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推荐作业:蒸馏和萃取(有解答)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推荐作业:蒸馏和萃取(有解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0-26 07:3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蒸馏和萃取
一、选择题
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
2.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
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自来水中
C.冷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
D.收集蒸馏水时,应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
3.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表:
物质
分子式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在水中的溶解性

C3H6O2
-98
57.5
0.93
可溶

C4H8O2
-84
77
0.90
可溶
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A.萃取法       B.过滤法
C.蒸馏法 D.分液法
4.[双选题]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  )
A.蒸发 B.蒸馏
C.过滤 D.萃取
5.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蒸馏、萃取 B.萃取、蒸发、分液
C.分液、萃取、蒸馏 D.蒸馏、萃取、分液
6.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  )
A.上层液体经漏斗下口放出
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
C.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口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活塞
D.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液体,振荡后不必扭开活塞把气体放出
7.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CaCO3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
C.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
二、非选择题
8.(1)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经过蒸馏,指出下图所示实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晶体碘在______里聚集.
9.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洋植物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②③设计成如图所示:
已知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提取过程①③中实验操作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2)四氯化碳是______色、比水______的液体.F中下层液体的颜色为______色,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
(3)从F中得到固态碘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4)在灼烧过程中,将使用到的(除泥三角外)实验、仪器有______.
A.试管 B.瓷坩埚 C.坩埚钳 D.蒸发皿 E.酒精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0·徐州一中高一期中)某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及少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某学生为了检验其成分,按照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请将所加试剂及有关结论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
11.漏斗是中学阶段常用的实验仪器.
(1)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几种常见漏斗的上部,A、B、C、D是实际操作中各漏斗的下部插入容器中的示意图,请指出A、B、C、D分别与a、b、c、d相匹配的组合及其组合后装置在实验中的应用,例如:C和a组合,用于制取气体.
A与______组合,用于________.
B与______组合,用于________.
B与______组合,用于________.
D与______组合,用于________.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3)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A.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酒精——蒸馏法
B.使浑浊的食盐水变澄清——过滤法
C.从溴水分离出溴——分液法
D.把硝酸钾和氯化钠从同一溶液中分离出来——冷却结晶法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答案
1.B 
2.选B 为防暴沸,蒸馏时,加入的液体约为蒸馏烧瓶容积的,且加入几粒沸石,A正确;温度计测的是蒸气的温度,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B错误;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入,从上口流出,C正确;因为仪器中难免有杂质存在,为保证蒸馏水的纯度应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D正确.
3.选C 甲、乙两种物质性质相似,因此不能用萃取法、分液法分离,A、D错误;两种物质在室温时呈现液态,两者的沸点不同,因此可用蒸馏法分离,B错误,C正确.
4.选CD 蒸发和蒸馏主要是从物质沸点的角度考虑,过滤主要是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要考虑溶解性,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需要考虑溶解性.
5.选A 分液必须是互不相溶的液体.
6.选C 为确保分离效果,下层液体由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经漏斗上口倒出;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要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分液时,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上的小孔要对准,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压强相等,漏斗内的液体自然流下;振荡后由于溶液体积要发生变化,需旋开活塞放气.
7.选C A项,Na2CO3、K2CO3等物质也可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CO2,B项,溶液中也可能含有Ag+,D项,加入稀盐酸时,引入了Cl-.
8.解析:(1)检查实验装置的错误,要按实验进程逐一检查,通常是从左到右,自下而上.
(2)利用水浴加热可使被加热物质受热均匀且温度不会超过100℃,最后在蒸馏烧瓶中得到晶体碘.
答案:(1)①缺石棉网;②温度计的液泡不应插入液体中,而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③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错误,应下口进水,上口出水(2)使蒸馏烧瓶受热均匀、控制温度不超过100℃ 蒸馏烧瓶
9.解析:(1)从实验流程看①操作为过滤,③操作为萃取.
(2)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后,上层液体为KCl溶液,注意不含Cl2和I2.
(3)分液后得到碘的CCl4溶液,然后用蒸馏的方法得到I2.
(4)给固体物质加热灼烧时用坩埚、坩埚钳和酒精灯.
答案:(1)过滤 萃取 (2)无 重 紫红(或紫) KCl
(3)分液、蒸馏 (4)B、C、E
10.解析:检验某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及少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实质是检验CO、SO、Cl-等三种离子的存在,但上一种离子的检验不能干扰下一种离子的检验,而SO的存在干扰Cl-的检验,因此可以按照CO、SO、Cl-顺序检验,因此先加入过量HNO3溶液检验并除去CO,然后加入过量Ba(NO3)2溶液检验并除去过量的SO,最后加入少量的AgNO3溶液检验Cl-的存在.
答案:试剂:过量HNO3溶液 过量Ba(NO3)2溶液
少量AgNO3溶液
结论:Na2CO3 Na2SO4 NaCl
11.解析:(1)长颈漏斗向试管中加液体,对应c,用于制备气体;分液漏斗的分液操作(或过滤操作),对应b(或d);酒精灯中加酒精,用普通漏斗,对应d.
(2)当分液时不知哪层为水时,可先分离再验证,因为“水层”可与水互溶,而另一层遇水又可分层,利用这一性质即可判断.
(3)A项中,酒精与水为互溶液态混合物,酒精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蒸馏法可以把酒精从酒精与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B项中,食盐水浑浊,说明食盐水里混有固体物质,过滤法可以除去混在液体里的固体物质,使液体由浑浊变澄清.C项中,溴水是溴和水形成的均匀的液态混合物,分液法不能从溴水中分离出溴.要先用萃取剂(如四氯化碳、苯、汽油等)将溴从水中萃取出来,然后再进行分液.D项中,硝酸钾和氯化钠都易溶于水,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因此,可以用冷却结晶法把硝酸钾和氯化钠从同一溶液中分离出来.
答案:(1)c 制备气体 b 分液 d 过滤 d 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2)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往其中加入少量水,如果加水后,试管中的液体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是“水层”,反之,上层是“水层”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