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3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单元综合集训)-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课堂自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卷23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单元综合集训)-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课堂自测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22 14:4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满分:100分 限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B.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C.建立黄埔军校,培养军事和政治人才 D.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共产党合作
2.[2021原创]下图所示学校创立的历史背景是 ( )
A.辛亥革命取得胜利 B.五四运动的开展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D.国民革命的胜利
3.某同学整理的这张资料卡片,可用来研究 ( )
A.北伐战争的必要性 B.北伐战争的影响 C.抗日战争的必要性 D.抗日战争的影响
4.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此次“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是 (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打土豪,分田地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5.[2020北京通州一模]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28年的历史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如图示意),中国共产党在②处地点的事迹是 ( )
A.开天辟地,党的成立 B.武装起义,八一建军 C.历史转折,走向成熟 D.战略转移,打开局面
6.[2020广西柳州模拟]据统计,1927年11月后,中共中央各类文献中频繁出现“割据”一词,如“暴动割据”“农民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地带”“割据区域”等。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 ( )
A.反思城市中心道路 B.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C.固守原有革命道路 D.主张工人和农民结盟
7.[2019广东中山模拟]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中共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 B.中共创建革命军队,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C.中共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中共完成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8.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但是,正如某位学者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下列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革命道路的事件是 (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9.[2019河北保定一模了“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1928年秋,毛泽东满怀豪情地创作了这首诗。下列史实与之相符的是 ( )
A.国共合作,讨伐北洋军阀 B.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
C.朱毛会师,巩固井冈山根据地 D.战略转移,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0.习近平总书记提议召开“新古田会议”:不忘初心,方能本色前行。下列符合“初心”要求的建党建军原则是 ( )
A.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B.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C.工农武装割据 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1.[2021原创]下列毛泽东诗句中,描述下图历史事件的是 ( )
A.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B.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2.[2020北京海淀二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历经艰险,百折不回,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财富。从第三阶段的中国革命历程中可以提炼出 ( )
A.红船精神 B.八一精神 C.井冈山精神 D.长征精神
13.诗言志,史铸诗。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是 ( )
①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 ②铁指轻扳第一枪,寒空响彻醒天狼
③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 ④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下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 ( )
A.北伐战争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南昌起义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5.阅读材料,探究问题。(15分)
材料一 周恩来曾说:“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从此,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材料二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1)材料一中“起义”指的是哪次起义?(2分)分析这次起义的爆发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的重大意义。(2分)
(2)材料二中的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6分)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指出从“南昌打响第一枪”到“井冈山上朱毛合”,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3分)
16.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载艰苦卓绝,百载荣耀辉煌,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八年级三班开展了以此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负责完成以下两个版块。(15分)
【幼年走向成熟】
材料一
(1)在表格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内容。(3分)
【挫折走向胜利】
材料二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摘自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怎样才能造成“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创建了哪些“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根据地?(6分)
材料三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摘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3)依据材料三回答,长征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6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五单元 综合集训
1.D
[解析]本题考查国共合作的背景和具体方式。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里的“新血液”指的是共产党。国民厨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故选D。
2.C
[解析]本题考查黄埔军校建立的背景。结合所学可知,图片中的学校是黄埔军校。这所军校的建立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成果,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故选C。
3.A
[解析]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必要性。根据题干中“中国人民唯一的需要……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等信息,可知材料主要是说明北伐战争的必要性.故选A。
4.A
[解析]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20世纪20年代,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A项是其口号.故选A。
5.B
[解析]本题考查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位于图中①处,排除A;历史转折,走向成熟是指遵义会议,位于图中④处,排除C;战略转移,打开局面是指红军长征,长征从江西瑞金开始,位于图中③处,排除D。
6.A
[解析]本题考查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割据”一词频繁出现,如“农民割据”“农村割据”等,说明中共开始反思原有革命道路一一城市中心道路,对于革命道路的认识发生了变化,A正确;被迫实行战略转移是在1934年,排除B;C与题意不符,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工农联盟的信息,D错误。
7.B
[解析]本题考查革命道路的开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建立自己的军队和政权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为此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革命军队,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选B。
8.D
[解析]本题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根据题干“20世纪20年代”“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革命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夺取政权,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暴动,但均受到较大阻碍,之后总结斗争经验,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选D。
9.C
[解析]本题考查井冈山会师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根据材料“……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1928年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1928年4月,朱、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C符合题意;A项讨伐北洋军阀,发生在1924一1927年;B项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8月,但与题意不符;D项战略转移,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发生在1934一1936年。
10.B
[解析]本题考查古田会议。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故选B。
11.C
[解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图片显示的是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在毛泽东的诗词《七律·长征》中对其进行了描述,“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是其写照.故选C。
12.D
[解析]本题考查长征精神。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从瑞金开始长征,在遵义召开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由此可知,从第三阶段的中国革命历程中可以提炼出长征精神,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13.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①是指井冈山会师,②是指南昌起义,④是指红军长征四渡赤水,①②④正确;③是指五四运动,1919年爆发,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时间上不符合,排除.故选C。
14.B
[解析]本题考查长征。根据材料给出的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时间点分别体现了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行程中的重大会议及其意义、长征的结束时间及其意义.故选B。
15.(1)南昌起义。(2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2分)
(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6分)变化:由城市转移到农村。(2分)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3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1)根据周恩来的表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提到的“起义”是1927年8月1日发生的南昌起义,其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大意义是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根据歌谣中的关键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知歌谣涉及的主要事件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此过程中,中国革命的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3)解答本题需要通过材料和问题进行综合考虑,从南昌起义的城市暴动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重心转移到农村,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6.(1)①中共“一大”;②八七会议;③遵义会议。(3分)
(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4分)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等。(2分)
(3)历史意义: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6分)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召开,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等。
(3)根据材料内容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