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演奏我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
B. 刚从冰箱冷藏室拿出的鸡蛋温度约为
C. 一台的质量约为
D. 蜗牛爬行的速度约为
2.要测量一枚邮票的质量,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A. 把一枚邮票直接放在天平左盘里测量
B. 把一枚邮票直接放在天平右盘里测量
C. 测量一枚邮票和一块铁块的质量,然后再减去铁块的质量
D. 测量枚相同邮票的质量,然后用邮票的总质量除以
3.一个物体的质量约为,则这个物体可能是
A. 一张邮票 B. 一枚一元硬币
C. 一瓶矿泉水 D. 一只大公鸡
4.某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若将这最小的砝码取出,指针偏左,要测出物体的质量,正确方法是
A.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螺母向右调
B. 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螺母向右调
C. 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D.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5.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密度变小
B. 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改变
C. 水从升高到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变小
D. 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6.小民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体积,得到数据绘成如图所示的图象,量筒质量和液体密度分别是
A. B.
C. D.
7.一只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
A. 质量逐渐减小,体积逐渐减小,密度逐渐减小
B. 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增大
C. 质量减小,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D. 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8.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B. 乙物质的密度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C.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D. 当甲、乙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之比为:
9.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 )
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
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 ①②③④⑥ B. ②③④①⑥ C. ①③⑤⑥ D. ①②③⑥
10.小江进行了如下测量:
①用电子秤测石片的质量
②往烧杯中加适量水浸没石片,在水面位置作上标记,取出石片,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所示。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即为矿石的体积;
③计算出石片的密度。
小江测出密度值误差的主要来源是
A. 石片的质量的测量误差 B. 量筒取水时体积的测量误差
C. 石片取出时带走部分水分 D. 以上都是
11.要想一次尽可能准确的量出密度为的酒精,下列四种量筒可供选用,最好选
A. 量程为,分度值为的量筒
B. 量程为,分度值为的量筒
C. 量程为,分度值为的量筒
D. 量程为,分度值为的量筒
12.如果用质量相同的铁、铜、铅分别制成相同体积的金属球,则可能出现的现象
A. 三个球都是实心的
B. 若铁球是空心的,那么铜球、铅球必是实心的
C. 若铜球是实心的,则铁球、铅球必定是空心的
D. 若铁球是实心的,那么铜球、铅球必是空心的
13.年月日晚,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印军违背承诺,再次越过实控线非法活动,蓄意发动挑衅攻击,引发双方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有四名边防战士为了祖国的领土完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些英勇的边防士兵将自己的热血甚至生命留在了边境高原,筑起了巍峨的界碑,英雄虽然已经离去,但他们的舍身卫国的精神却永驻边疆,激励着每一位戍边战士,在雪域高原,有很多我们很难想象的困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原上紫外线很强,很容易伤害皮肤
B. 西藏高原海拔高,水的沸点也高,所以水不容易烧开
C. 西藏有一处不冻泉,即使气温零下也不结冰,此时水不会蒸发
D. 在西藏地区解放军装备了新型防寒服,这主要是利用该新型防寒服密度小的特点
14.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 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 水结冰后质量增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 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15.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材料,其密度仅为,则
A. 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B. 该材料制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
C. 的该材料质量为 D. 该材料适合做成的重垂线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6.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 ______上,使用前,将 ______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刻度线上;取砝码时,必须用 ______夹取。
17.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 ______,用符号 ______表示,其国际单位是 ______。若将一质量为克的冰融化成水后不考虑蒸发等损失,则水的质量将 ______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______。
19.小雨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时,捡到一个正方体金属块。她想知道金属块的密度,于是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如图甲所示;用托盘天平测它的质量时,右盘中所放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边长为 ______,质量为 ______。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 ______。
20.体积为,质量是的空心铝球,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______,若在其中空心部分灌满水银,则球的总质量是 ______。
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1.某物理兴趣小组为检测学校附近某条河的水质,需要测量河水的密度。取样后,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测量,实验过程如下:
用已调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河水,测出烧杯和河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将烧杯中的河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河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实验数据处理
在下表中填入上述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
实验评估
烧杯的质
量 烧杯与河水
的质量 河水的
质量 河水的体
积 河水的密度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按该实验方案中,烧杯中的河水倒入量筒中时,会有部分河水残留在烧杯壁上,导致测出的河水体积比实际值 ______,测出的河水密度比实际值 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2.(2021山东泰安肥城期末)一同学想测量一块矿石碎片的密度,他进行的实验操作如下:
(1)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用天平测量矿石碎片的质量,如图甲所示,指出他实验操作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错误后,他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碎片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乙图所示,则矿石碎片的质量为_______。
(2)他发现碎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丙和丁所示的方法测碎片的体积:①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碎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标记然后取出碎片;②往量简装入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③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碎片的体积为________.
(3)矿石碎片的密度为_________.
(4)测量结束后,该同学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测量的过程和结果。大家认为取出矿石碎片时会带出部分水,就导致矿石碎片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23.有A、B两个密度分别为ρA、ρB的实心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2,其中正方体A的质量mA为1kg。如图甲所示,将它们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时,A对B的压强与B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4:5;将A和B叠放在一起放入水平桌面盛水的容器中,如图乙所示,水面静止时,正方体B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已知ρ水=1.0×103kg/m3。求:
23-1.正方体B的质量mB是多少
23-2.ρA:ρB是多少
23-3.正方体B的密度ρB是多少
24.体育课所用的铅球,质量是5kg,体积为5×10﹣4 , 这种铅球是纯铅做的吗?(ρ铅=11.3×103 kg/)
25.一只空瓶质量是50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1.3kg,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是1.05kg,(ρ酒精=0.8×103kg/,ρ盐水=1.2×103kg/,ρ植物油=0.9×103kg/)
(1)求这个瓶子的容积;
(2)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3)它可能是什么液体?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演奏我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符合实际,故正确;
、刚从冰箱冷藏室拿出的鸡蛋温度约为,故错误;
、一台的质量约为,故错误;
、蜗牛爬行的速度约为,,故错误。
故选:。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答案】D;
【解析】解:、测量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把一枚邮票直接放在天平左盘里测量,一枚邮票质量小,小于天平的分度值,直接测是测不出来的,故、错误;
、一枚邮票和一块铁块的总质量与一块铁块的质量是无法直接用天平区分的,故错误;
、测量枚相同邮票的质量,然后用邮票的总质量除以,这是累积法测量的好办法,枚邮票可以测出质量,故正确。
故选:。
一枚邮票的质量很小,无法直接用天平测出准确质量,如果测出多枚相同的邮票的质量,再把所测得的数值除以个数,即为一枚邮票的质量。
当被测物理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时,常采用累积法,这是很常见的一种测量思想,如:
测枚大头针的质量,除以,即为枚大头针的质量;测张纸的厚度,除以,即为张纸的厚度。
3.【答案】C;
【解析】解:、一张邮票的质量约,故A错误。
B、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故B错误。
C、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符合实际,故C正确。
D、一只大公鸡的质量约,故D错误。
故选:。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个物体的质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4.【答案】D;
【解析】解:、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不符合题意。
B、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不符合题意。
C、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砝码。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指针会更偏右。不符合题意。
D、取出最小的砝码,此时天平的横梁右端上翘,左端沉,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相当于往右盘增加更小的砝码,能使天平的横梁平衡。符合题意。
故选:。
天平的平衡螺母只能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移动,在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
当天平的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时,右盘中再放砝码会下沉,取出砝码会上翘时,需要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砝码。
这道题主要考查什么时候移动平衡螺母、什么时候增减砝码、什么时候移动游码。
5.【答案】D;
【解析】解:、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体积不变,由可知,铅笔的密度不变,故错误;
、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例如:冰化水,质量不变,体积变化,密度变化,故错误;
、水从上升到,体积变小,质量不变,由可知,密度变大,故错误;
、因为氧气瓶的容积不变,当瓶内氧气用去一半后,氧气的体积不变,质量减半,由可知,瓶内氧气的密度减小一半,故正确;
故选:。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所处的状态和温度有关,而与质量、体积、所处位置无关;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无关系;
氧气罐内的氧气,在用去一部分后,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利用密度公式分析氧气密度变化。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密度特性、质量属性的理解,注意区分:氧气瓶内氧气用去一半、烧杯内酒精用去一半时质量和密度变化,易错点!
6.【答案】A;
【解析】解: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时,即量筒中没有装液体时,质量,这就是量筒的质量;
读图可知,当体积为时,液体质量为,
则液体的密度:
故选
读图象可知,量筒的质量就是当液体体积为零时,纵轴上的示数;
用总质量减去量筒的质量,再利用公式可求出液体的密度.
读取图象获取信息,进一步进行分析和计算,是本题的一大特点,形式较为新颖,即考查了密度的相关计算,同时更考查了对图象的认识,值得我们关注,这也是我们应该锻炼的实验能力.
7.【答案】D;
【解析】解:质量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蜡烛在燃烧时,所含的物质在减少,故质量减小;
体积是物体所占据的空间,蜡烛燃烧后,蜡烛占据的空间也在减小,故体积减小;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物体的材料、状态有关;
蜡烛燃烧时,质量和体积都在减小,但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不变;所以、、错误,正确;
应选。
质量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在深入理解两个物理量的概念后,结合题意便能选出正确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质量和密度概念的理解,抓住它们的概念并深入理解,就可解答。
8.【答案】C;
【解析】解: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故、错误;
、由图象可知,体积时,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是,则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倍,由 可知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倍,即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故正确;
、由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当甲、乙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之比为:,故错误。
故选:。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
由图象可知,体积时,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是,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倍,由 可知甲、乙的密度大小关系;
已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由密度公式可知当甲、乙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之比。
此题主要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对密度特性的理解,重点考查了学生应用图象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9.【答案】C;
【解析】由密度的测量原理 知道,我们要测出金属块的密度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金属块的质量;金属块的体积。
根据题意知道,可以用排水法进行测量金属块的体积的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可以直接用天平进行测量;
A、在④这两个步骤中,金属块拿出是会带走一部分水,产生较大的误差,故A不合理;
B、该方案没有测的金属块质量,故B不合理;
C、①步骤测出了金属块的质量,③⑤利用排除法测出了金属块的体积,且该方案都没有明显的误差,故C合理;
D、由于②③两个步骤无法测出金属块的体积,故D不合理。
10.【答案】C;
【解析】解:取出石片时,石片上会沾有水,因此倒入水的体积大于石片的体积,体积测量偏大。
故选:。
当将石片从水中拿出时,石片上会沾有水,向烧杯内倒入的水会偏多。
固体密度的测量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实验,一定要熟练掌握。分析测量误差时,关键能够分析出物体的质量、体积测量误差。
11.【答案】B;
【解析】解:根据得,酒精的体积为;选项中量筒的量程小于酒精的体积,故不能选;、、选项中的量筒量程都符合条件,但选项中的量筒分度值最小,精度最高。
故选:。
先算出酒精的体积,再选择合适的量筒:量程要超过酒精的体积,确保能一次测量,而减小误差;分度值要小,使测量精度尽可能高。
选择量筒的标准:量程要超过被测液体的体积,确保能一次测量,而减小误差;分度值要小,使测量精度尽可能高。
12.【答案】D;
【解析】解:若三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由的变形式可知,三金属的体积关系为,
又因为三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铅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铁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的,故若铁球是实心的,那么铜球、铅球必是空心的,故正确,错误。
故选:。
假设三球都是实心的,根据三球质量相等,利用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比较出三球的实际体积大小,由此可知铁球的体积最大,然后再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变形的灵活运用,判断质量和体积都相同时,可以根据在质量一定时,然后根据改变它们体积从而达到体积相同来判断空心的球是哪一个;也可以根据在体积一定时,根据改变它们质量从而达到质量相同来判断空心的球是哪一个。
13.【答案】A;
【解析】解:、过强的紫外线能伤害人的眼睛和皮肤,故正确;
、西藏地区海拔高,大气压低,因此水的沸点也就低,水也容易烧开,故错误;
、液体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故错误;
、新型防寒服主要是利用保温防寒性能好,故错误。
故选:。
过强的紫外线能伤害人的眼睛和皮肤;
大气压和高度有关,越高的位置,大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和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液体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防寒服主要是保温防寒,据此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紫外线、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蒸发以及新材料的应用等,属基础题目。
14.【答案】D;
【解析】解:.石头裂开前后密度不变,故错误;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状态无关,水结成冰后,根据公式得,质量不变,密度减小,所以体积变大,使石头裂开,故错误,正确.
故选:.
15.【答案】C;
【解析】解:
、“全碳气凝胶”状态和温度不变,密度是不变的,与体积大小无关.此选项错误;
、该材料制的物品带到太空,位置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
、表示的意思是:体积是的该材料质量为此选项正确;
、该材料的密度特别小,相同体积的质量非常小,所以不适合做打桩用的重垂线.此选项错误.
故选
、密度是物质本身具有的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与体积、质量无关;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在体积一定时,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我们对密度物理意义及新材料的特点与应用的掌握,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体现了物理规律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16.【答案】水平台 游码 镊子;
【解析】解: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使用前,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刻度线上;
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
故答案为:水平台;游码;镊子。
在使用天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天平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然后把游码拨到零刻度处,再调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加减砝码需要用镊子夹取。
称量时应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示数。
托盘天平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规则、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答案】质量 m 千克(kg) 等于;
【解析】解:由课本知识可知,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符号表示,其国际单位是千克。
因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会随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不变,仍等于克。
故答案为:质量;;千克;等于。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它的物理量符号是,国际单位是。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会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此题主要考查质量及其特性,关键是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8.【答案】甲 2;
【解析】解:由图象可知,当时,,,
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
,,
则密度较大的为甲。
故答案为:甲;。
从图象中读出任意一组体积和质量的对应值,根据求出甲、乙的密度,然后比较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和密度大小的比较,从图象总读出有用的信息是关键。
19.【答案】2.00 21.6 2.7;
【解析】解:由图甲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因为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正方体的长度;
则正方体的体积;
标尺的分度值为,正方体的质量为:;
则它的密度:。
故答案为:;;。
根据刻度尺的示数读出正方体的边长,据此计算出正方体的体积;根据天平的示数读出正方体的质量,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正方体的密度。
熟练掌握刻度尺的使用,注意刻度尺如果发生零刻度线磨损的情况,可以从某一个完整的刻度开始测量,同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0.【答案】5 95g;
【解析】解:铝的密度:
,
由可得,质量铝的体积:
,
则空心铝球中空心部分的体积:
;
水银的密度:
,
在铝球中空心部分灌满水银后水银的体积:
,
水银的质量:
,
则球的总质量:
。
故答案为:;。
知道空心铝球的质量和铝的密度,根据求出铝材料的体积,铝球的体积减去铝材料的体积即为空心部分的体积;
空心部分灌满水银时水银的体积和空心部分的体积相等,根据求出水银的质量,然后求出球的总质量。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空心问题的计算,知道空心部分灌满水银时水银的体积和空心部分的体积相等是关键。
21.【答案】49 31 30 1.03 偏小 偏大;
【解析】解:【实验数据处理】
由图示天平可知,烧杯与河水的总质量:,
由图示量筒可知,量筒内河水体积,
河水的质量:,
河水的密度:
;
故表格填写数据如下:
烧杯的质
量 烧杯与河水
的质量 河水的
质量 河水的体
积 河水的密度
【实验评估】
烧杯中的河水倒入量筒中时,会有部分河水残留在烧杯壁上,导致测量的河水的体积偏小,由公式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
烧杯的质
量 烧杯与河水
的质量 河水的
质量 河水的体
积 河水的密度
;偏小;偏大。
由图示量筒可以读出盐水的体积;砝码由游码示数之和是被测物体的质量;求出被测盐水的质量,然后由密度公式可以求出盐水的密度;
烧杯中的河水不可能全部倒入量筒中,这样会使测量出的体积偏小,由密度公式分析对密度影响。
此题中考查了关于液体密度测量的基本技能,包括天平、量筒的读数,运用密度的公式进行计算,以及测量误差的分析等。
22.【答案】(1)用手拿砝码 (2) (3) (4)偏小;
【解析】(1)他实验操作中的错误为用手拿砝码;矿石碎片的质量为;(2)碎片的体积为;(3)矿石碎片的密度为;(4)取出矿石碎片时会带出部分水,会导致再次倒入烧杯中的水偏多,因此,所测矿石碎片的体积偏大,根据可知,所测矿石碎片的密度偏小。
23.【答案】4;2:1;0.6;
【解析】 (1)设正方体A、B的底面积分别为SA、SB,边长分为lA、lB,则,所以,所以 即 ;
(2)物体体积之比为,则密度之比为 ;
(3)由题意知,AB整体漂浮,所以F浮=G总,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整理可得 ,所以 。
24.【答案】不是纯铅做的;
【解析】该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和物质的鉴别,已知铅球的质量和体积,根据ρ=求出铅球的密度,然后与铅的密度相比较,若两者相等则是纯铅做的,否则不是.
已知m=5kg,V=5 x10﹣4 , 那么铅球的密度是 , 铅的密度是11.3x103kg/ , 因此铅球的平均密度小于铅的密度,所以这种铅球不是纯铅做的
25.【答案】(1)这个瓶子的容积为1.25×10-3;
(2)这种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
(3)它可能是酒精.;
【解析】(1)水的质量:
=-=1.3kg-0.05kg=1.25kg,
由ρ=得水的体积:
V水===1.25×10-3,
则这个瓶子的容积V=V水=1.25×10-3;
(2)液体的质量=-=1.05kg-0.05g=1kg,
另一种液体的体积:
V液=V=1.25×10-3,
液体的密度:
ρ液===0.8×103kg/;
(3)由题知,该液体可能是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