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蝉、贝壳)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短文两篇(蝉、贝壳) 导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1-04 18: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
第三课《短文两篇》导学案
一、【基础知识】
1、【作家作品】
小思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卢颿。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
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 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2、【字词过关】
①易错字 聒(guō )噪 (zào)
收敛(liǎn) 聒(guō)聒 宽恕(shù) 卑(bēi)微 响彻(chè) 一枚(méi) 一丝不苟(gǒu) 蝉(chán ) 颤动(chàn )
②多音多义字
壳(ké)(贝壳) 壳(qiào)(地壳) 旋(xuán)(旋转) 旋(xuàn)(旋风) 间(jiān)(中间) 间(jiàn)(间隔)
③形近字辨析 恕(shù) (宽恕) 怒(nù) (发怒) 聒(guō) (聒噪) 括(kuò)(括号) 脆(cuì)(脆弱) 桅(wéi)(桅杆)敛(liǎn)(收敛) 剑(jiàn)(宝剑)
④重要词语释义
收敛:收拢,合拢。本课指收拢。
聒聒:持续嘈杂,使人厌烦。本课指不停地叫。
宽恕:宽容饶恕。把玩:拿在手中玩赏。
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上苍:上天。
二、练习: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收敛( ) 贝壳( ) 零( )落 卑( )微
2、给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蝉( )( )敛( )( )恕( )( )微( )( )
禅( )( )剑( )( )怒( )( )徽( )( )
3、根据下列的解释,在括号里填写出自本课的成语或短语。
①收拢,合拢。 ( )
②持续嘈杂,是人厌烦。 ( )
③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 )
④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
4、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____。______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____的话,在每一个小点____又有着自我一圈的复杂图样。
A.精巧 回旋 观察 周围 B.精致 回转 观看 周围
C.精致 回旋 观察 周围 D.精巧 回转 观察 周边
5、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 )
②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
③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 ?( )
三、【研读与赏析】再次默读全文,思考下面问题:
①《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②《贝壳》—文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③《贝壳》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巳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尸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学-的心”
④试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练习:4、对两篇短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蝉》中写到蝉的叫声使人“很烦”“聒聒”,后面又说“那是蝉的生命意义”,这是前后矛盾的。
B.《蝉》这篇短文通过写蝉“17年埋在泥中”与蝉“活一个夏天”的对比,突出了蝉的生命意义。
C.《贝壳》通过写古人采用贝壳来做钱币,表现了人们对贝壳的珍视,突出了贝壳精致的特点。
D.《贝壳》一文从贝类死去而贝壳长存得到启示,引发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表达了作者想要“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的美好愿望。
四、【阅读训练】贝壳 席慕容
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怪不得古时候的人要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海边捡起这一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呢!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 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1.为什么古人用一枚小小的贝壳来做钱币 (限15字之内回答)
因为贝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文章第三段的思考是由什么引发的 (20字以内回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作者借贝壳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不超过25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
A.坚硬、精致和小巧,注定了贝壳是艺术品,是不忍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
B.短暂而细小的生命,却有精致、仔细的寓所,贝壳的世界里也充满着辩证法。
C.“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这是贝壳里的生命给作者的启示。
D.“请让我也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表达作者要在有牛之年尽自己所能为世人留下更好的作品的愿望。
【推荐背诵】 
《蝉》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①秋风。
①藉,依靠。
《在狱咏蝉》 唐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①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沈。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① 典故,出自《左传》。楚人钟仪曾被郑人当囚犯献给晋。
后世于是以南冠代被囚。
6、本文概述
小思的《蝉》通过对蝉由厌烦到宽恕的情感变化,感悟到“无论生命多么短暂,都要爱惜并且自我尊重,这样的生命才能有意义”这样的深刻道理。
席慕容的《贝壳》是一篇哲理小品文。文章通过描写贝壳的精致和美丽,引发了作者的感悟:珍惜时间,努力让自己的人生留下有意义的痕迹。
这两篇文章有什么异同?相同点:两篇文章都是从细小的事物入手,同时又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的、脆弱的,该怎么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不同点:《蝉》告诉我们:尽管生命是脆弱点、短暂的,我们也应该为延续生命而让生命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贝壳》告诉我们:活着,就应把事情做的更好,小小的贝壳都能如此,我们人类更应如此。
参考答案:
三、【研读与赏析】
①我们一般是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有新意。它赋予秋风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厂进来。言少而意浓。
②此句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点,空间要多一点,以,一颗感激的心情表达珍惜、回馈生命的激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③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不是人们对她的绝对地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平常但执著的爱的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白谦的说法,其实足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④相同之处:(1)都是由—‘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些感悟;(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3)对于“物”的描写都细致人微,笔触清柔而自然。
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蝉的生命意义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丁白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留下令人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四、阅读训练1.是坚硬、精致、小巧的一件艺术品; 2.弱小短暂的生命却创造了完美的居所(或“贝壳制作的精细和贝壳里生命的短暂”); 3.人的生命更长,天地更广,应尽自己所能把事情做更好;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