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科教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模拟卷
一、选择题(20分)
1.潜望镜是利用光的( )原理制成的。
A.直射 B.反射
2.“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 把它捞上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亮是自然光源
B.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的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水面的作用相当于平面镜
3.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的运动 B.地下的温度太高 C.人类的活动
4.在地图上表示海洋的颜色是( )。
A.黄色 B.绿色 C.蓝色
5.关于长白山天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是一个火山口湖
B.周围的山峰是由于火山喷发的熔岩堆积而成的
C.天池周围的岩石主要是沉积岩
6.下列现象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光有空气斜射入水中 B.光有水斜射入空气中 C.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
7.在模拟血液循环实验中,洗耳球(模拟心脏)收缩时,水(模拟血液)会( )。
A.被吸入 B.被挤出 C.无变化
8.人体各个器官的工作都是( )。
A.各做各的 B.没有关系的 C.协调进行的
9.奇奇向简易水钟内倒入300毫升的水,探探利用秒表计时,记录滴掉前50毫升用时1分钟, 请你推测滴完水钟中所有的水,需要的时间是( )。
A.6分钟 B.大于6分钟 C.小于6分钟
10.要给自制的水钟标定时间刻度,标定刻度时应该根据( )。
A.瓶子的体积 B.每分钟流出水的体积 C.瓶子的高度
二、填空题(24分)
11.“波光粼粼”这个成语描述的是光的____________现象。
12.像太阳、萤火虫那样能发光且正常发光的物体叫作(______),太阳光属于(______)光源。
13.实验中要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4.地球内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其中我们人类生活在________ 上。
15.地震主要发生在_______,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比较________,在软弱的岩石中传播比 较_________。
16.我国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________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 动仪。
17.“受水型”水钟的水滴以________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________, 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18.拿一条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挂上一个小重物,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________这样的摆中, 细绳充当________,重物充当_______。
19.神经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神经系统在人体内担负指挥和协调工作。 ________是人体的总指挥,________在人体的背部中央。
20.心脏________,推动血液由心脏进入血管(动脉)流到全身各处;心脏________,血液由血 管(静脉)流回心脏。(填“收缩”或“舒张”)
三、判断题(10分)
21.如果没有光源,我们的生活不会受到任何影响。(_____)
22.用一面小镜子我们可以把阳光照到背光的墙上。(______)
23.物体什么颜色就发出什么颜色的光。(______)
24.海边礁石是受海浪的冲击,日积月累形成的。(______)
25.人类可以通过地震、火山等现象来探测地球内部结构。(______)
26.沉积岩里常有化石。(______)
27.我们能相信只做了一次的实验结果。(______)
28.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60次。 (______)
29.勤洗手、勤打扫、保持室内通风干燥的良好习惯可以预防细菌、病毒的传播。(______)
30.一个人只要活着,他的心脏就一直在跳动,所以心脏是从不休息的。(______)
四、简答题(20分)
31.人们为什么夏天穿浅颜色的衣服,冬天穿深颜色的衣服?
32.可能影响土壤被侵蚀的因素有哪些?
33.取两根长度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粗细相同的木条做成两个摆,绳子的长度相同,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
34.大脑是脆弱的,我们如何保护大脑?
五、实验题(8分)
时间的测量。
下面两张表格是小明在研究摆的运动规律时做的观察记录,请仔细分析并回答问题。
表一:使用同一摆
经过的时间 第1个10秒 第2个10秒 第3个10秒 第4个10秒
摆动次数 12 12 12 12
表二:使用3个不同的摆,各摆动10秒
摆绳的长度 20厘米 40厘米 60厘米
摆动次数 8
35.分析表一的数据,我们发现摆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推测这个摆25秒内能摆________次。
36.根据表二的实验,小明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_________之间的关系。该实验保持不变的条件__________。
37.小明做实验时把摆动次数“6”“11”两个数据弄混了,请帮他把数据填在表二中。
38.分析两表的数据信息,请推测表一所使用的摆的摆绳长度在( )之间。
A.0~20厘米 B.20~40厘米 C.40~60厘米
六、综合题(18分)
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太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而单纯色光经过三棱镜将不再分解。
牛顿在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讨论会上公布这个重大发现时,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反而遭到激烈的反对。人们当时理解不了牛顿的精辟见解——最常见的白光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光,而色彩鲜艳的光却是简单的。牛顿为了说服大家,又做了多次把七色光混合成为白光的实验,结果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39.阅读材料后,我们可以知道( )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光。
A.红光 B.绿光 C.白光
40.据说,牛顿为了说明日光的成分而制作了“牛顿色盘”。“牛顿色盘”和我们在课堂上做的彩色轮很像,不过它将圆盘分为七个扇形,依次涂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当“牛顿色盘”快速旋转时,可以看到圆盘呈( )。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41.如果把不同组合的颜色涂在圆盘上,旋转以后你会看到什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做,并在下方快速旋转的圆盘上画上你看到的颜色。
下面是一条河道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42.河流弯道处,甲、乙两岸,河水流速较快的是________岸,甲岸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乙岸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B区域的面积会逐渐________。
43.在河水对两岸长期的作用下,这条河流的弯道处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越来越直 B.越来越弯 C.保持不变
44.图中C区域沉积的成分主要是( )。
A.大石块 B.鹅卵石 C.细沙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C
6.C
7.B
8.C
9.B
10.B
11.反射
12.光源 自然
13.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14.地壳 地幔 地核 地壳
15.地壳内 快 慢
16.张衡
17.固定 上升
18.摆 摆绳 摆锤
19.脑 脊髓 周围神经 脑 脊髓
20.收缩 舒张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夏天穿浅颜色的衣服是因为浅色衣服吸热本领弱,冬天穿深颜色的衣服是因为深色衣服吸热本领强。
32.有无植被覆盖、坡度大小、降雨量大小等。
33.不一样。短摆锤的摆摆动的速度快。
(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34.①加强体育锻炼。②保证充足的睡眠。③注意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④改正不良嗜好,如吸烟、喝酒、熬夜玩手机等。
35. 等时性 30
36. 摆绳的长度 摆锤质量、摆动幅度
37.6;11
38.C
39.C
40.A
41.
42. 甲 侵蚀 沉积 变大
43.B
44.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