是偏题的角度。
立意:
1.用奋斗打造亮丽人生。
2.放飞梦想,拼搏进取。
3.追求让青春华丽绽放。
4.致敬功勋人物,让梦飞翔。
5.追梦青春,尽显芳华。
6.胸怀世界,放飞自我。
第3页 共6页 ◎ 第4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