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1 20:31:57

文档简介

重庆市高三考
语文参考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原文说“各时段中被忽略的各类文体开始得到关注”“改
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评价文本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对象错误,应该是“加强古代文学的理
考查分析论点、论据的能
C项只是作者的分论点,不能全面而准确地概括材料一的
4.材料二围绕“加强
代文学研究创新、融通与理论研究”的观点展开论证
全文采用了总分的论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证结构、论证方法的能力。论证结构有层进式、对照式、总分式、并列式四
文的基本结构
本论、结
有举例
(例证法)、道理论证、对比
用论证等。答题
找到相关内容结合论证方法分
相同点:两则材料都肯定
代文学研究取
戎就
顾过去,具体
总结了以往取得的成就。(2分)材料二展望未来,主要论述了今后研究的方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本题体现了因文设题的考查特
考生对材料信息内容
另一方面要求考
身理解加以判断和推理,有一定的灵活度
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原文中有“你总
全文主旨来看,并无孤独无聊之意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
远及近”分析不当,文章的视角基本是按照“我”
将“我”转换成“你”能更好地
黎塞纳河畔的独特情感分享给读者的
使读者能置身文中,也似乎跟随作者的步伐漫步于塞纳河
生身临其境之感。(每点2分,意思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分析人称作用的
属于现代文阅读中“主要表现手法分析
要思考不同人称在文章中的不
内容进行分析
①古老、僻静、美
半虽然是荒凉向风的河岸,但那里有又
的美丽的房子、漂亮驳船。②悠闲
愜意。在这
以看书、看人钓鱼,沿河散步时从不感到孤独。③充满着希望,正如塞纣

天,虽然给人以悲哀之感
点2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
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首先阅读题于,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
文中找出与作者对塞纳河
相关内容分析归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原文标点:修每入对,帝必延冋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修虑
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
泛指有
考查筛选
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被皇帝视作‘朋党’”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群
们暂时结为朋党,这是假朋党
译对一处给
阝些国家兴亡治乱的规律,作为君
以以此为鉴啊!(译出大意
对一处给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
能力。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意的理
决于对重点
语和句式的理解。重点
含虚词与实词,考生应逐字对应翻译,这
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
装、通假、偏义复词等现象。复杂
要分析句子成分
意句间关
意特殊句式。需意
译词语根据上下



是利禄。②利益相同时,就互相勾结。③利益没有了时
反过来互相残

题时,先要找到
答题区间,进行分点探究,然后分点
答。文中“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
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

巯,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交亻
考译文
历三年三月,朝廷增设谏官,任命欧阳修、王素、蔡襄管理谏院
襄为
朝廷,于是上疏说:“任用
是难事;听

察,不要使他们有
无实效。”欧阳修每次入朝对策,皇帝都
修担心妤人难以获胜,多次分别就有关问
奄被贬
洙、余靖
仲淹之事被
那些奸邪
党的议论就产
阳修于是作《朋党
皇帝,说:“我听说关于朋党的言论是自古就

君子还
道合结为朋党
为朋党,这是
但是我以为小人开无朋党,只有君子才有
金钱财物。当他们利症相同时,就暂时互
到利益时,就会争先抢夺,或
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家人亲戚
身修养,就
就是君
啊。所以做君主的,只要能斥遗小人的
朋党
天下就可以安定
为一个朋党,君
朋党,而进
的君子朋党,尧
有的臣


以以此为鉴啊!”欧阳修论事切
唯独皇帝勉
励他敢言,对侍臣说:“像
表达技巧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第一句说自己晚年逢战
第二句说到处兵荒马乱,都是客观描述,并没有“叙写了战乱爆发的原
①杜甫诗
意为活着的
偷生,而死了的人已经水远离开了,杜诗叙写的是人民的生活状况,表达重庆市高三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
回顾改荜开放四十年来古典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我想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触
第一,古典文学研究队伍的代际交替。四十年来差不多经过了三代学者的轮替。20世纪
80年代到90年代在学术上领军的一辈老先生,大多数在21世纪初谢世或退休。这辈先生的
弟子,如今也有很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虽然还有不少学者依旧活跃在台前,但是四五十岁的
中生代已经成为学界的主力。从研究队伍发展的总体状况来说,确实是规模越来越壮大,恩想
长越来越活跃,视野越来越开阔,而且始终保持着充沛的活力和向上发展的良好势头
第二,对海外学术成釆和各种新理论的吸收,从崇信走向理性。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刚

刚摆脱教条主义,渴望从外面学习新的思想方法,难免会饥不择食,甚至盲目崇信。但当人们期
待的新成果并没有如期出现时,我们也很快转向反思,回到传统的治学方法中。回归并不是墨
守成规,而是在传统中各自开疆拓土,努力探索中国学者
的研究特色。随着更多的国内学
者走向海外,更多的海外学者被请进国门,更多的海外著作被翻译过来,加上年青学者阅读外文
越来越容易原来单向的学习变成双向的交流,直到如令形成“做中国学问,无问西东”的理念
这是古典文学研究理念的巨大进步,也是国内学者走向成熟的表现
第三,研究领域的广度得到极大的拓展。改革开放前中国文学史的研究集中于有人民性的
大作家以及部分经典作品。四十年来,各时段中被忽略的各类文体开始得到关注;大量的中
作家现在已得到初步的研究;很多以前评价不足乃至偏颇的研究对象都得到了改善;相关的文
献资料得到大规模的整理。各类文学作品也从題材、文体、审美等不同角度得到细致的研究。
可以说,宋前文学史领域中,已经很难找到大片的没有开挖过的生荒地。
第四,研究思路和方法得到极大的更新。如果说20世纪80-90年代还难免纠缠于方法
探讨,那么从90年代末到现在,学者们归纳方法的理论思维已经得到极大的提高。从科研项目
的申报表格就可以看出,无论研究项目的价值如何,人人都能从理论上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方法。
历年来发表的论文专著,也有不少真正能运用较新的视角和思路,得到新的创获
以上所谈的仅仅是一些笼统的印象,虽然每一方面可能都隐伏着某些新的问题,但成绩是
主要的。所以我说四十年来古典文学研究是在开放中走向成熟
摘编自葛晓音《在开放中走向成熟
共8页)】
22-1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