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三年级下册
1.6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情境导入
本节目标
1、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进一步积累对相关数量关系的认识,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的解题思路,能用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感受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
预习反馈
学校为了美化校园,决定在每个教室里摆上鲜花。学校一共有6排教室,每排4个教室,每个教室放5盆花。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6 × 4 = 24(个)
答:一共要放120盆花。
5 × 24 = 120(盆)
预习反馈
一头牛一天吃32千克草,小刚家养了2头牛,他们5天要吃多少千克草?
32 × 5 = 160(千克)
答:他们5天要吃320千克草。
160 × 2 = 320(千克)
课堂探究
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说说可以先算什么。
课堂探究
根据“有6袋乒乓球”和“每袋5个”,可以先算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
5 × 6 = 30(个)
30 × 2 = 60(元)
综合算式:5 × 6 × 2 = 60(元)
答:买6袋乒乓球要60元。
典例精析
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和“每袋5个”,可以先算每袋乒乓球多少元。
5 × 2 = 10(元)
10 × 6 = 60(元)
综合算式:5 × 2 × 6 = 60(元)
答:买6袋乒乓球要60元。
典例精析
课堂探究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随堂检测
找出有联系的条件,说说可以算出什么,怎样算。
(1)3个班的同学去植树,每班分成6组,每组植8棵。
6×3 = 18 (组)
8×18 = 144(棵)
6×8 = 48 (棵)
3×48 = 144(棵)
答:3个班一共植树144棵。
随堂检测
找出有联系的条件,说说可以算出什么,怎样算。
(2)一盒钢笔有10支,每支4元,买5盒这样的钢笔。
10×5 = 50 (支)
4×50 = 200(元)
4×10 = 40 (元)
40×5 = 200(元)
答:5盒这样的钢笔200元。
20×2=40(千克)
40×4=160(千克)
答:一共运走160千克。
随堂检测
2×4=8(筐)
20×8=160(千克)
随堂检测
5 × 4 =20(个)
20 × 6 =120(盆)
答:这幢教学楼一共放了120盆花。
5×6=30(盆)
30×4=120(盆)
少先队员割草,每个小队割3筐,每筐15千克。4个小队一共割了多少千克?
随堂检测
3 × 4 =12(筐)
15×12=180(千克)
答:一共割了180千克。
15×3=45(千克)
45×4=180(千克)
随堂检测
平均每人每天组装7台电脑,他们5天一共能组装多少台?
7 × 4 =28(台)
28×5=140(台)
7 × 5 =35(台)
35×4=140(台)
答:他们5天能组装140台。
随堂检测
一辆卡车一次运走60箱葡萄,6辆这样的卡车3次一共运走多少箱葡萄?
60×3 =180(箱)
180×6=1080(箱)
60 × 6 =360(箱)
360×3=1080(箱)
6 × 3 =18(次)
60×18=1080(箱)
答:6辆这样的卡车3次一共运走1080箱葡萄。
随堂检测
3 × 2 =6(倍)
48×6=288(棵)
48×3=144(棵)
144×2=288(棵)
答:苹果树有288棵。
随堂检测
老师买了3套福娃邮票,每套5张,每张2元,一共要付多少元?
3 × 5 =15(张)
2 × 15=30 (元)
2 × 5 =10(元)
10 × 3=30 (元)
答:一共要付30元。
本课小结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当题中的条件之间存在比较清晰的关联,可以从条件出发进行分析和思考;条件之间的不同组合,能够形成不同的解题思路,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
作业布置
古老的数学趣题
在七间房子里,每间都养着七只猫。在这七只猫中,无论哪只,都能捕到七只老鼠。而这七只老鼠,每天都要吃掉七根麦穗。你能求出猫、老鼠、麦穗的数量各有多少吗?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谢 谢 聆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