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平潭翰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平潭翰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0-25 20:1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试卷
一、古、现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戴望舒《雨巷》)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6题。
魏其侯窦婴①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喜宾客。孝文②时,婴为吴相,病免。孝景初即位,为詹事③。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太后欢。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
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太后亦惭。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所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④取为用,金无入家者。窦婴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兵已尽破,封婴为魏其侯。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⑤、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节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注]①魏其(jī)侯窦婴(?~前131):观津(今河北境内)人,字王孙(文中“王孙宁可以让邪”中的“王孙”即指窦婴,而不是一般意义的贵族子孙),历仕汉文、景、武三朝。②孝文:即汉文帝。③詹事:掌管皇后、太子宫中事物的官。④财:通“裁”,酌量,裁度。⑤条侯:即周亚夫。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窦婴引卮酒进上 引:举起。
B.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 约:法定的约束,制度。
C.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 谢:道歉。
D.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亢:通“抗”,对等。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其母窦太后爱之 // 吾欲之南海
B.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 // 乃拜婴为大将军
C.王孙宁可以让邪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所赐金,陈之廊庑下 //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窦婴贤良正直廉洁的品格的一组是( )(2分)
①(窦婴)曰:“……上何以得擅传梁王!”
②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
③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
④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
⑤所赐金,陈之廊庑下,……金无入家者
⑥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窦婴是孝文后的堂侄,因为平定七国之乱有功,被封为魏其侯。孝文后即汉景帝和梁孝王母亲窦太后。
B.在这篇节选的文字中,有两位对立面的人物:窦婴和窦太后。两人格格不入,其原因是文中提到的是否立梁孝王为帝的问题。窦婴坚决不同意,因此遭窦太后的冷遇。
C.因为窦婴平定七国之乱后被封为魏其侯,所以“诸游士宾客”才争相归附到窦婴门下。
D.汉景帝时,窦婴的声誉很高,每当朝廷商议大事,别的大臣都不敢和他与条侯周亚夫平起平坐。
6、请把加横线的三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2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2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
(3)七国兵已尽破,封婴为魏其侯。(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3)两题。(10分)
浪淘沙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注释:①须臾:指极短的时间。②海门:江海汇合之处。
(1)诗歌开篇两句中“吼”字和“触”字用得好,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答:
(2)全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答:
(3)全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述。(4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生命的一抹
郭枫
①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冈上扣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日子过得轻轻忽忽的,象梦。一切都令人陶醉,一切都美。
②什么叫做美呢?那时还说不出来。生活在北国的原野上,只觉得天地无限辽阔。早春,在潮润润的泥土上,踏着刚出芽的青草,心头便充盈着颤栗的喜悦,要是在田间找到一朵初绽的小花,更能呆呆地凝视老半天,仿佛怕亵渎了生命的神圣,想采摘却又不敢采摘。秋来的时候,那莽莽的大平原真使人惊奇!从天上到地下,缤纷的彩色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尽够眼睛忙的。等到西风渐紧,黄叶辞枝,我总有无端的喟叹。
③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稍稍成长,我便流离在连天的烽火里。可怪的是:我竟没有多少颠沛的痛苦,却暗暗欣喜能趁此饱览山河的景色。摄许多美丽的景象与心版上:石头城苍凉的落日,西子湖柔美的夜月,扬子江滚滚的长流……更难忘的是那一次,我徘徊在湘江的河干,一泓秋水,蓝得象镜子似的明澈,对岸的山峰,红叶已灿烂成一片云霞,在澄亮的秋光里,孤村隐约,渔歌悠缓。呀!这岂非神仙境界?于是,便发下了心愿:将来要偕同二三知己,归隐于此。数亩地、几架书、一卷诗,生活象舒卷自如的云彩……
④那时候,年轻的梦太年轻,美丽的幻想太美!人们谁没有年轻呢?谁没有过美丽的梦想呢?但谁又象我这样沉迷在梦幻中而永不清醒呢?说我象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象我,把生命局促在一个小角落里,而后千丝万缕织成一个孤寂的世界。就这样,我独坐在文学天地中,微笑着面对这七彩的人生。任关注我的人叹息,任懂得我的人沉默,任嫉妒我的人讥讽。
⑤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我就是我,在人海中打滚了30多年,依然那么天真或者说依然那么痴傻啊!在需要勒紧腰带的日子里,仍不相信金钱的权力;在儿女成行的年纪,还要去崇拜诗,去迷信美;让许多繁华的机运从指缝间漏过而毫不动容,却常常对于掠过心灵的感受费尽心神去捕捉。有人说,入世深些,年龄大些,思想就会成熟。这句话的真实性使我怀疑,为什么历尽沧桑,我的心灵仍象孩童一样地拙稚呢?
⑥少年时那种登高山、穷幽谷的劲儿,到现在还是兴趣不减。而且,只要有一片静美的天地,我也能欣赏上老半天。每天走过的小径,常年招展的椰影,一片明丽的阳光,一刻恬静的宁静,一朵飞花,一叶新绿……这些都城散发着沁人的甘味,在平淡中自有醇厚的情趣在。少年时,我喜欢攀登历史的雕像,去倾听世人心灵的跃动。现在,我觉得一声寒夜的叫卖,一句村野的俚语,都给我不少的认识。生活于尘俗里,我常发现许多事物每一天都有新的意义,有时在绝对的沉寂中,往往有和谐的天籁洋洋盈耳。说是现实也好幻想也好,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
⑦可是,美是什么?年轻时我说不出来,现在更不会说。如果说,美是真理,美是永恒。但是,真理像一种金色的蜥蜴,有时会改变颜色,而永恒是玄妙的,有时和刹那没有分别,这些都是我无法了解的问题,不过,我愿我的生命,如同那蓝天中的缕云,尽管是那么淡淡的、淡淡的一抹,于我已经足够。
8、第③自然段中说:“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这种粗浅的感受”可概括为两点:(3分)
一是 ?????????????????????????????????????????????????????????
二是?????????????????????????????????????????????????????????? ? ???
9、第④自然段中,作者把自己比做蜘蛛(4分)
(1)两者的相似点是???????????????????????????????????????????
(2)文中说:“说我象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象我”,这两种说法的区别是???????????????????????????????????????????????????????????????????
10、第⑥自然段最后说:“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从全文来看,我得到的“启示”是 ?????????????????????????????????????????????????????
????? “充实我”的意思是 ???????????????????????????????????????????????????
????? “美化我”的意思是??????????????????????????????????????????????????? (3分)
1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这篇文章呈现给读者的是两个世界:现实的物欲蠢动的世界和非现实的精神清明的世界。
B.作者在人海中打滚了30多年,历尽沧桑,可仍固守着心灵的纯真。
C.作者的生活态度是笑对七彩的人生,任人叹息,任人沉默,任人讥讽,我就是我,我行我素,毫不在意别人评价。
D.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能与大自然亲近是他的心愿。
E.美是什么,作者年轻时说不出来。长大后终于明白了:美就是真理,美就是永恒。
三、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2、仿写: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的两个句子再写两个句子,形成整齐的排比句式。(2分)
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找到开阔和豁达;欣赏蓝天,自然会在蓝天的辽阔中拓宽视野和胸襟; , ; , 。
13、改错:下面一段文字画线部分存在语病,请修改其中的三处。(3分)
过去的时间里,人类活动更多的与陆地直接有关, ①雪岭溪流、高原平地几乎无处没有不留下人类的印迹。应该说,人类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②但是也给地球生物和人类自身带来了相当多的问题,诸如珍贵物种灭绝、环境污染严重等等。③一方面人类必须解决这样一些已经出现或者将要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把更多的视线投射在一些不太熟悉甚至是完全陌生的领域。到现在,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进军广袤的海洋,④对海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是人类走出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困境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
答:(1)
(2)
(3)
14、时文短评: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5分)
3月15日“谣盐”在网络传播,迅速演化为全国范围内的抢盐风波。
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强调我国食用盐库存充裕。随后,国家卫生、物价、工商等部门及地方政府也快速反应进行辟谣。
新浪网为此成立“微博辟谣”小组,科普网站果壳网随机建立“谣言粉碎机”主题站,民间组织在平息此次谣言上功不可没。
网络传言真假难辨,鱼龙混杂。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网络传言?请作简要阐述。(答案80字左右)
答:
四、写作(40分)
15、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0分)
要求:1、自定立意。
2、记叙文或议论文
3、不套作、不抄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