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1932年,某政治家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2.一战期间,我国城市人口的年增长率比全国人口的年增长率高。上海华界(中国人控制的区域,与“租界”相对)人口在10年中增长了3倍,其他通商口岸如天津、青岛也吸引了许多外来人口。对该现象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
A. 列强侵略加剧农民的破产 B. 国内战争加速人口的迁徙
C. 区位优势有利于吸引人才 D. 工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3.下列二战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太平洋战争爆发 ②《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③法国败降 ④德国入侵苏联
A. ③④①② B. ④①③② C. ①②③④ D. ③①②④
4.新中国成立后,随军队来台的老兵们发起了请愿行动。老兵们呐喊:“我们要公平,我们要回家!”。他们的这一愿望首次得到实现是在( )
A.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之后 B. “九二共识”达成之后
C. 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之后 D. “三通”变成现实之后
5.英国经济学家布伦纳以1500年英国的食品价格为参照(指数为100),制作了1501年﹣1660年英国食品价格指数趋势表。下列关于该表所示信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加速了社会的分化 B.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D. 黑人奴隶大量流入英国
6.克林顿政府纠正了里根时期片面发展军事技术的偏向,注重开发民用技术同时加强了政府对科技事业的指导。比如,1993年政府制定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对传统产业,则通过把以电脑为主要手段的管理科学引入企业管理中。克林顿政府的政策( )
A. 是重新奉行凯恩斯主义的表现 B. 推动美国经济走向知识经济时代
C. 彻底的拋弃了里根政府的政策 D. 对传统产业结构进行了必要改革
7.《明神宗实录》载“吴(苏州)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这反映出明朝后期( )
A. 农业发展增加自由劳动力 B. 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C. 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D. 机器生产日益普及
8.宋明时期民间自愿组织制定了许多道德公约、互助公约,旨在劝诱人心向善,广教化而厚风俗,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王守仁制定的《南赣乡约》。这说明当时( )
A. 社会风气日益败坏 B. 心学成为当时儒学中的主流思潮
C. 王守仁的思想成为官方正统儒学 D. 儒家伦理逐渐普及
9.独立后的拉美国家经济政治局面的特点是 ( )
A. 普遍建立共和国制度 B. 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C. 大地产经济与军事独裁统治 D. 保留扩大了大地产经济
10.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有些民族企业在内地创办,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B. 香港的政策自由 C. 本国投资环境较差 D. 与国际社会接轨
11.明朝开放海禁后,允许民间与海外自由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表3为1570年-1619年白银流入中国统计表。根据该表的统计数据,下列选项可以被判断为史实的是 ( )
外国白银输入中国统计表
1570-1579年 5万两
1580-1589年 89万两
1590-1599年 70.3万两
1600-1619年 104.1万两
1610-1619年 103.7万两
A. 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B. 传统手工业产品具备市场优势
C. 通过朝贡体制开展贸易 D. 有效地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下图的①②③④所示地点召开了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以下关于四次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上,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B. ②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
C. ③决定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及开辟第二战场
D. ④就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重要间题交换了意见
13.如图所示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设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C. 国企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D. 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
14.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负责通神事务的是商王和巫师(往往出身贵族)。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
A. 神灵主导着商朝的一切事务 B. 商王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C. 祭神是生产力落后的结果 D. 商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
15.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指“光荣革命”( )
A. 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 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 以和平方式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 克服王权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16.“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而又劲兵晓将长于中国,中国所有,彼尽得之;彼之所长,中国不及。”据材料可知 ( )
A. 辽与西夏笼络宋朝汉族官僚 B. 辽与西夏完全照搬宋朝制度
C. 宋朝无力应付辽与西夏威胁 D. 辽与西夏保留了本民族传统
17.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之为副丞相,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主律令司法,是为秦代中央决策、执法的显要官吏。该官吏的职称为( )
A. 郡守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公卿
18.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
A. 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 B. 科技取得显著进步
C. 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D. 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19.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且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当时的本国制度是极为优越的,在经过各种议论后,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在英国已经广泛普及了。从材料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A.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制度极为优越 B. 鸦片战争时东学西渐进入高潮
C. 这种制度在明清时期继续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D. 该制度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的行政效率
20.如图左侧为公元前7到前6世纪的希腊雕刻,右侧为古代埃及公元前三千纪后期的雕刻,两者在表情和站立姿势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这可以说明( )
A. 古希腊雕刻完全模仿古埃及 B. 古代雕刻艺术发展非常缓慢
C. 古希腊与古埃及的文化雷同 D. 早期文明之间存在一定交流
二、问答题
21.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与生活 材料二 生活与观念
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三、材料分析题
22.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直接关系一个国家能否顺利地实现工业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国资本新设厂矿共379家,资本总额8580万元,平均每年设厂矿企业63家,新投资本1430万元,都比大战前的19年间增长了一倍多。出现了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大型企业43家,象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资本达到1500万元。通常称这一时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材料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现象和清政府的哪一运动有关?该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工业化有什么积极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结局如何?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指的是什么?并归纳这一“发展战略”实施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四、综合题
23.识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新兴的资产阶级要用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要把黄金用于奢华的生活享受。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三 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有人认为新航路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殖民掠夺之路”。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因主要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①~④所代表的航线,并说明其时间。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的观点是否正确 为什么
五、论述题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诗文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解读下列宋诗,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要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2.【答案】 D 3.【答案】 A4.【答案】 C 5.【答案】 D
6.【答案】 B7.【答案】 C8.【答案】 D 9.【答案】 C 10.【答案】 B
11.【答案】 B 12.【答案】 C 13.【答案】 A 14.【答案】 B 15.【答案】 C
16.【答案】 D 17.【答案】 B 18.【答案】 A 19.【答案】 D20.【答案】 D
二、问答题
21.【答案】 说明: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
三、材料分析题
22.【答案】 (1)洋务运动;出现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原因:辛亥革命结束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国人“实业救国”热情推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欧洲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结局: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陷入萧条。
(3)一五计划: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4)民族独立(国家主权);政府政策(社会制度)。
四、综合题
23.【答案】 (1)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黄金需求量的日益增大;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
(2)①是1487~1488年迪亚士船队航行路线;②是1492~1493年哥伦布船队航行路线;③是1497年达·伽马船队航行路线;④是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航行路线。
(3)观点:正确。理由:新航路的开辟使各个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引起的“商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萌芽和发展,导致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
五、论述题
24.【答案】 示例:观点: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识,从不同的立场、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论证:新航路的开辟对于欧洲国家而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于亚非拉地区而言,由于西方的殖民侵略和西方宗教文化的渗透,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并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对世界格局而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加强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
结论:养成多元思考的习惯有助于提升理性思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