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复活》鉴赏
——列夫·托尔斯泰
一、托尔斯泰之生平简介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天才艺术家、俄国革命的镜子。
——列宁
一、托尔斯泰之生平简介
1828.9.9 生于一古老而有名望的贵族世家。两岁时母亲去世,9岁时父亲去世。
1844 喀山大学东方语文系学习,次年转入法律系。
1847 辍学回到庄园进行农事改革,最终失败。
1851 到高加索服兵役并开始写作。
1856 退伍后回到庄园继续改革,再次失败。
一、托尔斯泰之生平简介
1862 34岁的托尔斯泰与年仅17岁的索妮娅结婚。
1910.10 离家出走。
1910.11.20 病逝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
托尔斯泰妻子与女儿
二、托尔斯泰之文学创作
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
中短篇小说:《伊凡 伊里奇之死》(1884~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魔鬼》(1911)、《谢尔盖神父》(1912)
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
二、托尔斯泰之文学创作
托尔斯泰主义:
博爱:清醒、揭露、同情
勿抗恶:局限性
道德自我完善:动物的人与精神的人
如果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来打破关于这些关系的流行的传统幻想,动摇资产阶级世界的乐观主义,不可避免地引起对于现存事物的永世长存的怀疑,那末,即使作者没有直接提出任何解决办法,甚至作者有时并没有明确地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我认为这部小说也完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恩格斯
(一)故事情节
卡秋莎·玛丝洛娃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养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诱奸后遭到遗弃。后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沦为妓女达7年之久。后来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
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遗弃的玛丝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为了给自 己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走为她减刑。
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途中,传来减刑的通知,苦役改为流放。这时的玛丝洛娃尽管还爱着聂赫留朵夫,但为了他的前途,拒绝了他的求婚,与政治犯西蒙松结合。
人物——涅赫留多夫
圆形人物 流动式人物
少年时的涅赫留多夫
他当年原是斯宾塞的忠实信徒,而且身为大地主,对斯宾塞在《社会静力学》中所提出的“正义不容许土地私有”这个论点特别折服。他出于青年人的正直和果断,不仅口头上拥护土地不该成为私有财产的观点,在大学里还就这个问题写过论文,而且真的曾把一小块土地(那块土地不属于他母亲所有,而是他从父亲名下直接继承来的)分给农民。他不愿违反自己的信念而占有土地。
现在的涅赫留多夫(13)
盥洗室里充满甘香酒剂、花露水、发蜡和香水的香味。他在那里用特等牙粉刷他那口补过多处的牙齿,用香喷喷的漱口药水漱口。然后上上下下擦洗身子,再用几块不同的毛巾擦干。他拿香皂洗手,用刷子仔细刷净长指甲,在巨大的大理石洗脸盆里洗了脸和肥胖的脖子,然后走到卧室旁的第三间屋里,那里已为他准备好了淋浴。他用凉水冲洗丰满白净、肌肉累累的身子,拿软毛巾擦干,穿上熨得笔挺的洁净衬衫和擦得象镜子一样光亮的皮鞋,坐到梳妆台前,用两把刷子梳理他那鬈曲的黑胡 子和头顶前面已变得稀疏的鬈发。
凡是他使用的东西,衬衫、外衣、皮鞋、领带、别针、袖扣,样样都是最贵重最讲究的,都很高雅,大方,坚固,名贵。
如今继承了母亲的遗产而成为大地主,他必须在两条道路中间选择一条:或者象十年前处理父亲遗下的两百俄亩土地那样,放弃他名下的产业;或者默认自己以前的全部想法都是荒谬的
年轻时的信仰、决心和一鸣惊人的欲望 ,如今都没有了。至于第二条道路,要否定他从斯宾塞的《社会静力学》中汲取来、后来又从亨利-乔治的著作里找到光辉论证的“土地私有不合理”这个论点,他可怎么也办不到——
驱使一位有理想有信念的有志青年迅速腐化,失去自己信念的原因有哪些?
坚持自己的信念,日子就太不好过。(13章)
聂赫留朵夫也象所有的人那样,身上同时存在着两个人。一个是精神的人,他所追求的是那种对人对已统一的幸福;一个是兽性的人,他一味追求个人幸福,并且为了个人幸福不惜牺牲全人类的幸福。
在人的生存困境中,有两种张力制约着人性的发展。
一种是以个体生命形式显现的人本体。
“坚持自己的信念,处理一切事情就不利于追求轻浮享乐的兽性的我,总会同它抵触。”
另一种是危及人的存在的种种因素。
“他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总会遭到他人的谴责,他要相信别人的理论,就总会获得他人的赞扬。”
沉睡了那么久,一朝醒悟,是否有违逻辑?
在列夫托尔斯泰的眼中看到了每个灵魂中神的存在。
——罗曼罗兰
聂赫留朵夫生平进行过好多次“灵魂的净化”。他所谓“灵魂的净化”是指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他生活了一段时期,忽然觉得内心生活迟钝,甚至完全停滞。他就着手把灵魂里堆积着的污垢清除出去,因为这种污垢是内心生活停滞的原因。
那年夏天他到姑妈家去,正好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这次觉醒使他生气蓬勃、精神奋发,而且持续了相当久。
他想起了雪白的连衣裙和浅蓝色的腰带,想起了那次晨祷。“唉,我爱她,在那天夜里我对她确实怀着美好而纯洁的爱情,其实在这以前我已经爱上她了,还在我第一次住到姑妈家里,写我的论文时就深深地爱上她了!”于是他想起了当年他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他浑身焕发着朝气,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想到这里他感到伤心极了。
(二)人物描写方法——心灵辩证法
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转变成另外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
此时的聂赫留朵夫对女主人公既怜悯,同时又生出一种模糊的厌恶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既羞愧不已,又害怕被玛丝洛娃认出并当众揭发;他提心吊胆,盼望着审讯快点结束,身子不由自己地往后缩,但又不能将目光从马斯洛娃那对清亮的眼睛上移开。他逃避不能,承认不敢,又是烦躁,又是担心,甚至不愿相信眼前的事实就是由他造成的,但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脱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