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秋 词
第六单元课外诗歌
新知导入
背诵杜牧的《山行》。
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默写诗歌。
新知讲解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他虽被贬谪,但却不悲观消沉,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
作者简介
刘禹锡 (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著名诗人。 字梦得,洛阳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有《刘梦得文集》。
初读感受音韵美
1.读准字音;
2.划出节奏。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 /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再读理解内容美
读了这首诗你脑海里呈现怎样的画面?
根据注释,
用自己的话描述
诗歌的大意。
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 。 逢:遇到。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春朝(zhāo):春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排云:推开白云。 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排云上:冲破云层,领空直上。碧霄:青天。 逢:遇到。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推开云层,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三读品味意境美
诗人一反常情,用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在诗人看来,秋天天高云淡,爽朗明快,更易激发灵感和激情,使人产生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精神气概。因而1-2句表达对秋天的赞美,抒发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
3-4句诗人抓住“鹤飞冲天”的景观加以描绘,展现出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似乎也载着诗人的一缕诗情,直冲霄汉。在诗人看来“鹤”是不屈的化身,它给于读者的感受,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色彩,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诗人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直上,矫健凌厉,体现了激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一个“排”字,“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谪,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自由诵读,争取背诵、默写。
课堂总结
全诗落笔恢弘,从遥远的时空下笔,一幅“秋日晴空”既给悲秋者以肯定,又不落俗套地点化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写景为言志作铺陈,在一片开阔美丽的景色之中吐露自己的意图,这种大开大阖之作在唐诗之中也不多见。
《秋词》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课堂练习
1、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用的是什么手法?
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来表现的。
2、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拓展提高
阅读下面诗歌,做题:
秋风引
唐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诗中的秋风有何特点?
2、后人为什么说“孤客最先闻”中“最”字用得好?请联系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作简要分析。
作业布置
课外搜集描写秋天的古诗3-5首,选择1-2首背诵。
板书设计
1-2句:(议论)
新颖别致,赞美秋天。
3-4句: (抒情)
乐观豪迈,奋发向上。
秋词
议论
抒情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秋词 单元 6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背诵默写诗歌。
重点 1、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背诵默写诗歌。
难点 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背诵杜牧的《山行》。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板书课题。 背 激趣
讲授新课 展示目标1、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背诵默写诗歌。范读。 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他虽被贬谪,但却不悲观消沉,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 作者简介:刘禹锡 (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著名诗人。 字梦得,洛阳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有《刘梦得文集》。初读感受音韵美——读准字音,读准停顿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 /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再读理解内容美——根据注释,口译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 。 逢:遇到。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春朝(zhāo):春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排云:推开白云。 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排云上:冲破云层,领空直上。碧霄:青天。 逢:遇到。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推开云层,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三读品味意境美诗人一反常情,用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在诗人看来,秋天天高云淡,爽朗明快,更易激发灵感和激情,使人产生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精神气概。因而1-2句表达对秋天的赞美,抒发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3-4句诗人抓住“鹤飞冲天”的景观加以描绘,展现出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似乎也载着诗人的一缕诗情,直冲霄汉。在诗人看来“鹤”是不屈的化身,它给于读者的感受,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色彩,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直上,矫健凌厉,体现了激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一个“排”字,“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谪,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自由诵读,争取背诵、默写。 读跟读听读补充笔记读,划节奏口译。笔记 明确目标目标2了解文常完成目标2完成目标1
课堂练习:1、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用的是什么手法?2、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拓展练习:阅读下面诗歌,做题:秋风引 唐 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1、诗中的秋风有何特点?2、后人为什么说“孤客最先闻”中“最”字用得好?请联系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作简要分析。 做练习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全诗落笔恢弘,从遥远的时空下笔,一幅“秋日晴空”既给悲秋者以肯定,又不落俗套地点化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写景为言志作铺陈,在一片开阔美丽的景色之中吐露自己的意图,这种大开大阖之作在唐诗之中也不多见。 《秋词》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笔记 巩固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秋词》练习
课堂练习:
1、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用的是什么手法?
2、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诗歌,做题:
秋风引
唐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诗中的秋风有何特点?
2、后人为什么说“孤客最先闻”中“最”字用得好?请联系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作简要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7世仁教育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秋词》练习
课堂练习:
1、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用的是什么手法?
【答案】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来表现的。
2、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答案】“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诗歌,做题:
秋风引
唐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诗中的秋风有何特点?
【答案】萧瑟凄凉(“萧萧”也可)
2、后人为什么说“孤客最先闻”中“最”字用得好?请联系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作简要分析。
【答案】表现了孤客对物候变化的敏感,写出了孤客羁旅漂泊思家念归的心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