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23 16:2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1860年,列强第一次侵占北京城;
“万园之园”圆明园
被焚毁。
40年后,列强再次踏入北京城。
灾难又一次降临。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义和团运动
一、义和团运动
1.背景: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2.时间:
19世纪末
3.组成:
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直隶(河北旧称)
山东
一、义和团运动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不下雨,地发干,都是教堂遮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挑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尽消然。
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斗争方式
口号
思考:义和团的斗争方式和口号是什么?
“扶清灭洋”
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
一、义和团运动
4.口号:
“扶清灭洋”
5.性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口号 进步性 局限性
“扶清”
“灭洋”
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和带有迷信色彩
材料:(义和团)他们把西方的一切都排斥掉了……从街上抓来一个长得像学生的人,搜搜包,如果发现里边有一张洋纸,那么那个人的脑袋就没了。有一支铅笔也不行,钢笔更不行……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一、义和团运动
清廷对义和团的态度
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剿灭”
开始
山东冠县义和拳、平原县义和拳和清朝官兵都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冲突和战斗。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秩序,因此对义和团采取剿杀的政策。
“招抚”
后来
皇太后……召集各大臣,密议团匪乱事…… 决计不将义和团巢除……如与以上等军械,好为操演,即可成为有用劲旅,以之抵御洋人,颇为有用。
——《拳乱纪闻》
利用义和团
一、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的反抗
(杀洋人毁洋物)
清政府
招抚义和团
引起列强强烈不满
联合镇压义和团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
1900-1901年
2.侵略国:
英、俄、德、美、法、日、意、奥
[口诀:“婴儿得美发,日益傲!”]
奥匈帝国
“天津义和团民,近已聚集不下三万,日以焚教堂,杀洋人为事。”
——1900年裕禄奏报 自《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
1900年,美俄法德四国公使照会清政府“限两月以内,悉将义和团匪一律剿除……若于两月以内不能镇抚,则各国联合以兵力伐之。”
——《八股联军志》,《义和团》第三册
3.爆发原因: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经过: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在大沽口登陆,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挑起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经过:
(1)廊坊阻击战
北京
天津
联军乘火车前往
遭到义和团阻击,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
廊坊
西摩尔
抵达廊坊的八国联军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攻陷大沽炮台
6月16日,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天津的大沽炮台,尽管守军奋勇抵抗,但炮台最终失陷。
大沽口炮台
——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北京外国军队射杀团民
对外宣战!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郊民巷使馆区
义和团围困下的英国公使馆
被义和团用火药重创的西什库教堂
这一举动使清政府处于被动局面,成为列强扩大战争的借口。
北京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天津保卫战
激战老龙头火车站
炮轰紫竹林租界
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
7月 天津失陷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月中旬,联军逐步攻占北京,占领全城。
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
“绞杀义和团”诏令
慈禧太后下令剿杀义和团,并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义和团运动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了!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思考: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有什么重要作用?
义和团运动的作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瓦德西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清政府态度
剿灭
招抚
1.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
2.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
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
各国公使纷纷进宫,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过了片刻皇帝瘾
美军抢劫的白银
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
被八国联军炮火轰毁的北京正阳门
八国联军为炫耀武力,在紫禁城举行阅兵式。
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
皇城之内,杀戮更惨,逢人即发枪毙之,常有十数人一户者,拉出以连环枪杀之。以致横尸满地,弃物塞途,人皆踏尸而行;城里居民百家之中,所全不过十室,街巷尸首堆积如山。
——《庚子大事记》
八国联军在北京实际公开抢劫了8天,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对北京城进行了一年多的大洗劫。《永乐大典》307册,经史子集4.6万余册,国库藏书4.7万余本,宝物2000余件,镀金佛3000余尊等,被尽行劫毁。联军掠走库银达 6000万两之多。
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清.柴萼《庚辛纪事》
5.结果:
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901年9月7日,清廷被迫与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11国公使在条约上签字。
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kuāng)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情景图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内容及危害:
内容 危害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清王朝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上册,P20
天津
北京
大沽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允许外国驻兵……
清王朝腹地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便利了列强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
山海关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内容及危害:
内容 危害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清王朝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便利了列强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图示
紫禁城
东交民巷成为“国中之国”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严重损害了国家主权。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内容及危害:
内容 危害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清王朝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便利了列强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
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严重损害了国家主权
使清政府的外交机构更适合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需要。
2.地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3.影响: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思考《辛丑条约》带来的影响?
材料: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能够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洋人的朝廷
(1)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总结归纳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1901年 辛丑年
2021年 辛丑年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美国没有资格从实力地位出发
同中国谈话!
1840年—1842年
1856年—1860年
鸦片战争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半殖民地化
程度进一步加深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大大加深了中国
半殖民地化程度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义和团运动
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抗争史
探索史
侵略史
感悟: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要提高综合国力,发展经济……
课堂小结
八国联军侵华与
《辛丑条约》签订
义和团运动
背景: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与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
口号:“扶清灭洋”
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作用:P3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爆发原因:
经过:(1)廊坊阻击战(2)攻陷大沽炮台
(3)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郊民巷使馆区
(4)天津保卫战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
内容及危害:
地位:
影响: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课堂练习
1.“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这句话揭示了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清政府的统治过于残暴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八国联军侵华
A
2.“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择的素材是(  )
A.威海卫战役 B.廊坊狙击战
C.虎门战役 D.黄海大战
B
课堂练习
3.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D.《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
4.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攻占的耻辱”收到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这份“礼物”是( )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