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12-22 14:3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2.2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2.2.1 数字化工具与资源及其优势
(1)数据采集(模数转换)工具,如声卡、视频卡、数码照相机、数码录像机、手写板、扫描仪等;
(2)信息获取工具,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等;
(3)信息检索工具,如搜索引擎和电子词典等;
(4)数字可视化表达工具,如思维导图和演示文稿等;
1.数字化工具与资源
数字化工具是指能够采集、获取、检索、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多媒体数字化资源的设备装置。
2.2.1 数字化工具与资源及其优势
(5)信息通信交流与传输工具,如电子邮件、博客、社交软件和视频会议系统等;
(6)信息存储工具,如光盘、U盘、硬盘和服务器等;
(7)信息加工工具,如编程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网站制作工具和信息系统制作工具等;
(8)三维设计工具,如3D制作软件、3D打印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制作系统等。
1.数字化工具与资源
数字化工具是指能够采集、获取、检索、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多媒体数字化资源的设备装置。
2.2.1 数字化工具与资源及其优势
1.数字化工具与资源
数字化工具是指能够采集、获取、检索、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多媒体数字化资源的设备装置。
数字化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工具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且可以实现共享的多媒体材料。
数字化资源可分为数字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多媒体应用软件、网站、信息系统(数字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计算机模拟、数据文件、数据库等。
2.2.1 数字化工具与资源及其优势
(1)获取的便捷性
(2)形式的多样性
(3)资源的共享性
(4)平台的互动性
2.数字化工具与资源的优势
(5)内容的扩展性
问题化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数字化学习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数字化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一方面参与决定学习问题(或主题),并围绕问题开展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学习生成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数字化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协作学习的环境。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网络向教师提出问题和请求指导;也可以和其他学习者进行学习交流,而且这种交流是双向的,多对多的。数字化学习能使学习者从个体封闭的学习和认知中走出来,学会合作学习。
合作性
数字化学习能满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灵活的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自行安排学习进度,从互联网上选择自己需要的资源,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数字化学习进行主动的意义建构,从而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个性化
数字化学习具有创造性和再生性。互联网采用超文本链接的形式联结信息,有非线性、跳跃性的特征,有利于人的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数字化的课程学习内容使学习过程变得不再枯燥,学习者更愿意参与和沉浸到学习中去。学习者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采用新颖、熟练的数字化加工方法,进行知识的整合、再创造,并作为学习者的学习成果。
创造性和再生性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全球共享,虚拟课堂、虚拟学校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入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实现碎片化学习。学习空间正变得无围墙、无界限。同时,个体的学习也不再是阶段性的,而是终身的;数字化学习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推动了终身教育的发展。
开放性
2.2.1 数字化工具与资源及其优势
(1)问题化
(2)合作性
(3)个性化
(4)创造性和再生性
3.数字化学习的特点
(5)开放性
2.2.2 体验数字化创新学习过程-投针实验
2.2.2 体验数字化创新学习过程-思维导图
总结
数字化工具与资源
数字化工具与资源的优势
数字化学习的特点
数字化创新学习的过程
本章练习
1、数据是现实世界原始事物现象的(  ),是信息的载体。
A.符号记录 B.还原 C.反映 D.提升
2、下列编码方式中,属于图像编码的是( )
A.ASCLL码 B.GBK C.图像压缩 D.统一码
3、有人写了一个数值转换的式子:70-25=41。若要使该等式成立,则70、25、41有可能分别为( )。
A.十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B.十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
C.十六进制、八进制、十进制 D.八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1.单选题
本章练习
数据压缩。
RLE(Run-Length Encoding,行程长度编码)是一种编码方式,也是一种简单的无损压缩法,压缩和解压缩效率高。
RLE压缩法:利用控制字节的最高位来标识是否进行了压缩。当最高位为1时,则后面7位表示的是数据的重复次数;当最高位为0时,则后面7个位的数是被压缩的数据。
例如:如果有15个十六进制数都是30,那么,压缩后的编码为8F 30。
说明:十六进制数8F转换为二进制是10001111,最高位是1,后面的7位0001111表示字节重复次数15;十六进制数30转换为二进制是00110000,最高位是0,30是被重复的数据。采取这种方法,一个字符只有重复两次以上,才能被压缩。即使一个数据只重复3次,也可以获得30℅的压缩比。
问题1:如果经过RLE方法压缩后的数据为8A 6F,那么解压缩前的数据是什么?
问题2:根据RLE压缩方法,下列字符数据经过压缩后的数据是什么?
20,30,30,30,35,35,...,35,64。其中,十六进制数30共有3个,35共有60个。
3.情境题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