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北京市高三期末物理热学专题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北京市高三期末物理热学专题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22 08:4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北京市高三期末物理热学专题训练卷
一、单选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B.分子间引力与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增大
C.1g水和1g氧气所含分子个数相同
D.悬浮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2. 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直径的实验中,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体积为V,油膜面积为S,油酸的摩尔质量为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油酸分子的质量为
B. 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为
C. 油酸的密度为
D. 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3.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应先滴油酸酒精溶液,再撒痱子粉
B.图乙为水中某花粉颗粒每隔一定时间位置的连线图,连线表示该花粉颗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图丙为分子力F与分子间距r的关系图,分子间距从r0开始增大时,分子力先变小后变大
D.图丁为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分布图,曲线②对应的温度较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液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B.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
C.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D.气体吸热且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可能不变
5.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一定质量0oC的冰融化成0oC的水,其内能没有变化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不一定减少
6.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温度升高,每一个气体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内能一定增大
C.若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一定更剧烈
D.若气体膨胀对外做功100 J,则内能一定减少100J
7.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B.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不断撞击的结果
C.物体从外界吸热,其内能一定增大
D.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越大,周围液体分子撞击的机会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8.两个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假定两个分子的距离为无穷远时它们的分子势能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r由无限远到趋近于0的过程中,F先变小后变大
B.在r由无限远到趋近于0的过程中,F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在r由无限远到趋近于0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D.在r = r0处分子势能为零
9.关于热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元
B. 宏观物体的温度是物体内大量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C. 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D. 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的,且随着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中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是由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B.用打气筒向篮球内充气时需要用力,说明气体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的,且随着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D.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动能都增加
B.气体体积变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小
C若液体的温度升高,布朗运动更加剧烈
E.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B.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C.物体做加速运动,物体内分子的动能一定增大
D.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减小
13.关于热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元
B. 宏观物体的温度是物体内大量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C. 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D. 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的,且随着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14.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两个过程,先后到达状态B和C。有关A、B和C三个状态温度TA、TB和TC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TA=TB,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不变
B. TA>TB,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减少
C. TB<TC,从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
D. TB>TC,从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减少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水比0℃的冰内能大
B.0℃的水分子比0℃的冰分子内能大
C.相同质量0℃的水比0℃的冰的内能大
D.相同质量0℃的水比0℃的冰的体积小,因此冰的内能比水的内能大
16.(3分)如图所示为记录液体中做布朗运动小颗粒的运动情况放大图。以小颗粒在A点开始计时,每隔30s记下小颗粒的位置,得到B、C、D、E、F、G等点,用直线连接这些点,就得到了小颗粒位置变化的折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记录的是小颗粒真实的运动轨迹
B.在第15s末时小颗粒位置一定在AB连线的中点
C.在第15s末时小颗粒位置一定不在AB连线的中点
D.小颗粒的运动情况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运动情况
17(3分)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r轴上距原点r3的位置。虚线分别表示分子间斥力F斥和引力F引的变化情况,实线表示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的合力F合的变化情况。若把乙分子由静止释放,则乙分子(  )
A.从r3到r2做加速运动,从r2到r1做减速运动
B.从r3到r1做加速运动,从r1向O做减速运动
C.从r3到 r1分子势能先减少后增加
D.从r3到 r1分子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二、实验题填空题
18测量分子大小的方法有很多,如油膜法、显微法.
(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用移液管量取0.25 mL油酸,倒入标注250 mL的容量瓶中,再加入酒精后得到250 mL的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这种溶液,向小量筒中滴入100滴溶液,溶液的液面达到量筒中1 mL的刻度,再用滴管取配好的油酸溶液,向撒有痱子粉的盛水浅盘中滴下2滴溶液,在液面上形成油酸薄膜,待油膜稳定后,放在带有正方形坐标格的玻璃板下观察油膜,如图4-8甲所示。坐标格的正方形大小为2 cm×2 cm,由图可以估算出油膜的面积是 c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m(保留1位有效数字)
(2)如图乙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下的一个“量子围栏”的照片。这个量子围栏是由48个铁原子在铜的表面排列成直径为1.43×10-8 m的圆周而组成的。由此可以估算出铁原子的直径约为  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9.为研究影响家用保温瓶保温效果的因素,某同学在保温瓶中灌入热水,现测量初始水温,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测量末态水温。改变实验条件,先后共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序号 瓶内水量(mL) 初始水温(℃) 时间(h) 末态水温(℃)
1 1000 91 4 78
2 1000 98 8 74
3 1500 91 4 80
4 1500 98 10 75
5 2000 91 4 82
6 2000 98 12 77
下列研究方案中符合控制变量方法的是( )
A.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1、3、5次实验数据
B.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2、4、6次实验数据
C.若研究初始水温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1、2、3次实验数据
D.若研究保温时间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4、5、6次实验数据
20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将所有器材按要求安装在如图甲所示的光具座上,然后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已知实验中选用缝间距为d的双缝,像屏与双缝之间的距离为l。
(1)用某单色光照射双缝,在像屏上观察到的图案应该是图乙中的_________(选填“a”或“b”)图。
(2)在分划板上观测到n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为a,则相邻两个亮纹之间的间距Δx=____________,由此可算出这种单色光的波长λ=___________(用题目中已知量和测量量的字母表示)。
(3)下列现象中能够观察到的有____________。
A.将滤光片由蓝色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B.将光源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换一个两缝间距较大的双缝屏,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D.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
三、计算题:
21(10分)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溶液中有纯油酸5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中有液滴52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所示,坐标纸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20mm。请根据上述数据及信息进行估算,结果均保留1位有效数字。
(1)油膜的面积s;
(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V;
(3)油酸分子的直径d。
22..(10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等温过程由状态A变为状态B。已知气体在状态A时压强为2×105 Pa,体积为1m3。在状态B时的体积为2m3。
(1)求状态B时气体的压强;
(2)从微观角度解释气体由状态A变为状态B过程中气体压强发生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1-5ADDAD 6-10BBBBA
11-15 CBBDC 16.D 17.B
18.(1)256 8×10-10 (2)9.4×10-10
19.A
20. (1). b (2). (3). (4). AC
21.(10分)(1)2×10-2 m2 (2分)
(2)1×10-11m3 (2分)
(3)5×10-10m (2分)
22(1) ;(2)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气体体积变大,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减小,气体的压强变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