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21 22:1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本课上承西汉,下启三国,无论是本课还是本单元在中国古代史中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第一子目主要了解东汉的建立,第二、三子目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第一子目主要讲述西汉末年朝政腐败,外戚王莽篡权建立新朝加剧了社会动荡,而刘秀最终建立东汉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取得“光武中兴”的局面。第二子目主要讲述后续继任的皇帝大多年幼,更没能解决西汉及东汉前期长期存在的问题,导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为东汉的灭亡埋下伏笔。第三子目主要讲述这种危机加上自然灾害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东汉王朝自此一蹶不正,逐步走向灭亡,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二、教学目标
1.从历史解释的角度来说,要了解西汉灭亡、东汉实现“光武中兴”的原因,知道导致东汉走向灭亡的相关因素,理清西汉灭亡、东汉兴衰的逻辑关系。
2.基于相关史料进行问题设计,通过史料与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西汉统治存在的问题和东汉王朝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分析汉光武帝采取的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赢得了“光武中兴”的局面,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导致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专权,动摇了东汉统治,东汉王朝走向灭亡。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2. 难点:东汉建立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五、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我们先来回顾下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推恩令”的实施、刺史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北击匈奴等。
教师:这些措施主要是为解决哪些问题?
学生:诸侯及地主豪强势力过强(中央权力被削弱)、思想上不统一、民族关系……
教师:其实,归纳起来就是为了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思想上的矛盾、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一旦激化必然会影响到大一统,那接下来我们围绕着这些矛盾来学习第13课,了解东汉及其兴衰的原因。
2. 正课讲授。
(1)西汉灭亡
教师:公元9年,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外戚王莽篡权,这不属于我们上述的四个矛盾,这是西汉王朝一直存在的一个影响统一的因素,这就是皇帝与外戚之间的矛盾。
(2)东汉建立
教师: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后,他不仅仅没能解决社会问题,反而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了各地的农民起义。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转承:综合上述种种,西汉的灭亡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刘秀建立政权后,他面临着哪些问题?刘秀统治后期被称为“光武中兴”,他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刘秀面临的问题和他采取的措施。
阅读并分析下列材料,你认为汉光武帝刘秀即位之初遇到了哪些问题?阅读教材,刘秀通过哪些措施进行应对? 这些措施起到了哪些作用?
材料一:(西汉末年)广大劳动人民……不得不依附豪强地主,忍受着“收太半之之赋”的残酷剥削;或者沦为奴婢,过着“与牛马同栏”的悲惨生活;或者四处流亡,饥饿至死。
材料二:西汉末,共设郡国103个,县邑道侯国1587个。对众多的郡县,如何加强中央的统一管理,是刘秀重建国家的一个重要问题。
材料三:东汉初年,匈奴族利用中原混乱之际,扩大实力,控制了东自乌桓、鲜卑,西至西域各族所居住的广大地区,并南下骚扰北边长达二十余年。
(注:以上材料均引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第5版,分别出自第227页、第253页、第272页)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材料一:问题是豪强势力增强,百姓民不聊生,阶级矛盾激化。其实质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办法是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
材料二:问题是郡县(侯国)数量众多,不利中央管理。其实质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办法是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材料三:问题是匈奴实力扩大,南下骚扰北边。实质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办法是允许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转承:刚刚我们结合材料看到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64页第1段,看看汉光武帝刘秀又是怎样做的呢?这些办法能不能解决问题?为什么?
(3)光武中兴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增加了劳动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发展和经济恢复;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人民负担;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境的骚扰。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西汉末年以来的大部分矛盾。
小结:所以,到光武帝刘秀统治后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也把其统治后期称为“光武中兴”。而所谓“光”和“中兴”,就是包含了复兴和发展汉室的意思,所以说从某种角度来说,东汉是对西汉的一种继承,这也是中华文明延续千年不曾中断的原因,当然,继承中也有变革。
转承:刘秀统治后期被称为“光武中兴”,那么他真的解决了社会矛盾吗?刘秀曾先后多次下令释放奴婢,也从侧面反映自西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强大,东汉政权就是依靠豪强地主建立起来的,这也是东汉与西汉不同的地方。课本63页的“东汉宅院画像砖”和64页的“陶院落”反映豪强拥有私人武装,势力强大。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并没有真正解决。关于外戚问题,刘秀在位时期,确实得到控制,而东汉中后期开始,外戚势力重新抬头。为什么外戚势力可以重新抬头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了解东汉如何走向衰亡的。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请你对两则材料所示社会现象进行解释。
课后活动1: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
学生:皇帝早逝,新即位的皇帝年龄普遍比较小,母后主政,借助外戚管理朝政,导致外戚专权。而新皇帝长大之后,要夺回权力,从而借助宦官的力量除掉外戚,导致宦官专权。皇帝们寿命普遍都不长,新皇帝的母后主政,从而再次使得外戚专权。从此,东汉陷入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大一统的局面被破坏。
转承:外戚、宦官专权一定会导致统治腐败吗?那我们一起看看课本65页“材料研读”和“相关史事”,说一说东汉外戚、宦官专权导致了怎样的局面?
相关史事: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都当官封侯,横行霸道,把数千平民当做自己的奴婢,各地上供朝廷的物品先要送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帝。
材料研读:汉顺帝末年,京都流行一首童谣:“直如弦,死路边;曲如钩,反封侯。”
学生:造成了政治腐败,激化了社会矛盾,动摇了东汉统治。
转承:豪强地主的问题一直存在,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问题又出现,影响大一统的主要问题没能解决,必然会导致社会动荡;而社会矛盾的激化,必然引起人民的反抗。公元184年,张角等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一时间“天下向应”,这也反映了此时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③黄巾起义
阅读课本65页第2段,结合所学说一说黄巾起义有何特点?这些特点具体在哪里?
学生:
不同:有组织、有准备;
体现:张角创立太平道、头裹黄巾、在各地同时发动攻击等。
小结:面对黄巾起义,东汉统治者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最后将起义镇压下去。虽然黄巾起义失败了,但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豪强地主力量进一步扩张,我们熟悉的曹操、孙权等豪强势力将先后登上历史舞台,所以说黄巾虽然被镇压,但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3. 课堂总结。
西汉政权无法解决面对的问题,王莽也没能解决问题,最终走向衰亡。光武帝刘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大一统王朝需要解决的中央与地方、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实现“光武中兴”;东汉中后期,皇帝与外戚宦官、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不断激化,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但是影响大一统的问题仍然未被解决。
这一课里,我们提到了皇帝、外戚、宦官、豪强、人民等诸多角色,我们讲了各种矛盾,东汉走向衰亡是各种矛盾激化导致,而最终使东汉一蹶不振的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矛盾的激化,皇帝、外戚、宦官、豪强等等都会影响社会发展进程,但真正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虽然矛盾有很多,但协调好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才是关键所在。东汉终究告一段落,中国历史将步入三国两晋南北朝,上述问题如何解决,将由他们来思考。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