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课件(共21张PPT)+教案+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课件(共21张PPT)+教案+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2 19:42:56

内容文字预览

(共21张PPT)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
新知导入
背诵《示儿》。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示儿》是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农历十一月四日深夜山阴(今浙江绍兴)骤起一场风雨,震响了僵卧孤村的六十八岁诗人的心弦。在此前二年他以“嘲弄风月”的罪名被弹劾罢官,归隐于山阴三山故居,但老骥伏枥而志在千里,此刻诗的灵感又随风雨同至。诗中强烈的报国感情、豪迈的诗风,使人读之足可“发扬矜奋,起痿兴痹”。让我们走进诗歌。
学习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默写诗歌。
新知讲解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 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工诗、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今存诗九千余首,清新圆润,格力恢宏,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等。
初读感受音韵美
1.读准字音;
2.划出节奏。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再读理解内容美
读了这首诗你脑海里呈现怎样的画面?
根据注释,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大意。
僵卧:直挺挺地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 尚:副词,还,仍然;表示事情的继续或残存状态。 思:想着,想到。 戍(shù)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此处代指边关。夜阑(lán):夜深。卧听:躺着听。 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诗意:
年老力衰僵直地呆在偏僻的山村,不为自己的处境哀愁,还想着为国家到边疆去效力。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着外面风吹雨打的声音,激起了我无限的思绪,连梦境也是骑着铁马跨过冰冷河流,向着敌人奋勇冲杀而去。
三读品味意境美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
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三读品味意境美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
一方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
另一方面这种特定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三读品味意境美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三读品味意境美
这首诗在写法上别具一格。其主要特色在于以梦境抒发情怀。诗前三句,写梦因。“僵卧”:躺着不动。“孤村”:一作荒村。“轮台”:汉代西域地名,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诗中泛指边防重镇。
个中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梦境产生的前提:“僵卧”、“夜阑”。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诗人白日忧国忧民,才会在夜阑卧床睡眠中“有所梦”,而倘若不是“僵卧”,不是“夜阑”,就不可能有梦的出现。故“僵卧”与“夜阑”是梦境产生的前提。
二是梦境产生的主观因素:“尚思为国戍轮台。”如果诗人没有为国戍边的情怀,就不可能有“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是梦境产生的外界条件:“风吹雨。”可以说,正是有了“风吹雨”这一外界条件,诗人才在似睡非睡、模模糊糊之中生出“铁马冰河”的梦境来。
自由诵读,背诵、默写。
课堂总结
此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忧国忧民、热情奔放、深沉悲怆)
全诗虚实结合,通过抒写诗人以贫病之身,尚思老骥伏枥而志在千里的拳拳之念,表达了诗人不忘恢复中原,渴望马革裹尸的豪情。同时又反衬出现实的严峻和可悲。
课堂练习
1、诗中的“僵”“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何作用?


“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出意志坚定不移。
2、“夜阑卧听风吹雨” 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

一方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另一方面这种特定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表达作者要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愿望。

拓展提高
阅读下面诗歌,做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2、 谈谈你对最后一句中“望”字的理解。
作业布置
课外搜集陆游诗歌3-5首,选择1-2首背诵。
板书设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2晚景凄凉、忧国忧民
3-4杀敌报国,壮心不已
现实(实写)
梦境(虚写)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单元 6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
学习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2、背诵默写诗歌。
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2、背诵默写诗歌。
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背诵《示儿》。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示儿》是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农历十一月四日深夜山阴(今浙江绍兴)骤起一场风雨,震响了僵卧孤村的六十八岁诗人的心弦。在此前二年他以“嘲弄风月”的罪名被弹劾罢官,归隐于山阴三山故居,但老骥伏枥而志在千里,此刻诗的灵感又随风雨同至。诗中强烈的报国感情、豪迈的诗风,使人读之足可“发扬矜奋,起痿兴痹”。让我们走进诗歌。板书课题 背 激趣
讲授新课 展示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2、背诵默写诗歌。范读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 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工诗、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今存诗九千余首,清新圆润,格力恢宏,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等。初读感受音韵美——读准字音,读准停顿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再读理解内容美——根据注释,口译诗意僵卧:直挺挺地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 尚:副词,还,仍然;表示事情的继续或残存状态。 思:想着,想到。 戍(shù)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此处代指边关。夜阑(lán):夜深。卧听:躺着听。 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年老力衰僵直地呆在偏僻的山村,不为自己的处境哀愁,还想着为国家到边疆去效力。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着外面风吹雨打的声音,激起了我无限的思绪,连梦境也是骑着铁马跨过冰冷河流,向着敌人奋勇冲杀而去。三读品味意境美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一方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另一方面这种特定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这首诗在写法上别具一格。其主要特色在于以梦境抒发情怀。诗前三句,写梦因。“僵卧”:躺着不动。“孤村”:一作荒村。“轮台”:汉代西域地名,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诗中泛指边防重镇。个中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梦境产生的前提:“僵卧”、“夜阑”。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诗人白日忧国忧民,才会在夜阑卧床睡眠中“有所梦”,而倘若不是“僵卧”,不是“夜阑”,就不可能有梦的出现。故“僵卧”与“夜阑”是梦境产生的前提。二是梦境产生的主观因素:“尚思为国戍轮台。”如果诗人没有为国戍边的情怀,就不可能有“铁马冰河入梦来”。三是梦境产生的外界条件:“风吹雨。”可以说,正是有了“风吹雨”这一外界条件,诗人才在似睡非睡、模模糊糊之中生出“铁马冰河”的梦境来。 自由读、背、默写 读跟读笔记读划节奏笔记读,背,写 明确目标目标2了解背景完成目标了解文常完成目标2目标1目标1目标2
课堂练习:1、诗中的“僵”“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何作用? 2、“夜阑卧听风吹雨” 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诗歌,做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 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 谈谈你对最后一句中“望”字的理解。 做练习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此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忧国忧民、热情奔放、深沉悲怆)全诗虚实结合,通过抒写诗人以贫病之身,尚思老骥伏枥而志在千里的拳拳之念,表达了诗人不忘恢复中原,渴望马革裹尸的豪情。同时又反衬出现实的严峻和可悲。 巩固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练习
课堂练习:
1、诗中的“僵”“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何作用?

2、“夜阑卧听风吹雨” 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做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2、 谈谈你对最后一句中“望”字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7世仁教育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练习
课堂练习:
1、诗中的“僵”“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何作用?

【答案】“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出意志坚定不移。
2、“夜阑卧听风吹雨” 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
【答案】 一方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另一方面这种特定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答案】表达作者要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愿望。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做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这里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
2、 谈谈你对最后一句中“望”字的理解。
【答案】“望”表面写的是沦陷区人民苦望南宋朝廷出师收复失地,实际上也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但失望又不同于绝望,诗人为沦陷区人民呼号,希望激起南宋朝延快复失地之声。全诗以“望”字为诗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百转千回的心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