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学习目标1、了解一些新闻的知识
2、学会解读新闻,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
3、学习航天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讯的相关知识介绍1什么是通讯?
比消息较为详细和形象地报道典型人物和客观事物的新闻体裁.多以叙述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通讯的种类:人物通讯 事件通讯
3通讯的特点:新闻性 典型性 形象性 完整性
4通讯与文学作品的不同:
文学作品是虚构的,通讯是写实的.文学作品是审美的,情感的;通讯当中作者的感情是受到抑制的.
?导语:
??? 消息开头,简明扼要摆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
最吸引人的事实,或者是新闻事实中最主要的思想及
意义,以便读者迅速及时了解主要内容,吸引读者读
完全篇。
?主体: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对新闻事实作充
分的报道和说明。
?结尾:主体后面的结束语。
新闻解读(主要抓导语、主体、结尾)阅读时间试概括新闻的导语、主体、结尾 结构分析
《英雄潇洒走苍穹》结构分析
导语:
主体:
结尾:
亮出采访对象。 介绍杨利伟的训练情况,赞美他的坚强意志。
四个方面:转椅训练、离心机训练
水上应急训练、自觉控制体重
期待中国航天取得更大的成功。讨论探究请说说这则新闻报道的侧重点? 思路导向:
《英雄潇洒走苍穹》是写人物的通讯。
侧重写人,比较全面地报道了杨利伟在走苍穹前
的准备,在遨游太空时如何战胜困难的事迹,突出杨
利伟作为新时代偶像的精神品质和崭新风貌。
请到主题资源阅读消息与通讯堂上小测请到课堂资源完成堂上小测
课文中新闻显然已经是“旧闻”了,即使是今天
的新闻也会成为明天的“历史”,但每则新闻有自己的
新闻价值。
请以这课文为例,谈谈新闻的价值体现
在哪里?讨论探究5分钟
思路导向:
《英雄潇洒走苍穹》在“神五”发射后不到一个月的时
间见报,让读者明白航天英雄的成功靠的是超人的意
志、高度的责任感、踏踏实实的精神。更让我们想到
的是,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应具有想他那样的航天精
神。
航天精神人物报道网上读报
请到课堂资源,点击思考:读完这些新闻,你最想对航天员说什么?并谈谈航天精神的实质?思路导向:
航天精神:科学精神、团结精神、民族精神 我说我想
1、你喜欢读报吗?你最喜欢看的版面或内容是什么?
请谈谈读报有什么好处?
思路导向:1、获取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
2、增长见闻,增长智慧。
3、情感上得到的愉悦。
采访身边一位有某方面特长的同学,然后进行多方面的了解,整理所得材料,写一篇人物通讯。
(请到主题资源:点击学生习作)
课外练笔课件29张PPT。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再没有恨也没有了痛但愿人间处处都有爱的影踪用我们的歌换你真心笑容祝福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在你我的心底流动
世 界 飞 天 历 史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1号升空
历时108分钟,代表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走出上升2号飞船,离船5米,停留12分钟,首次实现人类航天史上的太空行走。 ?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月舱,在月面停留21小时又18分钟,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第一人。 历 史 回 顾神舟五号发射的时间 2003年10月15日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此次太空之旅为期21小时,环绕地球14圈,在内蒙古安全着陆。
此次飞天是在苏美载人上天42年后,中国首次完成的。
中国人飞天梦实现
2003年10月15日
真实的英雄——杨利伟英雄潇洒走苍穹英雄潇洒走苍穹冯春梅 刘程教学目标
一、了解通讯的相关知识
二、准确、迅速捕捉课文内的基本信息
三、学习杨利伟的刻苦精神
教学重点
准确、迅速捕捉课文内的基本信息
教学课时
两课时一、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pèi súi pán zhuó qì
充 沛 绥 中 磐 石 烧 灼 默 契
二、整体把握
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问题:快速浏览全文,概括 每个小标题下每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作者用简洁的文字叙述了杨利伟从“十八岁”入招“飞行员”,到被“选定”“执行飞行任务”的二十年间的历程。
在太空中,杨利伟遇到种种困难,凭借平时良好的训练、自己顽强的意志力,他终于“战胜了艰险,也战胜了自己”。
杨利伟努力完成关于业务、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准备,训练思想和顽强的意志力,为飞天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三、个性赏析
1、快速阅读全文,标记出能够体现杨利伟意志品质的句子,并联系这些语句说一说杨利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他是一个有崇高思想境界、顽强拼搏精神、坚如磐石德意志、谦虚好学作风的人。
2、快速浏览文章的第二个小标题下的内容,说一说杨利伟在太空遇到了什么危险,他又是怎么克服的?
明确: 遇到的危险: (1)由于失重而有可能出现的“空间运动病”。 (2)飞船返回穿越“黑障”而出现的“超重”,很容易造成 呼吸困难与停止,意志丧失。
如何克服的:
面对“失重”,杨利伟“调动”“意志力”,对“环境束缚”加以“抵抗”,“强迫”自己“设想”是坐在“模拟器”上;面对“黑障”而产生的“超重”现象,杨利伟努力“调整呼吸和力量”,予以对抗。 总之,尽管上述的一切做起来“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但英雄杨利伟还是战胜了困难。 四、讨论分析
本篇通讯的题目为“英雄潇洒走苍穹”,说说“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地面上做了哪些准备,才做到“潇洒走苍穹”的。
提示: 两大方面准备。一是关于思想和意志力的训练准备是如何进行的;一是关于业务、技术理论与实践的训练准备是怎样完成的。文章的三个小标题下都有相关内容,学生只要能总结出两个方面即可。 第二课时一、学习通讯的相关知识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
通讯的特点:现实性、形象性、评 论性。
通讯的种类:(1)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人物通讯以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
事件通讯以典型事件反映社会风尚或群体的精神风貌。 (2)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通讯与文学作品的不同文学作品是虚构的;通讯是真实的。
文学作品是审美的,情感的;通讯中作者的情感成分是相当抑制的。
通讯的概括性更强。?
二、拓展阅读
阅读同题材的另一篇文章,思考问题。
心???随???飞???翔!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现场目击 王光荣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上午9点。 一个将永远载入史册的时刻! 历史将在这里定格——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正式实施。 这一刻,我们期待得太久太久; 这一刻,我们激动的心狂跳不停!
凌晨4点,记者驱车走进了中国北京航天城。这里是中国载人飞船的飞控中心,也是中国载人航天测控的神经中枢,担负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试验任务的指挥调度、信息交换、监控显示、分析计算和飞行控制等任务。
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指控大厅里,最引人注目的是4块巨幅液晶大屏幕。上面显示着从我国西北大漠载人航天发射场传来的壮观画面:高大的发射塔架,拥抱着乳白色的巨型运载火箭,火箭上端承载着中国航天的新生代——“神舟”五号飞船。 大屏幕上还清晰地标示着不断变化的北京时间、任务时间和飞行时间,排成五个阵势的数百台终端机上不断地跳跃着各种飞行控制理论参数。指控大厅里传来的各测控站(船)宏亮、准确的报告声此起彼伏,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指挥控制台上,指挥决策者、工程技术专家正密切关注着发射前的各种状态。据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席政介绍,在今天的参试阵容中,绝大部分是近几年毕业的博士、硕士和学士,他们的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 时间正一秒一秒地向前推移,我们的心也随之砰砰直跳…… 8时59分,飞船发射进入一分钟读秒。指控大厅里的气氛非常紧张。 “10、9、8、7、6……”扬声器里传来最后的读秒声。 “点火!” “起飞!” 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苍穹。 这一刻,我的心也随之飞翔! 这一刻,所有的语言是那样苍白! 喜悦与胜利的泪水夺眶而出! 就在飞船进入苍穹的瞬间,描绘出我国西北地区版图和火箭飞行理论曲线的大屏幕上随即闪现一个小小的红色亮点,标示着船箭实际飞行的曲线也在缓缓地向前延伸—— “发现目标!” “跟踪正常!” 来自地面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的测控数据开始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指挥控制中心。 记者从大屏幕显示的画面上看到:火箭正常起飞后,位于火箭顶部的逃逸塔和船箭进行了正常分离。 9时03分,整流罩正常分离。 此时,担任这次飞行试验任务总调度申敬松果断地下达了帆板展开的口令。从“神舟”一号飞船首次飞行试验任务开始,今年才29岁的他已是第五次坐在这个关键岗位上。随即,遥控机房内年龄不足30岁的欧余军用鼠标迅速地点击了发令键,向飞船发出了入轨指令,这是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采用透明控制方式向“神舟”五号飞船发送的第一个极其关键的指令。从这里发出的指令,1秒钟就可以到达飞船。 稍顷,大厅里就传来航天员的报告声:“帆板已经展开!” 而与此同时,在计算机主机房内,科技人员正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监视、处理着计算机显示屏上一组组流动的数字,手指在飞速敲击着微机键盘计算着飞船实时轨道。船箭分离8分钟时,轨道专家组综合技术人员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轨道根数选优,得出了飞船入轨参数。 9时20分,“神舟”五号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顿时,指控大厅里掌声雷鸣。 9时25分,指控大厅的技术人员再次与航天员杨利伟进行了沟通: “‘神舟’五号,我是北京,下面由医监医生与你通话。” “‘神舟’五号明白!” “‘神舟’五号,我是医监医生。地面观察你的状态很好,你自我感觉如何?” “感觉良好,完毕!” 此时,指控大厅大屏幕蔚蓝色的背景上,相互交织而又排列有序的飞船飞行曲线,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优美画卷,真实而又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技术人员的精心指挥和准确控制下,“神舟”五号飞船仿佛一只牵在手中的风筝,在太空中尽情地遨游…… 思考:
1、请找出这两则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比较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从这两则新闻报道上出发,你觉得写好一篇新闻通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阅读两篇文章的基础上,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展开讨论,明确:? 1、《心随飞翔!》侧重点在于描写场景。描写从火箭点火、箭船分离、进入轨道等的全过程。是发射现场的纪实。 ??《英雄潇洒走苍穹》是人物通讯,侧重点在写人。集中叙写了飞天英雄杨利伟的事迹。 ???《心随飞翔!》是记叙、抒情的有机结合,特别是抒情性的文字集中体现了人们的激动、自豪的心情。
《英雄潇洒走苍穹》是记叙,但在材料上取舍得当,所选材料紧扣主题,紧紧围绕“英雄”二字。
2、写通讯需要注意:? ①、必须深入生活,搜集、占有大量的材料,精心挑选出能说明主题、突出主题、具有典型性的材料。 ②、要善于组织加工材料,注意谋篇布局。 四、教师总结 杨利伟本人曾经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还为此付出了生命,但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时刻准备奉献和牺牲。 他不仅达到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有无坚不摧的毅力,更有脚踏实地干起来的勇气。他不愧是我国的“航天英雄”!正可谓“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应当向往英雄的境界,学习英雄精神的动力,努力学习,准备迎接各自理想的像“飞天”一样的事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