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1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1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25 22:51:52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标要求 重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及表现。
难点:美苏的“冷战”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冷战兴起的原因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探究:为什么美苏会从战时
的同盟变成战后的对峙?
史料链接1、战后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材料一史料链接美国想称霸世界材料二 苏联极力扩大自己在世界的影响材料三苏联所恃何长图争锋:苏联克里姆林宫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
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国
政治影响空前提高军事工业仅次于美国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
原子弹。
苏联空前强大“二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示意图 不同的社会制度:美国是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社会主义强国。双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对对方有敌意。 不同的国家利益:二战后两国的力量都空前壮大,各自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两国的势力范围大幅扩张,双方都认为对方是直接的最大威胁。材料四铁幕
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
吉尔访问美国,在富尔敦发
表演说,称苏联进行扩张,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
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目的何在?丘吉尔为冷战推波助澜一、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1、战后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2、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将苏联视为称霸障碍。
3、苏联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4、双方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根本原因5、丘吉尔铁幕演说为冷战兴起推波助澜 二、冷战的表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宣读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1、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之所以发起冷战,
它的目的是什么?
A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
B 进而向全世界称霸扩张思考 从1948年4月到1950年,共有16个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1、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控制西欧,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遏制苏联的扩张
也同时标志着
战后初期欧洲在经济上
的分裂。经互会成员国地图
苏联和东欧国家于
1949形成。
图说历史 1948年,西方国家将在德国占领区合并,实行货币改革。苏联切断西方占领区同西柏林间的水陆交通,并发行了新货币,这就是“柏林危机”。美国向西柏林空运物资 一堵墙硬是把一个
民族分成了两半!冷战的第一次高潮1949年, 、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 集会,签定了
《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北大西洋公约华盛顿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得力工具,它是遏制苏联的 集团。军事政治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 的建立。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小结:都是超级大国称霸的工具。“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A、积极影响1、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2、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B、消极影响1、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世界分为两部分
2、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3、破坏了世界的和平,爆发了局部的“热战”
——在亚洲: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二、冷战中的热战及影响1、朝鲜战争 中国抗美援朝,中美关系彻底破裂;冷战从欧 洲扩展到亚洲。
2、越南战争 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军事实力大体赶上美国。意识形态
领 域 的
矛 盾国家利益
的 冲 突同盟关系开始破裂B、走向冷战对抗A、美苏同盟(二战时期)(二战结束后)(重点:欧洲)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情报局”的建立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经 互 会军事上:北约建立
华约的建立第一次高潮:柏林危机影 响C、冷战中的热战:
(重点;亚洲)
美朝战争
美越战争
结果、影响本课
总结
知识
结构材料一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利,我们就可能危机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1947)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在哈佛大学演讲 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①杜鲁门主义讲话中所说的“极权主义”和少数 武 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 指什么?杜目的是什么?回答: 指社会主义制度,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武装和苏联。 公开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与苏联全球对抗②从马歇尔的演讲分析,他主张美国实施对外援助的目的
是什么? 目的: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 ③比较两段材料,分析杜鲁门的讲话与马歇尔的演讲有何异同? 同:都遏制苏联社会主义的影响,稳定资本主义序, 以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异:杜鲁门主义是公开的宣称干涉他国的内政,马歇尔是采取较隐藏的方式控制他国。第25课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教 学 过 程
【 复习巩固】
祖国统一的历史意义
【 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三副图片,认识他们吗?(希特勒、墨索里尼、裕仁天皇)发动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犯下了滔天的罪行。(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1亿。参战国军队伤亡总数为5000万人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9000万。参战国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 )
为了消灭法西斯世界主要国家组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同学们知道有核心国家有哪些吗?(美、英、苏联、中国等)这场战争最终以法西斯国家战败而宣告结束。战争结束了,人类是否迎来了真正的和平?昔日盟友将何去何从?
  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大变化,。战时共同对敌、并肩浴血奋战的战友反目成仇,形成两极对峙的格局。同学们知道是哪两极吗?(美国、苏联)美苏两国为什么由盟友变成了敌人?他们的对立给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今天这节课学习主要内容。
【 进入新课 】
课件显示课程标准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一、“冷战”的兴起
设问:什么是冷战?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1、背景——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
将课后习题的材料制成幻灯片,带领学生进行分析。
学生思考:二战时美苏为什么会合作?战争结束后,双方是否还有合作的基础?美苏之间主要存在哪些矛盾?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国家利益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上的不同,使美苏矛盾突显,双方合作关系破裂,逐渐走向“冷战”。
2、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展示杜鲁门的图片以及杜鲁门在国会参众两院发表的咨文
无论是谁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参众两院发表咨文
教师简单介绍希腊和土耳其问题的由来。
学生思考: “极权主义政权”是指什么?“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指的又是什么?美国对“外来压力”的态度如何?
教师归纳:美国已公开放弃和苏联的合作政策,正式决定对抗苏联,“冷战”正式开始。
二、冷战的主要表现
1、“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经济对峙
① “马歇尔计划”
出示马歇尔的图片和马歇尔计划的材料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学生思考:“马歇尔计划”又称作什么计划?美国是慈善家吗?它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它有没有进步作用?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苏联有什么反应?
②经互会
学生阅读教材,找到经互会成立的原因:为了对抗马歇尔计划。
说明:双方开始在经济上对峙。
2、“北约”和“华约”建立——政治军事对峙
(1)柏林危机
播放视频,使学生清楚柏林危机的简单经过,为学生说明柏林危机是“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过渡:美国利用“柏林危机”造成的紧张局势,渲染战争气氛,1949年建立起针对苏联的军事集团——北约。而苏联也毫不示弱,为了对抗“北约”,于1955年建立起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2)“北约”的建立
(3)“华约”的建立
出示图片《北约和华约对峙图》,制成动态效果图。
学生思考 “北约”和“华约”各自包含哪些国家?所处地理位置?希腊、土耳其并非北大西洋沿岸国家,为什么也被吸纳进北约组织?华约为什么没有南斯拉夫?它为什么在1991年解散?
教师补充说明:“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华约”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因此“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三.“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师提供资料和图片,带领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辩证的、全面的分析。
1、积极的影响:
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面对两极对峙格局,亚非拉国家结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
2、消极的影响:
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世界分裂成两部分。(展示德国和朝鲜分裂的图片)
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出示美苏拥有核武器的图表)
美苏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让学生举现实例子)
破坏世界和平,爆发了局部“热战”。(播放朝鲜战争的音像资料,出示越南战争的有关图片,简单分析这两场战争的影响。)

【 小 结 】
请大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写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课件中显示课程标准:)
【 作业设计 】
同步练习
【 板书设计 】
第25课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冷战的兴起
1、背景——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
2、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二、冷战的主要表现
1、“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经济对峙
2、“北约”和“华约”建立——政治对峙
(1)柏林危机
(2)“北约”的建立
(3)“华约”的建立
三.“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