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22 11:2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新课导入:辣条的前世今生辣条的前身是湖南平江酱干,湖南平江具有十分久远的酱干豆制品制作历史,是平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湖南发生特大洪害,农业损失惨重,导致生产酱干的原料大豆大幅涨价,酱干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平江人迫切需要新的出路,相对廉价易得的面粉成为首选材料。经过几个月的研制,一种接近于面筋类型的熟食制品被制作出来,这就是辣条。面向市场后迅速获得人们(特别是小孩)的欢迎。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标要求: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目 录CONTENT一、辣条的生产: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二、辣条的保存:食物储藏技术进步三、辣条的挑战:粮食和食品的安全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一、辣条的生产: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一、辣条的生产:食物生产的现代化材料一:辣条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加入水、盐、糖、天然色素等和面,经过挤压机高温挤压,再加油、辣椒、麻椒、防腐剂等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加工而成。据介绍,河南与湖南两省是目前调味面制品行业的主要生产基地。——王薇《六个问题——直击辣条行业》材料二:2019年我国河南省小麦产量3741.77万吨……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28%。——观研报告网《我国小麦行业供需量基本趋于平衡 主产区河南省产量为全国第一》辣条生产的主要原料是面粉,河南是中国小麦的重要产地。思考1:为什么河南也成为了辣条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一、辣条的生产:食物生产的现代化材料三:(河南漯河)郾城区……累计引进农作物新品种二十多个,每年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500名左右,加速推动各类新品研发和引进推广。专家“在线看田”、“视频种地”、遥控无人机给农田打药……安装使用6套农业物联网系统,通过病虫害检测预警系统、智能水肥一体系统、设施农业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田间小气候……郾城区大力普及农业机械化,提升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目前,全区共有农机合作社40家、农机大户18家,拥有各类农机具1.5万台。——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网《漯河:筑牢农业基础 书写丰收答卷》引进优良品种采用智能化农业系统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思考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为了保障小麦的大量生产河南采取了哪些措施 思考3:近现代世界各地的食物生产状况如何呢 一、辣条的生产:食物生产的现代化(1)农业机械:阅读教材P13--14,概述食物生产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及表现。(一)农业现代化的表现:1.过程:工业革命后开始转变——20世纪中叶建立——20世纪下半叶突破性进展——21世纪初向自动化转变。2.表现:播种机联合收割机铧式犁机器人一、辣条的生产:食物生产的现代化(2)杂交育种:2.表现:2004年“感动中国”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一)农业现代化的表现:19世纪初,德国人J.李比希研究植物生长与某些化学元素间的关系。他在1840年阐述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从土壤里获取的,他确定了氮、钙、镁、磷和钾等元素对农作物生长的意义,并预言农作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将会在工厂里生产出来。不久,他的预言就被证实。一、辣条的生产:食物生产的现代化(3)农业肥料:2.表现:(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表现:水溶肥料一、辣条的生产:食物生产的现代化(4)畜牧业和渔业:2.表现:现代化养鸡场现代化养牛场远洋渔船现代化渔场①畜牧业:A.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B.生产规模大型化:养鸡场可饲养1000万到2000万只肉鸡;大型养猪场可饲养1万到10万头猪;大型肉牛场、奶牛场规模也在万2头之上。②渔业:A.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B.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C.养殖种类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表现:一、辣条的生产: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特点及影响:材料 人类在渔猎、采集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人;刀耕火种阶段可以养活50人;而在资本技术集约型经营的现代农业阶段,增至5000人。……马克思曾经指出:“现代农业科学在农业的运用,将把农村居民从土地上赶走,使人口集中于工业城镇”。……总之,世界农业现代化是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而生的,其实质和核心是化“农”,就是农民比重大幅减少,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的历史演进进程。——张新光《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中的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1.特点:(1)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发展;(2)高效率与高效益相结合;(3)农业从业人员大幅度下降;(4)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2.影响:(1)极大提高了生产力和劳动效率;(2)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做出重大贡献;(3)有效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转移,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4)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机构和产业机构。一、辣条的生产:食物生产的现代化项目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农具与动力手工和畜力工具;人力、畜力和自然力等机械化工具为主;石油和电力等生产技术直接经验现代科技生产目的自给自足商品化使用肥料天然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大量使用农药作物品种农家原有品种人工培育品种生产单元个体小农为主,生产单元也是消费单元,粗放经营为主。家庭农场为主,集约经营为主,依赖大量外部投入,需要一个强大的科技和工业体系支撑物质循环内循环,农产品初加工外循环,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延长,贸工农一体化生产【对比分析】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主要区别一、辣条的生产:食物生产的现代化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二、辣条的保存:食物储藏技术进步材料四:辣条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加入水、盐、糖、天然色素等和面,经过挤压机高温挤压,再加油、辣椒、麻椒、防腐剂等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加工而成。——王薇《六个问题——直击辣条行业》材料五:在最新的国标下,辣条都不能添加防腐剂了,辣条的保质期大大缩短,只能通过更清洁的制造环境来延长保质期……现在一些厂家为了上架时间长一些,还开始考虑用冷链做运输。——《辣条背后的秘密:国产辣条的20年崛起史》解说词二、辣条的保存:食物储藏技术进步思考4:辣条的防腐措施有何变化?思考5: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人们都是通过什么措施来储藏食物的呢?二、辣条的保存:食物储藏技术进步(一)粮食储备技术的发展:1.原始社会:人们利用地窖、陶器来存储余粮。地窖贮藏的基本原理:因为土壤的导热性弱,其温度变化比大气小得多;土壤内的湿度变化也比较稳定,有利于防止果实的蔫缩。此外,土壤中的气体交换较差,加上地窖一般要用覆盖物覆盖,所以地窖内具有积累二氧化碳、降低氧气的自然气调作用,所以可以长时间保证食物不变质。二、辣条的保存:食物储藏技术进步(一)粮食储备技术的发展:2.传统社会:粮仓储备技术逐渐改进,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含嘉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国家粮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北,始建于605年,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从唐朝开始大规模存粮、开始成为国家的大型粮仓,历经唐、北宋500余年,后来废弃。现代考古证实仓城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共有圆形仓窖400余个。大窖可储粮1万石以上,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唐天宝8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古代粮仓。含嘉仓粮窖内发现一窖1300多年前存下的粮食,且“谷粒颗粒分明,糠是糠,米是米。” 考古专家把这归功于粮窖设计的科学——“席子夹糠”法,可以达到低温储粮的效果。这样的粮窖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在唐代,这样的地下窖仓里稻米的“保质期”为5年,谷子的“保质期”更是长达9年。二、辣条的保存:食物储藏技术进步(一)粮食储备技术的发展:3.近现代社会(20C以来):(1)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后来在全世界的到推广;(2)70年代,中国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3)21世纪以来,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粮仓仓容量不断扩大;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谷物冷却机现代粮仓二、辣条的保存:食物储藏技术进步(二)食物储备技术的发展:1.古代社会:腌制、风干、冰藏等。腌制法风干法腌冬菜黄芽菜,淡则味鲜,咸则味恶。然欲久放非盐不可。常腌一大坛三伏时开之,上半截虽臭烂,而下半截香美异常,色白如玉。——清·袁枚《随园食单》在南朝梁国大同年间高昌国(今吐鲁番地区)曾经派使者向梁武帝贡献葡萄干;而且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唐代墓葬中也有发现吐鲁番葡萄干。二、辣条的保存:食物储藏技术进步(二)食物储备技术的发展:2.现代社会:(1)冷冻食品加工:自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冰柜普及。(2)冷链物流产业: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大大促进了这项产业的发展。冷冻是指用低温的方法将鱼、肉等食品中的液态水分冻结成固态的过程,可以有效地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防止食品变质。二、辣条的保存:食物储藏技术进步(二)食物储备技术的发展:思考点(P15):冷链物流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一般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①能够为人们提供更新鲜、营养的生鲜农产品;②可实现农产品跨区域、跨季节均衡销售,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食品种类;③可减少农产品损失,防止食品变质,保障食品安全;④有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三、辣条的挑战:粮食和食品的安全2010年地沟油事件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事件2006年苏丹红鸭蛋事件2016年曝光“饿了么”店面无证经营脏乱差2013年湖南“镉大米”流入广东2011年瘦肉精事件三、辣条的挑战:粮食和食品的安全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材料六:漯河市“辣条”生产企业数量众多,良莠不齐。为引导相关企业健康发展,漯河市局从企业硬件设施、软件体系、产品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等8个方面提升规范,去劣存优,生产企业由30多家减少到8家。——王景昌等《“卫龙辣条”从这里走来——漯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侧记》材料七:玉峰食品在2013年花3000多万建了个10万级的GMP洁净车间……其他稍小的厂家也都在顺应时代改进,在平江县市监局的引导下,有12家辣条厂投资1300万做洁净车间改造。——《辣条背后的秘密:国产辣条的20年崛起史》解说词材料八:家长和学校的培育,不仅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购物习惯,还会帮助孩子提升自律能力。这样一来,孩子们有了对“危险辣条”类食品危害的认识,又具备了鉴别能力,自然,“危险辣条”类食品就没有了市场。——张孟军《整治“危险辣条”须三管齐下》三、辣条的挑战:粮食和食品的安全思考6:辣条产业应如何应对食品安全的挑战?思考7:当今世界粮食和食品安全问题如何?我们该如何应对?食物生产食物储备不断进步科技改变生活无忧?问题食物需求食物供给矛盾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三、辣条的挑战:粮食和食品的安全三、辣条的挑战:粮食和食品的安全(一)粮食安全据当前估计,有近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占世界总人口8.9%,一年中增加了1000万,五年中增加了近6000万。重度粮食不安全是与饥饿相近的另一项衡量指标,受此影响的人数也同样呈增加趋势。2019年,全世界有近7.5亿人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占世界总人口近十分之一。——联合国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1.表现:《秃鹫与非洲小女孩》《2020年粮食危机地图》三、辣条的挑战:粮食和食品的安全(一)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2.原因:(4)粮食分配与消费的严重不均;(1)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需求不断增加;(3)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入不足;(2)疾病、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土地恶化等的影响;(5)消费结构升级加剧粮食供给压力。(原因很多,可参考《学习考试说明书》P259。)三、辣条的挑战:粮食和食品的安全(一)粮食安全3.应对措施:(1)国际层面:①粮食安全是当今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要加强国家合作;②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2)国家层面:①应把保障粮食安全和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②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③保护耕地资源、遏制耕地锐减;④制定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⑤改进技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粮食产量。(开源)(3)个人层面:增强人们的粮食安全意识,厉行节约。(节流)三、辣条的挑战:粮食和食品的安全(一)粮食安全4.中国贡献:(1)开源: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增加粮食产量。措施:1996年,中国发布《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制定了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成就: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2)节流:厉行节约。让“舌尖上的节约”成为习惯——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三、辣条的挑战:粮食和食品的安全(二)食品安全1.含义: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2.原因:(1)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环境(土壤)污染,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2)禽畜饲养过度使用抗生素,造成食物污染;(3)食品加工过度使用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频发;三、辣条的挑战:粮食和食品的安全(二)食品安全3.事件:三、辣条的挑战:粮食和食品的安全(二)食品安全3.事件:三、辣条的挑战:粮食和食品的安全(二)食品安全4.应对措施:(1)世界:各国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治理。(2)中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要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在保障数量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注重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让人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①立法规范: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后又修订。②严格监管:中国政府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谢谢聆听!THANK YOU FOR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