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2 10:1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2张PPT)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文学常识储备
一、作者档案
【简历】 胡福明,男,1935年生,江苏无锡人。1955年9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翌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1962年毕业后,到南京大学政治系(后更名哲学系)任教。曾任系党总支副书记、系副主任、副教授、教授。1982年11月调至江苏省委工作,历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党校校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2001年退休。《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
【作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背景链接
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延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举,党面临着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
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多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在党内、政府和军队中的全部领导职务。与此同时,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不少老同志也从不同角度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正确认识与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时期,中央党校也作出规定,研究党的历史要遵守两条原则,一是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同志的有关指示,二是以实践为检验路线是非的标准。
三、相关知识
社 论
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报刊以本社名义发表的有关当前重大问题的评论。它往往就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或问题,或针对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发表意见,表明看法。社论的作者由报社(杂志社)指定的编辑部人员或社会上的专家担任,文章完成后,作者不签署具体姓名,一般只署“本报评论员”或“本报特约记者”。这种文章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政治风向标”。
语言自主梳理
一、读准字音
二、写对字形
三、辨析词义
1.理解辨析
(1)原形·原型
“原形”有两层意思,一指原来的形状;二指本来面目(含贬义),如
“原形毕露”“打回原形”。而“原型”的意思是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情境选词] ①装腔作势、过分卖弄的人,总是要露_______的。
②历史上关于凤凰的_______有过玄鸟说、孔雀说、鸿雁说、山雉说等。
原形
原型
(2)制订·制定
“订”有“拟”的意思,未必形成最终结果,多强调行为的过程,一般不能和“了”连用;“定”指决定、使确定,有“完成了”的意思,多强调行为的结果,可以和“了”连用。
[情境选词] ①同学们读书,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_______长远计划。
②为了确保卫星发射圆满成功,科学家们_______了严密的计划。
制订
制定
2.明确词义
(1)炮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稽之谈:__________________        
(3)自吹自擂: _________________        
(4)五花八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慎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枷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禁锢: __________________        
束缚、强力限制。
比喻所受的压迫和束缚。
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语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
谨慎持重;谨慎认真。
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
比喻自我吹嘘。
泛指编造;指用中草药原料制成药物的过程。
毫无根据的说法。
[情境呈现]
整体把握
【任务设计】
1.概括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结构清晰,层次清楚。开头先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总说论证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现实必要性,然后按照四个小标题分四个部分展开论述,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
2.任务小结
3.文章主旨
本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依据,阐明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从根本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的否定。
重点突破
理解文章的内容
【任务导引】
本文层次清楚,富有内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被承认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正是千百万人民群众长期实践证明的结果。此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用来指导人们实践的,而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新问题会层出不穷,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指导新的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新的理论,与时俱进。而这些新理论正确与否,只
能在实践中检验。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实践,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而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必须永远地、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得到补充、丰富和纠正,才能永远保持活力。
【任务设计】
1.由第一部分来看,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①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③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
2.在第一部分中作者说“科学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文中主要列举了“科学史上”的哪些事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①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后,才充分证明了门捷列夫制定的元素周期表的正确性;
②加勒依据太阳系学说发现海王星后,才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
③长期的革命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也使它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
④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与“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才最终证明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
3.第二部分中主要批驳了“四人帮”的哪些唯心论的先验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①“天才论”;
②文艺、教育等各条战线的“黑线专政论”;
③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必然变成走资派;
④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经济基础”;
⑤儒法斗争继续到现在。实践证明,这些理论是反马列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
4.文章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哪两类同志的疑惑和担心来展开议论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①第一类人担心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削弱理论的意义;
②第二类人担心强调实践的作用,会影响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批判修正主义。
5.第三部分列举了毛主席重印按语写补充说明一事,主要是为了强调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毛主席一贯严格要求不断用革命实践来检验自己提出的理论和路线,他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而是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的正确性。正是毛主席这种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才保证了自己的理论不断发展。
6.在文章第四部分,作者认为,怎样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文中认为,我们要有共产党人的责任心和胆略,勇于研究生动的实际生活,研究现实的确切事实,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只有这样,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才能够逐步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前进,顺利地进行新的伟大的长征。
赏析文章的语言
【任务导引】
本文富于思辨性,善于运用经典理论文献和典型事例,将立论与驳论相结合,在演绎推理中展开论述。这篇文章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从根本 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事实)上证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任务设计】
7.怎样理解“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①就一切思想和理论都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这一点讲,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就实践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其局限性,不能无条件地完全证实或完全驳倒一切思想和理论这一点来讲,它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③今天的实践回答不了的问题,以后的实践终究会回答它,就这点来讲,它又是绝对的;
④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分析文章的结构
【任务导引】
本文结构紧凑,环环相扣。作者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不主观武断,使文章产生了无可辩驳的说服力。比如在充分阐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后,又阐述了“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一观点,强调“我们不仅承认实践是真理的标准,而且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待实践的标准”,既要看到其绝对性,又要看到其相对性,而且以大量的事实证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接受实践的不断检验中丰富、完善的。这样行文,就避免了片面说理,从而使文章滴水不漏,无懈可击。
【任务设计】
8.这篇文章的开头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①提出话题,指明论证前提;
②说明写作背景,强化针对性;
③指出写作的目的意义,为下文张本。
9.文章的四个组成部分有何必然的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文章开头首先引出话题,第一部分从理论上分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二部分结合实际强调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以革命导师为例,说明他们是如何用实践检验真理的;
第四部分进一步强调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四部分内容层层递进,逐层深入,结构严谨。
合作探究
【任务设计】
结合历史事实,探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的社会
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阐明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
这场大讨论,为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
立论与驳论
【课内挖掘】
议论说理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立论与驳论。正面阐述自己的论点,以证明其正确性,就是立论;反之,证明对方的观点错误,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正确,就是驳论。
人们认识问题,通常要经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与此相应,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不管立论还是驳论,都必须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但是,立论和驳论又是不一样的。首先,它们的区别在于论辩的直接目的不同:立论重在证明自己正确,驳论重在证明对方错误。其次,从论辩的过程来说,立论包括“确立论点—组织论据—推理证明”三个步骤;驳论则包括“辨析错误—展开批驳—确立论点”三个步骤。由此就形成了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构形式。本文就是运用立论和驳论相结合,在演绎推理中展开论述的。
【技巧指导】
立论文的一般结构形式:
一、提出论点:是什么,不是什么;要什么,不要什么。
二、进行论证:为什么,怎么样。
三、得出结论:所以是什么,不是什么;要什么,不要什么。
驳论文的一般结构形式:
一、摆出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树靶子)。
二、批驳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射靶子)。
三、指明错误的实质或危害(打倒靶子)。
立论和驳论在写作手法的运用上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无论是立论还是驳论,都可采用例证法、引证法、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喻证法、反证法等证明方法。但是,驳论又有其独特的证明方法——归谬法。
归谬法,又叫引申论证,为了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先假定它是正确的,然后以此为前提,合乎逻辑地推出非常荒谬的结论,以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归谬法是将对方论点的错误合理地“放大”,并推向极端,使之暴露全部的谬误、荒唐而不攻自破。这实际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
【学以致用】
某校组织了一场辩论赛,论题是“佛系是否是当代青年人的幸福之道”。下面是自由辩论阶段正方选手的一段论述,请站在反方立场,写一段驳论性的文字,对正方观点加以驳斥。100字左右。
正方选手:佛系让当代青年更注重当下,确切地看到现实与期望的差距不断缩小,切实地感受到越来越接近的幸福。当今社会竞争压力大,社会节奏过快,处于转型期的青年人因过于急躁而走得太快,更功利地注重以成败论英雄,这让他们丧失了很多本应体会到的幸福。所以佛系这种注重过程的生活态度才是当代青年的幸福之道。
反方选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我们对于“佛系”最大的理解就是随缘,但是当代青年真的能够做到万事随缘吗?你读书,随缘?你找工作,随缘?你结交朋友,随缘?最后很可能就会“随掉”自己的青春。所以说佛系只能给我们带来一丝的欢愉,片刻的享受。真正的幸福之道,是向着目标的方向努力前行。生命不息,前行不止。
论述类文本论证方法
论述类文本对论证的考查,除分析判断论证思路外,还常常考查论证的方法。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
分析论证方法
【课内回顾】
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1.引用论证。文章大量引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实践论》《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等革命导师的经典论著中的著名论断,有的甚至标上了卷次和页码,以示严谨,具有毋庸置疑的说服力。
2.举例论证。文章以门捷列夫制定元素周期表、哥白尼提出太阳系学说等科学史上的事实以及革命导师的事例来论证论点,选例典型,说服力强。
3.对比论证。文章将“四人帮”种种唯心主义谬论的失败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生命力的强大进行对比,一反一正,对比鲜明,突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点的正确性。
【解题指津】
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
1.知晓常见的论证方法
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等。
2.思考论证方法是如何运用的
一是思考文中是否运用了某种论证方法;二是思考某种论证方法与某观点是否存在紧密联系。据此判断选项对文章运用论证方法的表述的正误。
【任务检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其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发生嬗变。近几年,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各大博物馆纷纷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文化遗产“用户体验”,利用诸如VR技术、虚拟空间技术等生成逼真、实时、三维虚拟场景,强化展览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和互动需求,加强观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理解。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都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其文化精神。
故宫博物院等富集文史资源的国有文化单位,基于传统文化“IP”,通过与游戏、动漫、影视、文学以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器物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人们争相体验的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截至2017年底,故宫文创产品已突破10 000种,文创产品收入达15亿元。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和更大影响,还要把中国元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还比较少,缺乏像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合适贴切的表达方法,最终呈现出既具备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进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进行“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伟大时代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的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摘编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长时间的冷战,这些历史事实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尽管如此,多数人愿意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五四新文学不仅改变了古典文学的传统形式,而且,相当多的作家动手译介域外文学,使各种西方文化元素逐渐汇入中国文学的表述体系。这开辟了汉语白话文学的新阶段——“现代文学”。
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先秦至晚清的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就曾经深刻地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
这同时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
“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是,“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相反,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
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人们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这一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恰恰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儒冠儒服、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的机器节奏响彻生活的每个角落时,农耕社会的古典
诗学——例如“意境”“情景交融”乃至“天人合一”——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概念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以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在一个群雄争霸、风起云涌的时代,“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
材料三: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
面临的重大问题,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
“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中国”。
(摘自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下列对材料一的内容理解,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的价值,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承传统文化,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
B.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和更大影响,其中的一个要义就是要注重将中国元素与时尚表达结合起来,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其文化精神。
D.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获得时空延伸,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解析:A.“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的“进而”错误,由原文“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可知,
“更好地理解传承传统文化”与“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是并列关系,不是递进关系。
B.“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错误,由原文“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的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可知,选项说法绝对。
D项,无中生有,原文说“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并未说“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故选C。
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可见传统文化创新形式可借助数字技术。
B.材料一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论证了目前传统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把中国元素和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C.材料二围绕中国文化,论及时间轴的古代与现代,空间轴的西方与中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论证方法丰富。
D.材料二对比了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的异同,包含对二者的褒贬评价,指出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


解析:D.“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曲解文意。从材料二第二、三段可以看出,作者对“盗火者”持褒扬态度,认为崇洋分子的确存在不足。故选D。
3.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它特色文化形态,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B.材料二认为任何时期的文学所遭受的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与来自横轴的现实世界所构成的压力都不尽相同。
C.材料三认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使多种文明共同发展,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D.三则材料虽然论述角度不同,但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创新性发展,而且还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文化基因。


解析:A.“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曲解文意,由材料一第二段“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发生嬗变”可见,只是让步假设,并没有强调“价值恒定不变”,也并非“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不断变化。
★4.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说两者在论证方法上有何不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材料一主要采用例证法。如用《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论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新发展,要把中国元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的观点。
②材料二论证方式多样。运用例证法,以五四新文学运动为例,论证文化传统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运用引用论证,引用马克思的话论证了中国文化对“改变世界”的使命;运用对比论证,论证了“盗火者”与崇洋分子的异同,从而证明对西方文化的态度。
5.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请谈谈新形势下,中华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播、如何创新发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大力借助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用新鲜有趣的形式表现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其文化精神。
②把中国元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③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思想与价值。
④认识现今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激发中国文化的活力,学习借鉴他国文化,共同发展提高。
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
命如纸薄应有不屈之心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