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40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40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21 22:1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在所发现的北京人的40多个个体中,可以推知年龄的有22个,其中15岁以下的有15人,占68.2%;15-30岁的3人,占13.6%;40-50岁的3人,占13.6%;50-60岁的1人,仅占4.6%。经统计北京人的平均寿命为15岁。
到新石器时代6000年前的半坡人的平均寿命为30-40岁。
为什么北京人与半坡人的平均寿命差距这么大?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距今约300万年
距今约10000年
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5000年
新石器时代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旧石器时代,先民们以采集渔猎为生。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0000年
距今约5000年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

南稻北粟
——原始农作物的种植
猜一猜这些农作物的名称?
稻(去壳后称大米)
粟(俗称小米)
黍(去皮称黄米)
在漫长的探索中,我国先民对各类可食用植物的认识逐渐加深。

原始农作物的种植
壹、农作物的种植
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
这些人工栽培稻的遗址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距今10000年左右,长江中下游(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水稻。
中国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
发现早期栽培稻的遗存
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
壹、农作物的种植
中国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
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
内蒙古赤峰兴隆洼遗址
发现早期栽培粟和黍的遗存
这些人工栽培粟和黍的遗址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距今10000年左右,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农作物的种植
中国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
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
内蒙古赤峰兴隆洼遗址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
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
人工栽培粟和黍
人工栽培水稻
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它们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家畜饲养
——原始畜牧业的发展

原始畜牧业的发展
在原始农耕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出土了部分猪、狗、牛等动物骨骸。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牛肩胛骨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狗骨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结论:
新石器时代畜牧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猪纹前半身比现代猪要长很多,保留了较多的野猪的特征。反映了7000多年前野猪向家猪过度阶段的形态。

原始畜牧业的发展

耒耜垦田
——原始生产工具的变革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0000年
距今约5000年
打制
石器
磨制石器

原始生产工具的变革
1、由刀耕火种到耒耜耕种
耒耜:
古代耕地翻土的农具。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骨耜
刀耕火种:
砍伐树木,焚烧树桩与野草用作肥料,然后直接在燃烧过的地区播种的耕种方法。

原始生产工具的变革
材料:
炎帝神农氏……斩木为耜[sì],揉木为耒[lěi],耒耨[nòu]之用,以教万人。
——[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指出原始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
耒耜
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然后翻出。改进的耒有两个尖头或有省力曲柄。
耜类似耒,但尖头成了扁头(耜冠),类似今天的锹、铲。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原始农业生产的典型工具。

原始生产工具的变革
复原图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骨耜

从洞穴到房屋
——原始聚落的发展
1
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生活
洞穴居住:
人类更倾向于选择河畔湖滨等露天遗址作为居住地,以洞穴居址为主。
房屋样式:
根据图片并结合教材思考:原始人人为什么更倾向于选择河畔湖滨作为居住地?为什么要在洞穴内居住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
河姆渡人的生活
干栏式建筑:
以大小木桩为基础,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
房屋样式:
观察下面的栏杆有什么用?
材料: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五蠹[dù]》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河姆渡人为什么这样建造房屋?
1
河姆渡人的生活
生活时间:
距今约7000年
生活地点:
长江中下游地区,浙江余姚河姆渡镇河姆渡村
2
河姆渡人的生活
(1)史前社会,凶禽猛兽众多,干栏式建筑可防蛇虫猛兽之害;不仅如此,还可以避潮湿,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
(2)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干栏式建筑可避潮湿。
建造原因:
河姆渡遗址中的干栏式建筑遗存图
历史地位:
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重要影响。
2
河姆渡人的生活
在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第二文化层底部,发现一层木构建筑遗迹——木结构水井
历史地位:
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2
河姆渡人的生活
陶灶
玉器
骨哨
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
2
河姆渡人的生活
双鸟朝阳纹象牙碟形器
河姆渡人还会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
2
河姆渡人的生活
河姆渡人还懂得使用天然漆。
朱漆碗
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木质、敛口,呈椭圆瓜棱形,圈足略外撇。外壁均有一层朱红色涂料,微有光泽。
3
半坡人的生活
生活时间:距今约6000年
生活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
3
半坡人的生活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以大小木桩为基础,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
房屋样式:
半坡人为什么这样建造房屋?
建造原因:
北方地区寒冷干燥,半地穴式房屋,一部分深入地下,不仅冬暖夏凉而且能抵御野兽的侵袭。
3
半坡人的生活
除了圆形房屋,其实也有方形房屋。
3
半坡人的生活
考古研究发现,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聚集在一起)、窖穴、壕沟,居住区外还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窖场。
3
半坡人的生活
石锛
石锥
石刀
石凿
半坡人还能制作精美的石器、骨器和角器。
骨器
角器
3
半坡人的生活
弓箭
长矛
石球
半坡人还用弓箭、长矛和石球等捕猎斑鹿、獐、兔。
3
半坡人的生活
半坡人还用渔叉、渔网、渔钩等捕鱼。有时也采集野果,作为食物的补充。
3
半坡人的生活
半坡人的主要生活用具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
人面鱼纹陶盆
彩陶鱼纹盆
3
半坡人的生活
半坡人还有很多的装饰品,并有少量的乐器。
陶埙
3
半坡人的生活
半坡遗址中还出土了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说明半坡人已经掌握简单的纺织技术。
探究一
南北地区差异巨大的原因
项目 河姆渡人 半坡人
不同点 所处区域
房屋样式
种植作物
生产工具
家畜饲养
手工业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干栏式建筑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水稻

骨耜
石器、骨器、角器等
猪、狗、牛
猪、狗
陶器、玉器、乐器骨哨
陶器、乐器、会纺织
为什么南北地区史前人类在饮食和建筑样式上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
原因
环境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也不同
综合本课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探究二
原始农业出现的意义及影响
有农业,然后人类的食物,乃能为无限制的扩充,人口的增加,才能无限制。人类才必须定居。一切物质文明,乃有基础。
——吕思勉《中国通史》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意义:
探究二
原始农业出现的意义及影响
农耕文明的发展导致剩余产品的出现,进而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最终促使国家出现。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
影响:
小结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原始
农耕
生活
农作物种植
家畜饲养
聚落的发展
磨制石器的发展
半坡人的生活
河姆渡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