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三考试
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贵族封地多达几十邑,甚至百邑以上,兵力也在数千人甚至上万人,这些
私卒家兵只听命于这些大贵族。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分封制不断强化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井田制日益解体
D诸侯国内离心力量壮大
2.汉代察举中的明经科,是最重要的特科之一,就是通晓经学。西汉时,不少人以明经为高官
如孔安国、贡禹等均以明经举为博土,韦贤、韦玄成父子以明经入仁先后官至丞相。这说明,
汉代
A.思想活跃有助于官员选拔
B.儒学对人才选拔的影响显著
C.察举制以考试成绩为依据
D提倡经世致用成为时代主流
3.表1所示为唐朝安史之乱后江南道官府兴修的水利工程。这反映出当时江南道
表1
时间
地点
概况
大历十二年(77年)句容县(今江苏镇江境内
重建绛岩湖,“开田万顷”
元和三年(808年)
洪州(今江西南昌)
筑江堤,“得田万二千顷
元和八年(813年)
宣州(今安徽宣城
修建大农陂,“辟荒梗数万亩”
A.未受政治动乱的影响
B水利兴修技术高超
C.农业生产区域差距大
D.人地矛盾有所缓解
图1所示为浙江温州市郊白象塔出土的北宋佛经残叶(局部)
此残叶宽13厘米,左高8.5厘米、右高10.5厘米,纸质颇似棉
纸,经文为《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第四至第九观的一部分,共约
160字,字布列较密,字迹可见轻微凹陷,字行按回旋形排列。此
图
【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
22-11-192C
文物可用于研究当时的
①造纸工艺②印刷技术③文字书法④天文历法⑤思想文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5清代苏州长洲的陆墓镇,以烧造砖瓦和织造汗巾出名;吴江的庵村檀邱市,以铜铁器制造为
主;盛泽镇、震泽镇黄溪市和新杭市是闻名的丝织业市镇;元和的唯亭镇,棉织和编织业均颇
为发达。这说明当时苏州
A.生产型市镇集中涌现
B.集镇之间生产协作紧密
C.农业生产专业化发展
D.市镇经济发达依赖消费
6.《南京条约》是以西方世界通行的两国君主名义拟定的。可是,在当时部分清朝大臣看来,大
清皇帝与英国女王这种“夷妇”并书是奇耻大辱,立此条约无法向历史交代。这说明当时清朝
部分官员
A.拒绝向英国妥协投降
B.抱守“天朝上国”思想
C.缺乏近代民族国家意
D.力争国家主权的完整
7.图2所示为1900~1903年中国对外贸易状况(单位:百万关两)。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1901年1902年1903年
出口值一进口值
图2
A.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民族工业发展空间得到拓展
C.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加快
国货在世界市场的份额缩小
8.在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广泛建立各种各样的宣传组织,比如工农俱乐部、列宁
室、工农夜校等,采用会议戏剧、墙报、标语等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些举措
A.健全了苏区的基础教育体系
B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C.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确立
D.表明毛泽东思想已走向成熟
9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的土地政策。1938年,《战时土地政策大纲》规定:没收
汉奸土地及征收不良之土地依法分配于伤兵、难民。1941年,《土地政策战时实施纲要》规
定厘定地籍、平均地权限定租佃最高额协助农业经营。从1943年开始,在部分地区试办
扶植自耕农实验区等。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国共两党的土地路线逐渐趋同
B.国统区农民的抗战积极性不断高涨
C.新三民主义路线得到全面践行
D.国民政府积极应对民族战争新形势
【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
221190重庆市高三考
历史参考答案
趣)登
(6分,答出三点即
法机关相
地方重大案件由中央负责;增设特务司法机构。(4分,答出两点即
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
稳定;有利于维护司法公平
有助于减少政治腐
近现代
市民文学的
动
型;推动了近代英国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西方人文精
特
易总额不断增
成因:帝国主义列强加强对华商品输岀;西方列强掠夺中囯原料;重庆被迫开埠通商;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说明: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
义对我国实行封锁禁
腹地,没有
对外贸易权,处于对外封闭、半封闭状态
额长期徘徊不前。改革开放为重庆对
放带来了新的
机遇。19890年,重庆海关成立,开始对外开港,此后重庆
模逐步扩大。(6分
成长阶段。(1分
第一个计划单列市,获得直接对外贸易经营管理权限;1983年后,重庆对外贸
易规模逐步扩大,但受旧体制约束及
重庆对外贸易总量仍较小,发展步
伐相对缓慢;1992年,重庆被列为沿江开放城市,重庆对外贸易由此加快发展,进出口总额逐年递增;19
年重
说明
年,重庆被批准成为直辖市,政治、经
位显著提升,重庆对外贸易整体实力随之大大
贸组织,这推动
总额稳定快速增长,不断刷新历史纪
取其中任一时期予以说明
题:科技
命推动国际格局的演变
闸释:科技与经济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显著发展
力的巨大进步促进国家实力
从而深刻影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资本
法国逐渐落后
资本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洲
形成
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形成了凡尔赛
顿体
年,资本主义
经济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德、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
外侵略扩张的
最终引发了第
界大战。二战打破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雅尔塔
的经济优势,苏联经济濒临崩溃并最终解体,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冷战的结束为欧洲
供了历史机
向纵深发展。除欧盟外,日本
和俄罗斯
壮大
展。(9
上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
步,使得国际关系
生巨大调整,国际格局经历了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到两极格局再到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演变进程。(2分
(“示例”仅供参考
卷唯一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