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化合物,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了生物实验,有一定的实验技能,对于实验设计有所了解。本节大多知识点在教材中可以找到,老师只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点明重要的、易混淆的知识点即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出检测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的原理
叙述实验所选材料试剂以及试剂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能够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等
能描述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检测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的原理及步骤
教学难点
检测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的步骤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如何检测馒头中是否含有淀粉? 淀粉遇碘变蓝,如果加了碘液有蓝色出现,证明馒头中含有淀粉,今天我们将用相似的方法来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请大家翻到教材18页。 回忆初中所学的检测淀粉的实验,了解什么是颜色反应
还原糖的检测 提问:生活中大家熟知的糖类有哪些? 糖类多种多样,今天要学习的是还原糖的检测,介绍常见的还原糖的种类 提问:还原糖可以用什么试剂检测呢? 介绍检测还原糖的原理和检测实质 提问:原理清楚后就可以选择相应的材料和试剂进行实验,检测还原糖的材料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介绍检测还原糖的材料 提问:检测还原糖必须用到斐林试剂,斐林试剂包括甲液乙液,请根据检测原理思考斐林试剂本质是什么?甲液乙液该如何使用? 强调斐林试剂的使用方法 播放实验视频,根据视频和教材讲解检测还原糖的操作步骤 任务:请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得出实验结论 联系生活中所见的糖类,明确哪些糖类是还原糖 了解检测原理的基础上,思考斐林试剂的本质和使用方法 根据视频,总结实验步骤,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蛋白质的检测 提问:检测蛋白质的原理是什么? 强调检测原理,提醒学生注意双缩脲的写法 提问:生活中哪些材料富含蛋白质呢? 介绍检测蛋白质的材料,强调大豆需要浸泡,鸡蛋清需要稀释 提问:根据检测原理思考双缩脲本质是什么?A液B液该如何使用? 强调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的区别 列出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的对比表格,指导同学填 播放实验视频,根据视频和教材讲解检测蛋白质的操作步骤 任务:请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得出实验结论 知道检测蛋白质的原理,通过对比分析,明确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的使用区别
脂肪的检测 提问:检测脂肪的原理是什么? 强调检测原理,提醒学生准确记忆试剂和对应的颜色 提问:生活中哪些植物材料富含脂肪呢? 介绍检测脂肪的材料 播放实验视频,根据视频和教材讲解检测脂肪的操作步骤,强调检测脂肪不一定要用显微镜,明确酒精的作用。 任务:请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得出实验结论 知道检测脂肪的原理,根据视频,熟悉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淀粉的检测 任务:检测淀粉的实验在初中做过,所以请一位同学描述实验原理、材料试剂、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主要由同学讲述,老师查缺补漏即可 积极思考,用准确语言描述实验原理、过程等
总结课堂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检测生物组织中四种化合物的方法,各个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其中的注意事项需要大家着重掌握。下面就请大家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根据板书,回顾本节知识,抓住重点,完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