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3.2 比大小(13)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3.2 比大小(13)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23 09:2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一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比大小》
难点名称 正确认识“=”“>”和“<;会使用这些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由于小学生心理特征对于比较相近的符号难以正确区分。
难点教学方法 以“记忆口诀”的方式让学生快速区分。 2.通过直观教学以练习的方式是学生掌握用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出示情境图:小朋友们,在动物王国有三只小猴子,它们相约一起去森林里摘水果,它们摘了许多的水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如果每只小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这些水果够分吗?我们来分一分吧!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出示主题图,3只猴子吃水果。 学生观察,同桌说说图的意思。 提问:“几只猴子吃几个梨、几个桃子和几根香蕉 ”可用学具分别代替猴子和水果来摆一摆。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 2.教学“3=3” 老师在学生动手摆的基础上,制作课件(或图片),让图中的猴子、梨、桃子和香蕉从图中跳出来,摆成如教材上的形式,并标上数字。 再问:一只猴子吃一个桃子够不够? 引导学生观察说出:有3只猴子和3个桃子,猴子的数量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每只猴子能吃到一个桃子,学生边说老师边在图下写出数字3。 说明:当猴子的只数和桃子的个数同样多时,我们就说3和3同样多,就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板书:3=3,读作3等于3。学生自由读。 3.教学“3>2” 教师:猴子也喜欢吃香蕉,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 归纳说明:一只猴子对应一根香蕉,3只猴子,2根香蕉,小猴子的数量比香蕉的数量多,我们就说3大于2,这个符号叫大于号,板书:3>2,读作3大于2。学生齐读。 4.“3<4” 教师: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梨够不够分呢?(学生汇报) 归纳说明:有1只小猴子就有1个梨,小猴子没有了,还多一个梨,3只小猴,4个梨,小猴的数量比梨的数量少,我们就说3小于4,这个符号叫小于号。板书:3<4,读作3小于4。学生自由读。 5.区分“=”“>”和“<” 教师:我们认识了三个数学符号,那这三个数学符号怎么书写呢?有两个符号比较相似,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区分它们吗? 学生汇报。 教师归纳:“=”两横一样长,“>”开口向左,“<”开口向右,且开口都是朝着大的数。 6.游戏。 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完成课本第17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大小关系。 完成课本第18-19页练习的第3题、第6题、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小结 教师:今天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学生个别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