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21 21:0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一、单选题
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球时,产生了互相吸引的现象,则该小球
A.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B. 一定带正电
C. 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D. 一定带负电
关于物体带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物体带正电,是因为它有多余的原子核
B. 一个物体带负电,是因为缺少质子
C. 一个物体带正电,是因为它缺少电子
D. 一个物体不带电,是因为它既没有原子核也没有电子
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会张开一定的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玻璃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
B. 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
C. 两片金属箔都带上正电荷且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D. 两片金属箔都带上负电荷且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再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会出现的情形是
A. B. C. D.
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 瓷碗 B. 木铲 C. 铁勺 D. 塑料瓶
以下物体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 塑料刻度尺 B. 擦字橡皮 C. 食用油 D. 铜钥匙
如图是电位器的外形及内部构造图,在其各组成部分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A. 金属滑片 B. 塑料外壳 C. 电阻丝 D. 接线柱
飞行的蜜蜂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而带上负电荷,这是由于蜜蜂
A. 得到了电子 B. 得到了质子 C. 失去了电子 D. 失去了质子
口罩对新冠肺炎病毒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主要原因是口罩中的无纺布具有极好的静电吸附能力。下列材料可以检验口罩静电吸附效果的是
A. 石块 B. 铝块 C. 小纸屑 D. 木块
下列现象的原因和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 干燥的天气里,衣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
B. 用餐巾纸摩擦过的饮料吸管能吸起纸屑
C. 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
D. 两个带电荷的小球悬挂起来会互相吸引
二、填空题
自然界中只有 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荷,摩擦起电的本质是 填“质子”“电子”或“中子”发生转移.
一根实验室中常用的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所带的电荷量约为 ;如图所示,该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片张开,在发生电荷转移的瞬间,负电荷移动的方向为 填字母“”或“”为“从橡胶棒到金属球”,为“从金属球到橡胶棒”.
打扫房间时,小易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上有一层细小绒毛.擦过的镜面因 而带了电,带电体有 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
三、实验探究题
小柯在科技馆看到许多奇思妙想的趣味实验.趣味实验静电实验,实验情况如图所示.、、表示将小球先后悬吊在距离球远近不同的位置.
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图示情景,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在做“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
如图甲和图乙所示,当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或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会相互排斥,而当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之间会相互吸引,如图丙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量实验证明,自然界所有的带电体带的电荷要么与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要么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所以自然界有且只有______种电荷存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属于基础题目。
【解答】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如果去靠近细线悬吊着的轻质小球时,产生了相互吸引的现象,那么小球有两种可能:
根据带电物体可以吸引轻质小球的性质,小球可以不带电;
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性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所以小球带负电。
故选A。
2.【答案】
【解析】 一个物体带正电,是因为缺少电子,一个物体带负电,是因为有多余的电子;既没有缺少,也没有多余的电子,就不带电.
3.【答案】
【解析】
4.【答案】
【解析】
【分析】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本题考查物体带电的有关问题,要知道在两者相互吸引有两种情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解答】
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两个小球都偏离线的竖直方向,并且相互远离,故D符合题意。
故选:。
5.【答案】
【解析】解:、瓷碗的材料是陶瓷,属于绝缘体,故A错误;
B、木铲的材料是干木材,属于绝缘体,故B错误;
C、铁勺的材料是金属,属于导体,故C正确;
D、塑料瓶的材料是塑料,属于绝缘体,故D错误。
故选:。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塑料、玻璃、橡胶、油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此题考查了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实例;生活中哪些物体为导体,哪些物体为绝缘体,属于识记的内容,比较简单。
6.【答案】
【解析】解:
A、塑料刻度尺,制作材料是塑料,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A不符合题意;
B、擦字橡皮,制作材料是橡胶,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B不符合题意;
C、食用油,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C不符合题意;
D、铜钥匙,制作材料是铜,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D符合题意。
故选:。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对于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可以联系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来记忆,不要死记硬背。如塑料、橡胶、陶瓷等常用来制作用电器的外壳,以防止触电,它们都是绝缘体;而电线芯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
7.【答案】
【解析】解:
金属滑片、电阻丝、接线柱都容易导电,属于导体;塑料外壳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
故选:。
根据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进行判断。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包括:塑料、陶瓷、橡胶、空气、玻璃等。
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包括:干木材、塑料、橡胶、陶瓷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显的界线,在条件改变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8.【答案】
【解析】解:
物体获得电子,使得物体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目大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数目,物体带负电;飞行的蜜蜂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而带上负电荷,这是由于蜜蜂得到了电子。
故选:。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只发生了电子的转移。
理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电子发生了转移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9.【答案】
【解析】解:由题知,无纺布经过驻极处理后具有很好的静电吸附能力。因为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所以小纸屑等轻小物体可以检验口罩的静电吸附效果,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
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据此解答。
深入理解带电体的特点--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可解答此题。
10.【答案】
【解析】解:
A、在干燥的天气里,衣服由于摩擦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属于摩擦起电现象;
B、用餐巾纸摩擦过的饮料吸管由于摩擦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能吸引纸屑,属于摩擦起电现象;
C、塑料梳子和头发摩擦,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摩擦起电现象;
D、两个带电荷的小球悬挂起来会互相吸引,这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现象;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故选:。
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后,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是摩擦起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本题考查摩擦起电的现象,这是学生身边的常见现象,能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11.【答案】两


电子
【解析】略
12.【答案】
【解析】电荷量的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符号为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荷,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橡胶棒上的负电荷转移到验电器金属球上.
13.【答案】失去电子
吸引轻小物体
【解析】丝绸与玻璃摩擦后,玻璃带正电,说明玻璃一部分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了.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14.【答案】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斥力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斥力越大或同种电荷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作用力越大
【解析】略
15.【答案】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电荷间的作用规律的探究过程,以及推理方法的运用,正电荷和负电荷。
根据实验现象即可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自然界中一种电荷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另一种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自然界中,电荷只有两种。
【解答】
发现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排斥,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之间会相互吸引;原因是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都是同种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不同的,所以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把其它经过摩擦而带电的物体分别去靠近上面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发现若跟玻璃棒吸引的,就会跟橡胶棒排斥;而跟橡胶棒吸引的,就会跟玻璃棒排斥,由此可知:自然界中一种电荷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另一种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自然界中电荷只有两种。
故答案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