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1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1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25 22:51:52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20世纪
六七十年代 多极化趋势 课标要求: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鼎足之势话西方一、欧洲复兴——倡联合 背 景 实力削弱,地位下降,依附美国。 一、欧洲复兴——倡联合 背 景 材料二 美苏欧美苏威胁,联合才有出路。——必要性 鼎足之势话西方 欧罗巴,希腊神话中的公主,欧罗巴与万神之王宙斯相爱并生下三个儿子,她所居住的大地被命名为欧罗巴,即今天的欧洲大陆。从古至今,一个统一的欧洲就是欧洲人的欧罗巴梦想。背 景 一、欧洲复兴——倡联合材料三 欧洲人有共同的文化遗产 ——可能性 鼎足之势话西方背 景 一、欧洲复兴——倡联合 (一)实力削弱,地位下降,依附美国 (二)苏联威胁,联合才有出路——必要性 (三)欧洲人有共同的文化遗产 ——可能性 鼎足之势话西方历 程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1951年)(1958年)(1958年)欧洲共同体( 1967 )年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
建立欧洲货币体系;
加强科技合作。一、欧洲复兴——倡联合 鼎足之势话西方影 响 一、欧洲复兴——倡联合 实力增强,与美国竞争。 独立自主,削弱美国的霸权地位。 冲击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展。 鼎足之势话西方 阅读下列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材料一 自称是罗马帝国继承者的拿破仑,其武力统一欧洲的梦想破灭。
材料二 希特勒试图用武力建造“新欧洲”,也以失败而宣告结束。
材料三 2004年5月1日起,欧盟将从15国扩展到25国,成为拥有4亿5000万公民、地域横跨大西洋到俄罗斯西部边境的“大家庭”。比照拿破仑统一的欧洲“理想结局”,除了欧盟的首都不在巴黎而在布鲁塞尔外,其余都似乎实现。至今,欧盟成员国已经发展到27个。
要缓和、不要紧张;
要对话、不要对抗;
要和平、不要战争 。——胡锦涛 一、欧洲复兴——倡联合 鼎足之势话西方 动动脑1、西欧一体化,首先是在哪个领域里开始的:
A.经济领域 B.政治领域
C.文化领域 D.经济和政治领域A一、欧洲复兴——倡联合 鼎足之势话西方 动动脑 2、“欧共体”成立的目的是:
A.联合起来与美苏争霸
B.摆脱美国控制,实现联合自强
C.实现政治体制一体化
D.抵制英国势力均衡的传统政策B 一、欧洲复兴——倡联合 鼎足之势话西方 动动脑3、欧共体成立后,在哪些领域进行了密切的合作?
①建立了关税同盟 ②实行了共同的农业政策 ③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了科技合作
④实行了共同的外交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A 一、欧洲复兴——倡联合 鼎足之势话西方二、日本崛起——抓机遇鼎足之势话西方二、日本崛起——抓机遇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
原因 利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时机。 —客观原因 美国的扶植政策。鼎足之势话西方二、日本崛起——抓机遇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
原因 鼎足之势话西方还有哪些因素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民主化改革
●重视教育和技术。
●利用国家政权发展经济。——主观原因二、日本崛起——抓机遇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 鼎足之势话西方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
影响 二、日本崛起——抓机遇鼎足之势话西方经济:经济实力增强 外交: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政治:谋求政治大国 世界格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美、日、
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了两极格局。 1、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是: ①利用国家政权发展经济②大力发展科技 ③美国扶植 ④大力发展教育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D 二、日本崛起——抓机遇动动脑鼎足之势话西方 2、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其根本原因是: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C 二、日本崛起——抓机遇动动脑鼎足之势话西方 3.20世纪50—70年代,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客观有利条件是:
A.扫除了封建落后的因素
B.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
C.重视教育
D.在朝鲜战争中得到了美国的大量订单 D 二、日本崛起——抓机遇动动脑鼎足之势话西方三、第三世界——谋团结谋求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 1961年 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标志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冲击两极格局,推动多极化趋势发展。 风云际会看东方不是消极的中立,
而是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 1、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事件是
A.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亚非会议召开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C 三、第三世界——谋团结动动脑风云际会看东方C 2、不结盟运动兴起的主要目的是
A、要求建立新的世界格局
B、摆脱美苏争霸牺牲品的地位
C、谋求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三、第三世界——谋团结动动脑风云际会看东方四、中国振兴——勇探索探索历程 新中国建立风云际会看东方四、中国振兴——勇探索世界多极化趋势中
重要的一极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氢弹爆炸成功风云际会看东方新中国成立包头钢铁基地小结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两极格局瓦解,
多极化趋势加强 以史为鉴,你认为今天中国的发展,能从西欧、日本的崛起中获取哪些有益的启示?走进现实谈感悟 面向未来求和平 想一想:如果不考虑国籍,你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你愿意生活在两极对峙时代还是多极化时代?为什么? 两极格局下,国际关系紧张,处于战争的威胁之下;多极之间相互制衡 ,有竞争也有合作,但不再是对峙,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和平、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多极化拯救这世界
在我心中,你我都是兄弟
共同创造一个没有恐惧的世界
我们一起流下喜悦的泪水
看到许多国家把刀剑变成了犁耙。
为你、为我,为了全人类。
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拯救这世界,
让它变得更好,
让我们露出笑脸。
我们心中的梦想,
我们曾经信赖的世界,
会再次闪烁祥和的光芒。
感谢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感谢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
再见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说课稿
下面从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过程简介和教学反思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课前准备
(一)、本课地位
本课为岳麓版必修1政治史第七单元第25课, 标题为《世界多极化趋势》,本课内容基于政治文明历程中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必修一单元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多极化的开始既是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新发展,又是世界新旧格局交替的萌芽。
(二)、教材分析
课标: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形成,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解读
第一目“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教学要点:1.欧共体产生的原因和过程
2.欧共体成立后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目“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教学要点:1.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原因
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影响;
第三目“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教学要点:1.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即过程
2.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欧洲、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对世界格局的重大影响
难点: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根源;认识多极化趋势的曲折性。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欧共体的成立、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导致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2.过程方法与能力目标: 通过读史、识图、分析材料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制作卡片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增长,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增强民族自豪感,特别是以史为鉴,加强历史责任感。
(四)学情分析
第一,本部分内容在初中的基本情况是: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在单元四中第9课学到《欧洲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在单元六中第12课学到《亚非拉的奋起》、在单元七中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有所涉及;第二、和初中相比,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的飞跃,但是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毕竟有限,所以教师仍需深入浅出采取生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五)、教与学的方法和技术运用
采用讲授、探究、合作讨论的方式,以教师分析为诱因,学生多重学习为主,辅以师生的交互讨论。
采用多媒体、制作卡片等
<过度> 以上,是我课前的准备。那么如何将我的教学目标与我的教学实际相结合,怎样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将是我要向大家重点介绍的第二板块:教学过程处理。
二、教学过程简介
主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开始
导入 主题:西行漫记 上联 走出国门 考察学习 怎么样
西行记 东游记 周游列国
导入:孙中山的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联系学习法,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一种责任感。)
(一)、欧洲共同体
1、背景
教与学:图片展示 二战后的欧洲和现在的欧洲对比,史料分析。50年前的欧洲是一片废墟,但是50年后的欧洲不仅可以跟日本媲美,而且还可以跟美国大哥抗衡!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欧洲的联合及联合的原因,这是本节课第一个重点,由于课本叙述的不太明确,教师可以让小组活动,四人一组,每人想一个,就是四个进行交流。
(图示法,材料分析法,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总结能力)
2、过程处理: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幻灯片
3、影响
教与学:引用课本材料一、二和下载材料三,分析理解难点一,欧共体形成的影响
(材料提炼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概括能力)
4、结论。我们要怎么样?制作可片
(以史明智,让学生学会归纳)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教与学:视频《大国崛起》或史料材料,见证日本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
2、原因
教与学:通过上述日本经济发展的史实,小组合作分析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学生阅读复述法,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3、影响
教与学:联系近年来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谈谈你如何认识中曾根康弘的这句话。
4、学生合作:试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
(学生合作讨论法,一方面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结论。我们要怎么样?制作可片
(以史明智,让学生学会归纳)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战后的新兴国家
教与学:地图示意,战后如春笋般的新兴国家,同时引导学生明确东西两级下的境况
2、不结盟运动
教与学:制作知识卡片,名词解释
(学生阅读表达法法,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表达能力。)
3、意义
教与学:引用课本P113页材料,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分析理解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四)难点突破 分析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根源;认识多极化趋势的曲折性
1、两极到多级之我看:引导学生分析“极”和“级”的概念;多级的构成;推导出根源
2、分析多极化趋势的曲折性
教与学:
(五)小结
(六)感悟交流试看天下谁主沉浮
为了将全班同学的情绪再次调动起来,这里我采用分散式的小组讨论法。让四个小组的同学进行自由讨论,再由每小组派出三名代表与其他小组的同学对多极化趋势影响的看法进行交流后回到小组与其他同学进行整合。
讨论结束后,我采用聚合式的举手发言方式让同学们的思维得到充分的体现,然后再由师生共同选出正确答案。,用多媒体将正确答案反馈出去,进入学生的知识领域结构,使其充分接受。
三、教学反思
基于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通过历史学习,汲取历史智慧,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以上,说课完毕。请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上联:走出国门 考察学习 怎么样
交流学习 改革开放 要自强
横批: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