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括号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引导学生经历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和意识;
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题目,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复习旧知
我们目前学过哪几种运算?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小括号
中括号
大括号或花括号
合作探究
96÷12+4×2
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如果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
新课讲解
先说一说运算的顺序,再计算。
96÷(12+4)×2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预设:96÷(12+4)×2
= 96÷16×2
=16
= 6×2
= 12
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再加上中括号,你知道运算顺序应该是怎样的吗?
新课讲解
先说一说运算的顺序,再计算。
96÷[(12+4)×2]
算式中有小括号还有中括号,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96÷[16×2]
=16
=32
=96÷32
=3
小朋友们,你们学会了吗?
新课讲解
知识运用
让我们来巩固一下吧
先说一说运算的顺序,再计算。
360÷(70-4×16)
158-[(27+54)÷9]
=360÷(70-64)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减法
=64
=60
=360÷6
=6
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
=158-[81÷9]
=149
=158-9
=81
=9
知识运用
你知道吗?
小括号“( )”是公元17世纪由荷兰人吉拉特首先使用的。
中括号“[ ]”是公元17世纪英国数学家瓦里士最先使用的。
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用到大括号“{ }”,又称为花括号或大括号。这是法国数学家韦达在1593年首先使用的。
知识运用
按照顺序计算,并填写下面的 ,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275
11
3520
6
926
31484
320×[(128+147)÷25]=3520
(920+438÷73)×34=31484
知识运用
课堂游戏
小考拉意外掉进水中,请你帮它找到正确的那根木头,帮助它过河。计算下列题目,并选择正确答案,选择正确小考拉可以顺利跳上木头,否则所有木头都会沉入水中。
考拉过河
50
(62-4)×(18÷6)
174
1050
12
96÷[(12+4)×2]
3
16
324
270÷[5×(21-15)]
9
3
课堂小结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