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7.1.3煤的综合利用苯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7.1.3煤的综合利用苯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22 19:3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煤的综合利用 苯 课时 45min
授课 班级、时间 高一 课型 新课
前期分析 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天然气、石油的炼制以及来源于它们的代表物(甲烷和乙烯)的性质之后,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煤,便顺利成章的出现了,煤是地球上的最丰富的化石燃料,应用广泛、历史悠久,煤的综合利用对于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消除环境污染,具有重大意义。从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等角度研究煤综合利用以及从中提取某些化工原料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本节课从煤的综合利用手段入手,引出其中干馏产物煤焦油中的苯。简单探究其物理性质之后着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苯的结构特点;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化学思想。, 教学难点 煤的干馏原理;苯的分子结构及化学性质。
学情分析 要求学生提前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收集有关煤的综合利用方面的资料,对本节第一部分,主要采取学生交流的方法,使学生对煤的形成、组成、利用等方面有进一步的认识。第二部分采取学生分组探究的方式展开对苯的物理性质、结构、以及化学性质的学习。
教学目标 了解煤的组成、煤的干馏原理及产物的用途。 认识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能描述苯分子结构的特殊性。通过对苯物理性质的感性认识,能说出苯的主要物理性质。
教学 方法 问题解决法、讨论法、讲授法指导教学。
教学 工具 PPT,板书,实验视频和动画 球棍模型 空间填充模型
教学 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按教学活动过程呈现(含作业布置等)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石油及其产品,知道了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本节我们研究人们称为“工业的粮食”——煤。 活动一 对于煤,我们并不陌生,首先请同学们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说一说你对煤的了解。 教师播放煤的综合利用视频,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过渡】从煤焦油中得到的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都使用煤气照明,煤气通常是压缩在桶里贮运的,人们发现这种桶里总有一种油状液体,但长时间无人问津。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对这种液体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提取液体,从中得到了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板书】煤的干馏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苯。 【展示】:苯 活动二:利用看、闻、验、查的方法,描述苯的物理性质。 【板书】、苯的物理性质 【过渡】苯有哪些化学性质?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苯的结构。 【板书】、苯的分子结构 活动三:经过测定和计算,我们已知苯的分子式为.观察分子式,根据烯烃、炔烃的学习经验,猜测苯分子可能有哪些结构 【情景插入】凯库勒对苯分子的研究(故事形式),引出凯库勒结构式。 活动四:请同学们设计实验对以上结构进行验证,看是否合理?(提示:不饱和烃的性质) (否定上述结构:分子式来看,远未饱和,性质来看,应该饱和) 【讲述】事实上,苯分子中碳原子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共价键。但是,为了纪念凯库勒以及历史习惯的原因,我们就用凯库勒结构式来表示苯分子。 【总结】苯分子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师生共同总结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过渡】结构决定性质,苯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板书】、苯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 【演示实验】苯燃烧实验 ()取代反应(方程式略) [提问]生成物中溴原子可接在何处? [介绍]苯的其他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方程式略) [动画演示]苯与液溴反应的实验 [动画演示]苯与氢气反应的微观动画 [提问]是加成反应吗?能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吗?动笔写写看。 总结:苯的特殊结构决定了苯的特殊化学性质:像烷烃一样可以取代,也像烯烃一样发生加成。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我们将在《有机化学基础》中学习苯的加成。 【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一段历史,了解了科学研究中的艰辛;学习了一种方法―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为我们从事科学研究作了准备;认识了一种物质(苯)―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进行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倾听 学生交流(可能涉及煤的形成、组成、利用、对环境影响等) 学生观看 倾听,思考煤的干馏原理并总结(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汇报实验结果,相互交流所得 学生活动:四人一组,交流讨论。板书于黑板。 倾听 学生活动:四人一组,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演示。要求仔细观察现象并分析得出结论。 倾听,感悟 学生练习书写 ,了解苯的分子结构 思考,交流 观察记录现象 书写方程式 思考,得出结论 书写有关方程式 学生听 回忆、总结 设置悬念,进入学习状态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分享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进一步激发兴趣 了解化学历史,建立煤的干馏概念 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增强对苯物理性质的感性认识,以事实为依据认识新物质 激发学习和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用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 创设情景,以史为鉴渗透化学史教育、人文教育 指导学生以事实为依据验证假说,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引导学生体会结构与性质之间的辨证关系。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酝酿情绪 让学生感受科学创造过程的艰辛,教育学生科学研究应不畏艰辛;品味科学中的灵感美,激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 加深对苯分子结构的认识 突出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 巩固取代反应 进一步加深对苯分子结构的认识 从结构到性质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 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三个重要方面: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
板书 设计 煤的综合利用 苯 煤的干馏 苯的物理性质 苯的分子结构 苯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课后 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引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自体会发现和认识苯的过程。通过实验演示,并采用多媒体幻灯片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了他们主动学习和建构知识的习惯养成,让学生充分思考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