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22 07:4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一单元测试
(水与水的浮力1.1、1.2、1.3、1.7)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地球是名副其实的“水球”,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说法错误的是( )
A.农业上使用的化肥进入水体,有利于水中藻类生长,不会造成水污染
B.用洗菜、淘米的水来浇花是节约用水的方法
C.目前我们能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D.水的再循环、减少水的使用及水的回收利用是保护和节约用水的三种主要方法
2.如图所示,为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关于对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水电解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3.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生物体内的水没有参与水循环
C.人类可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
D.我国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4.如图所示,将橡皮泥捏成实心小球放入水中,小球沉入水底,再将同样一块橡皮泥捏成小船放在水中
使其漂浮。关于橡皮泥小球和小船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橡皮泥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B.橡皮泥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C.橡皮泥小船受到的浮力等于橡皮泥小球受到的浮力
D.橡皮泥小船受到的浮力大于橡皮泥小球受到的浮力
5.在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
球沉底如图甲,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质量等于B的质量
B.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C.B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D.在甲液体中A所受的浮力等于B所受的浮力
6.如图水面下两艘完全相同的潜艇,一艘正在上浮,另一艘正在下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下潜的是甲艇
B.潜艇下潜时,所受的浮力不断增大
C.两艘潜艇所受的重力相同 D.两艘潜艇所受的浮力相同
7.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是政府推出
的方针。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措施中可以采纳的是( )
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8.如图所示,将一个空心铁球浸没入水中,放手后铁球恰好悬浮,若沿虚线方向将铁球切成大小不等的两
块,则( )
A.大块的将下沉,小块的将上浮 B.大块的将上浮,小块的将下沉
C.两块都将上 D.两块都将下沉
9.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盛满不同液体的溢水杯中,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
沉底,甲、乙两杯中溢出液体的重力分别为 0.5 牛和 0.4 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甲杯中受到浮力作用,在乙杯中不受浮力作用
B.甲杯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液体密度
C.小球质量为 50 克
D.小球在甲杯中受到浮力为 0.5 牛,在乙杯中受到的浮
力小于 0.4 牛
10.如图甲所示,盛水的烧杯的底面积为 250cm ,弹簧测力计下端悬挂一
长方体物体。使它缓慢下降直至全部浸入水中,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
计示数 F 随长方体物体下降高度A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方体物体的高是 8 cm
B.长方体物体的体积是 1000 cm3
C.长方体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12 N
D.长方体物体的密度是 1.5×103 kg/m3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如图所示,一个实心正方体,体积为1.2×10﹣3m3,重10N,用细绳吊着浸入盛水的
容器中,有三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绳子的
拉力为 N,剪断绳子后,物体最终 (选填“沉在水底”
“悬浮在水中”或“漂浮在水面”)。
12.(1)从宏观来看,水通直流电后,在接电源正极的电极上产生气体甲是_____;
在另一极产生能用火柴点燃的气体乙。甲乙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_;该实验
能说明水是由________ 组成的。
(2)从微观来看,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保持不变的粒
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生成的新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________可
以再分,________不能再分。
13.(1)右下图是地球水储量示意图,从图中分析
可知:B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其中以D (填名称)为主体。
(2)地球上的生物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共同点:体内水的质量与生物体的总质量比,一般都在三分之
二以上。人类登上火星,努力寻觅生命的痕迹,主要是通过分析火星土壤中是否有 , 由
此来判断火星是否曾有生命的可能,可见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 。
14.“彩球温度计”是一种家居装饰品。如图所示,在圆柱形玻璃容器内装有对温度
敏感的液体,将一些体积相同的小球,按照密度大小排序,依次沉入液体中,球
上标有设定好的温度。当外界气温降低时,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变小、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球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使沉在容器底部的一些小球依次浮起,我们就用最后浮起
的小球上标记的温度来表示外界的气温。根据图中小球的位置可以判断,浮起的
三个小球中 (填字母)球的密度最大。
15.小明用饮料吸管制作了一只简易密度计,将其放入水中时,密度计不能直立,
应 (填“增加”或“减少”)吸管中铁丝质量,改进后,分别用它测
量水和盐水的密度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填“相等”或“不相
等”),吸管浸入液体的深度分别为 h1和 h2,则 h1 h2。用它测量可乐
密度时,吸管上“沾上许多小气泡,测得的密度偏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16.如图甲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为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a管与电源的________极相连,电解一段时间后,________试管的水位下降快,b管
内气体的检验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
(2)理论上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结合图乙所示的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
图,推测气体体积大小除与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有关外, 主要决定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3)在电解水实际操作中,a、b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通常大于2:1,其原因是两种气体在水
中的溶解度不同,则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选填“氢气”或“氧气”)更难溶于水。
17.小明利用图所示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他把同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
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
(1)甲、乙、丙、丁四幅图中, 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 是否有关。
(3)做 和 两次实验(选填“甲”“乙”“丙”或“丁”),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
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4)右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
F和金属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
系的图像(金属块未接触容器底)是
( )
(5)小明想继续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找来薄铁片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
②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的结论 (选填“正确”或“错误”),
原因是 。
四、解答题(每空或小题2分,共24分)
18.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下列数字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2)图中_____________ (填类型)循环使陆地上的淡水不断地得到补充。
(3)水循环连续进行的最主要的动力是_____________和地心引力。
(4)不同的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__________。
A.地表径流 B.蒸发和降水 C.地下径流 D.下渗和蒸腾
19.2021年7月,河南省郑州市连遭暴雨袭击引发全民关注,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救援队
通常利用冲锋舟转移民众至安全地区,如图所示。已知某一型号冲锋舟的质量为300千克,最大排水
体积为1.2米3。试回答以下问题:(河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
(1)一艘上述型号的空冲锋舟漂浮在水上时受到的浮力多大?
(2)一艘上述型号的空冲锋舟可获得的最大浮力多大?
(3)假设一个成年人的质量为60千克,为了保证安全,该冲锋舟最多
能载多少个成年人?
20.地球气候变暖,冰川熔化加剧,是造成海平面变化的原因之一。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冰
川完全熔化成水(淡水)后,水的体积与冰川熔化前排开海水的体积,就能推断海平面的升降。如图
所示,是冰川漂浮在海面上的情景,若冰川的质量为m冰,海水的密度为ρ海水,水的密度为ρ水,而且
ρ海水>ρ水,用符号表示。求:
(1)冰川熔化前受到的浮力;
(2)冰川熔化前排开海水的体积;
(3)冰川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
(4)推断海平面的升降,并说明理由。
水与水的浮力(1.1—1.3、1.7)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A 2.C 3.D 4.D 5.D 6.D 7.D 8.B 9.C 10.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8 2 漂浮在水面
12.(1)氧气 1:2 氢和氧(元素) (2)水分子 分子 原子
13.(1)地球上的淡水 冰川水 (2)水 水分
14.变大 变大 C
15.增加 相等 > 大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16.(1)负 a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2)气体内所含分子数目的多少 (3)氢气
17.(1)甲 (2)液体密度 (3)乙 丙 (4)D
(5)小于 错误 没有控制排开水的体积相同
四、解答题(每空或小题2分,共24分)
18.(1)植物蒸腾 地表径流 (2)海陆间循环 (3)太阳辐射 (4)B
19.(1)F浮=G舟=mg=300kg×10N/kg=3000N
(2)F浮最大=ρ液gV排=1.0×103kg/m3×10N/kg×1.2m3=12000N
(3)G人总=F浮最大-G舟=12000N-3000N=9000N
G人=mg=60kg×10N/kg=600N
n= G人总/ G人=9000N/600N=15(人)
20.(1)因为冰川漂浮,所以冰川熔化前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冰川熔化前排开海水的体积:;
(3)因为冰川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所以,
若冰川中的冰全部熔化成水,水的体积:;
(4)因,所以由和可知,,所以海中冰川熔化后,海平面会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