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22 08:27:23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三国实力比较表
三国中哪国有条件完成统一?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十七课




1
2
3
知道西晋的建立及统一、八王之乱、少数民族内迁的基本史实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和民族团结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理解西晋短暂统一的原因
一 西晋的建立
263
魏灭蜀
266
西晋建立
280
西晋灭吴
统一全国
阅读P85,找出西晋建立及统一的过程
西晋
洛阳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220年
263年
280年
266年
曹丕称帝
国号魏
魏灭蜀
西晋建立
西晋灭吴
统一全国
分析西晋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有哪些?
①北方经济得到的恢复和发展(根本原因)。
②西晋建立,蜀国已灭亡,吴统治者也日益腐朽,国力衰弱。
③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符合人民的愿望。
阅读材料,分析西晋的统治:社会风气?
材料一:西晋时期的皇室及许多大臣是大地主、大贵族出身。他们缺乏雄才大略,处处维护自己家族权势,在生活上以奢侈为荣,追求享乐。如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蜡烛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40里步障,石崇用织锦做出更华丽的步障50里。——七上《中国历史》
材料二:“纲纪大坏,货赂公行,势位之家,以贵陵物,忠贤路绝,谗邪得志,更相荐举,天下谓之互市焉。” ——《晋书·惠帝纪》
材料三:“钱之为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西晋]鲁褒《钱神论》
政策上:优待大地主、大贵族
社会风气上:唯钱是图,道德沦丧
政治上:政治腐败,奢侈腐化,追求享乐
二 八王之乱
1、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又派遣诸王据守重镇,诸王势力日益强大
2、西晋统治腐朽,晋惠帝昏庸无能
为了争夺中央政权
晋惠帝时期
洛阳一带
八王之乱
1、给社会造成巨大伤害,西晋从此衰落。
2、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
迁徙高潮
①背景(原因):
②时间:
③目的:
④地点:
⑤影响: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川狩猎图
少数民族--游牧生活


匈奴

鲜卑
鲜卑
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占总人口一半
②民族、区域:
东汉、魏、晋时期
①时期:
③结果:
民族 迁徙地
羌族、氐族 陕西、内蒙古
匈奴族、羯族 山西一带
鲜卑族 辽宁、
陕西、河套地区
1、五胡內迁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人口迁往江南
影响:
积: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各族间经济文化交流
弊:加剧了北方地区局势的混乱
①时间:
②政权:
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
2、十六国的建立
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成汉,总称“十六国”。
十六国概况
地区 民族 政权 数量
北方 匈奴 汉(前赵)、北凉、夏 15
鲜卑 前燕、后燕、西秦、南凉、南燕 羯 后赵 氐 前秦、后凉 羌 后秦 汉 前凉、西凉、北燕 西南 巴氐 成汉 1
(1)政权名称:
(2)民族:
(3)人物:
(4)时间:
前秦
氐族
苻坚
4世纪后期
3、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
前秦
东晋
王猛-改革
文化上:
前秦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意义?
政治上:
民生上:
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
招抚流民、减赋禁奢
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三国鼎立
西晋统一
十六国
东 晋
南 北 朝
北朝
南朝
本课总结
1.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D.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D
2.下图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面貌,它们能共同体现的信息主要是( )
A.文明起源
B.移风易俗
C.国家统一
D.民族交融
D
3. “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的长期动乱时代。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 )
A.春秋战国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五代十国时期 D.辽宋夏金元时期
B
4、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迅速地走向败亡,这是开国皇帝司马炎所不能料到的。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  )
A.石崇王恺斗富 B.赤壁之战
C.八王之乱 D.七国之乱
C
5.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A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