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基础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基础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20 14:13:14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基础卷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巴南期中)下列关于光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月亮是自然光源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2021八上·巴南期中)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将一束光线EO贴着纸板A射到O点,若将纸板B沿ON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角i为反射角
B.纸板B沿ON向前或向后折时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说明这时反射光不存在
C.入射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90度
D.角i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
3.(2021八上·章贡期中)我国有着灿烂的诗词文化,很多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关于“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月在手”是月亮通过手中的水面反射形成的像
B.“月在手”是月亮在手中的水面形成的影子
C.“香满衣”是因为花香分子扩散到衣服上
D.“香满衣”是因为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2021八上·东台期中)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亭桥在水中的倒影
B. 墙上的手影
C. 阳光穿过树林
D. 日全食
5.(2021八上·曲阳期中)如下图所示的现象中,与汽车后视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手影游戏
B. 三塔在水中的倒影
C. 日环食
D. 小孔成像
6.(2021八上·桂林期中)仔细观察光的色散实验,如图所示中的光路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7.(2021八上·东台期中)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D.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8.(2021八上·桂林期中)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是(  )
A.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B.黑板反光
C.日食的形成 D.海市蜃楼
9.(2021八上·新丰期中)小明从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看到的一闹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的实际时间是(  )
A.8时20分 B.4时50分 C.3时50分 D.4时10分
10.(2021八上·重庆期中)细心观察的小明,洗完碗后将筷子放入装有水的碗中,发现筷子在水面发生了“折断”如图甲所示。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11.(2021八上·重庆期中)国庆70周年阅兵盛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
B.解放军响亮的口号,说明声音音调高
C.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D.士兵们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因为军徽是光源
12.(2021八上·重庆期中)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B.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中,红、黄、蓝三种颜色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C.常说黑板“反光”是镜面反射,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D.光在同种物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二、填空题
13.(2021八上·章贡期中)如图所示,一只红嘴鸥从水中捕食飞离水面的情景,红嘴鸥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以红嘴鸥为参照物,红嘴鸥的像   (选填“向上运动”、“向下运动”或“静止”)。
14.(2021八上·章贡期中)阳光明媚的周末,在外游玩的小明手机铃响了,小明拿出手机后,发现手机屏幕上“白花花”一片,根本看不清屏幕上内容,原因是此时手机屏幕上发生了   反射,小明拿着手机走进房间,他从手机屏幕中看到后面墙上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
15.(2021八上·东台期中)电视遥控器是靠   来实现对电视机控制的,若将不透明物品遮挡在遥控器前,就不能实现遥控,这说明红外线   (能/不能)穿透不透明物体;若将遥控器对准墙壁,调整角度也能实现遥控,说明光在墙壁上发生了   现象。
16.(2021八上·东台期中)投影仪发射的多彩影像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并在屏幕上发生   (漫/镜面)反射,使同学们能在各个不同位置共同观赏;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红色的舞台追光灯照在演员的蓝色裤子上,观众看到的裤子是   色。
17.(2021八上·东台期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在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读作   。
18.(2021八上·东台期中)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制作的简易针孔照相机,他在空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一个小圆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小明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窗外景物   (倒立/正立)的   (实/虚)像,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改变/不变)。
19.(2021八上·曲阳期中)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入射角是   度;然后将平面镜转动
30 度角,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角是   度,反射光线的方向改变了   度。
20.(2021八上·曲阳期中)身高 1.65m 的小丽站在平面镜前
1.5m 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则镜中像的高度为   m;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样大的木板 CD 放在镜子后面,如图 甲所示,这时小丽   (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她在镜中的像 A1B1;’同时,她看到电子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则实际时间是   

21.(2021八上·桂林期中)小王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米,那么,他在平面镜中的像距离他有   米;当他远离平面镜后退1米后,则此时像距离平面镜是   米。
三、作图题
22.(2021八上·巴南期中)
(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如图所示,画出图中物体AB在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23.(2021八上·东台期中)按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a)作出点光源S经不透明挡板在地面所形成的影子AB(影子部分用笔加粗)。
(2)如图(b)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3)如图(c)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四、实验探究题
24.(2019八上·常州期中)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25.(2021·贵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附有量角器的白色光屏,它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1)让一束光沿着E板从A点射到镜面的O点,由于光在E板发生   反射(选填“镜面”或“漫”),从光屏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E板上光线AO的径迹。
(2)让一束光沿着E板从A点射到镜面的O点,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光反射时,   ;
(3)实验中,观察到入射角为45°时,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
26.(2020八上·宣城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A、B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
(2)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   ;
(3)实验时应在   (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实验中,通过多次观察点燃的蜡烛的像与没点燃的蜡烛完全重合的现象,得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的结论。这种确定像和物大小关系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解答】A.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要小于在真空中传播速度,A不符合题意;
B.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B符合题意;
C.月亮靠反射太阳的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C不符合题意;
D.漫反射也是反射的一种,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遵循反射规律。
2.【答案】D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A.光线EO为入射光线,它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所以图中的角i为入射角,A不符合题意;
B.纸板B沿ON向前或向后折时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原因是两块纸板此时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反射光此时不在纸板上,但反射光依然存在,B不符合题意;
C.入射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了,此时入射角此时为0,C不符合题意;
D.由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角i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答案】B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B.“月在手”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月亮通过手中的水面反射形成的虚像,不是影子,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CD.“香满衣”意思是衣服上满是香味,是扩散现象,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水中物体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闻到气味说明分子运动形成扩散现象。
4.【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A.亭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B.墙上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C.阳光穿过树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不符合题意;
D.日全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现象,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影子、日食、光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5.【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A.手影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三塔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形成的,故属于光的反射,B符合题意;
C.日环食现象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汽车后视镜、水中倒影,利用了光的反射;日环食、小孔成像现象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6.【答案】A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根据光的色散实验可知,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色光,其中紫光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它们在三棱镜的两个边发生两次折射,均向三棱镜的底边偏折,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发生折射时,红光比紫光的折射角度小。
7.【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红光的偏折程度小,A处是红光,A不符合题意;
B.AB之间是可见光, AB之外是红外线和紫外线,B不符合题意;
C.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即红外线区,红外线有热效应,故温度会上升,C符合题意;
D.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紫外线,底片会感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光线经过三棱镜时,不同颜色的光,折射角度不同,发生色散现象;红外线有热效应。
8.【答案】D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黑板反光是由于镜面反射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日食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是空气密度不均匀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海市蜃楼是折射现象。
9.【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平面镜中看到的闹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和现实中的闹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是对称的,闹钟的刻度也是对称的,所以闹钟时针对应的位置是8时,分针对应的位置是20分,即此时的实际时间是8时20分。
故答案为:A。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左右相反,关于平面镜对称。
10.【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C.筷子在水面发生了“折断”,是水下的筷子反射的太阳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AC不符合题意;
BD.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空气中的折射角大,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发生折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
11.【答案】A
【知识点】光与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观察是否整齐,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来判断的,A符合题意;
B.解放军响亮的口号,声音大,振动的幅度大,故说明声音响度大,B不符合题意;
C.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脚与地面振动产生的,C不符合题意;
D.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反射太阳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队伍排齐,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声音大小指响度不同;发声体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12.【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光反射的可逆性;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A不符合题意;
B.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中,红、绿、蓝三种颜色叫做色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B不符合题意;
C.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常说黑板“反光”是镜面反射,光的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C符合题意;
D.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而不是同种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滑物体发生镜面反射,光在反射时,光路可逆。
13.【答案】不变;向上运动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物体在平面镜的呈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红嘴鸥向下俯冲过程中,水中的像始终与红嘴鸥是一样大的,不发生改变。
红嘴鸥向下俯冲时,它与水面的距离在缩小,像与水面的距离也在缩小,像与红嘴鸥之间的距离也是缩小的,因此以红嘴鸥为参照物,红嘴鸥的像是向上运动的。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大小相等,与距离无关;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14.【答案】镜面;13∶50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手机屏幕比较光滑,太阳光照射到手机屏幕上,会发生镜面反射,逆着光线看,很刺眼,根本看不清屏幕上内容。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平面镜中钟表指针的实际情况,如下图:
可以看到钟表的实际时间是13∶50。
【分析】光滑的物体发生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15.【答案】红外线;不能;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红外线
【解析】【解答】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这种不可见光是红外线,不能穿透不透明物体,所以将不透明物品遮挡在遥控器前,就不能实现遥控。
如果不把它对准电视机,对着墙壁按按钮也能控制电视机,说明这种光线也和可见光一样,能发生反射现象。
【分析】遥控器根据红外线工作;光不能通过不透明的物体;红外线可以在不透明的物体上发生反射。
16.【答案】绿;漫;黑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投影仪发射的多彩影像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屏幕用表面粗糙的白布做成,能使射向屏幕的光发生漫反射,即使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能使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
舞台追光灯发出的是红光,蓝裤子能够反射蓝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所以观众看到裤子就是黑色的。
【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粗糙的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7.【答案】直线;3×108;零摄氏度
【知识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解答】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所以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读作摄氏度,0℃读作零摄氏度。
【分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温度的单位有摄氏度。
18.【答案】倒立;实;不变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窗外景物是利用了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小孔无关,所以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不变。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和物体的形状相同。
19.【答案】0;30;60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入射角是0度。
将平面镜转动 30 度角,入射光线不变,法线转动30度,入射角变为30度,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得,反射角是30度。入射角与反射角共改变了60度,反射光线转动的角度为60度。
【分析】光线和法线重合时,入射角等于零,反射角等于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0.【答案】1.65;仍能;12:05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且物像大小相等,所以,身高 1.65m 的小丽在镜中像的高度为1.65m。
由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所以在镜面后放置物体是不影响成像的,所以,这时她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且关于镜面对称,由图作出表的上下、左右对称图形,从对称图形可以读出表的时刻是12:05。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和平面镜后的物体无关;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21.【答案】4;3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像距等于物距,此时物距为2m,故像距为2m,那么像距离他的距离为4m。
当他远离平面镜后退1米后,物距变为了3m,则像距离平面镜是3m。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22.【答案】(1)
(2)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1)过O点作垂直于镜面的法线,根据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OB,如图所示: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别作出A点的对应点 和B点的对应点 ,用虚线连接AB并标出箭头,如图所示:
【分析】(1)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2)根据平面镜成像,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23.【答案】(1)
(2)
(3)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1)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连接S点和挡板上边缘,并延长至地面,与地面的交点为B,可得墙在地面上的影子AB,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反射角为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得入射角也为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3)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分析】(1)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画出影子的位置;
(2)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
(3)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24.【答案】(1)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2)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
(3)倒立;光的直线传播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形状和孔的形状无关,与物体的形状有关;(1)在甲图和乙图中不同的是孔的形状,但所成的像相同.故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2)在甲图和丙图中不同的是物体的形状,所成的像也不同.故小孔成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3)观察三次成像可知: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分析】小孔成像证明了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成道理的实像,像的大小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25.【答案】(1)漫
(2)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三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3)没有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1)由于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光,故由于光在E板发生漫反射。
(2)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三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3)仅仅一次无法得出结论,因为没有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分析】(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时候,光在纸光屏的后表面发生了漫反射,用来显示光路,但硬纸板需要与平面镜垂直才能与光线接触;;
(2)光发生反射时,通过折转光屏的方式可以判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探究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关系,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
26.【答案】(1)光的反射
(2)像的位置
(3)A
(4)C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其原理是光的反射。(2)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蜡烛A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板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A蜡烛所在这一侧。(4)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前面蜡烛成的像大小相等,此种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答案为:C。
【分析】(1)(3)平面镜成像的实质就是光的反射,应该在物体同侧观察物体的像;
(2)玻璃板与平面镜相比,即可以透光也可以反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4)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可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对应的实验方法为等效替代法。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基础卷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巴南期中)下列关于光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月亮是自然光源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B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解答】A.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要小于在真空中传播速度,A不符合题意;
B.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B符合题意;
C.月亮靠反射太阳的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C不符合题意;
D.漫反射也是反射的一种,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遵循反射规律。
2.(2021八上·巴南期中)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将一束光线EO贴着纸板A射到O点,若将纸板B沿ON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角i为反射角
B.纸板B沿ON向前或向后折时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说明这时反射光不存在
C.入射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90度
D.角i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
【答案】D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A.光线EO为入射光线,它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所以图中的角i为入射角,A不符合题意;
B.纸板B沿ON向前或向后折时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原因是两块纸板此时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反射光此时不在纸板上,但反射光依然存在,B不符合题意;
C.入射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了,此时入射角此时为0,C不符合题意;
D.由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角i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2021八上·章贡期中)我国有着灿烂的诗词文化,很多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关于“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月在手”是月亮通过手中的水面反射形成的像
B.“月在手”是月亮在手中的水面形成的影子
C.“香满衣”是因为花香分子扩散到衣服上
D.“香满衣”是因为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B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B.“月在手”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月亮通过手中的水面反射形成的虚像,不是影子,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CD.“香满衣”意思是衣服上满是香味,是扩散现象,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水中物体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闻到气味说明分子运动形成扩散现象。
4.(2021八上·东台期中)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亭桥在水中的倒影
B. 墙上的手影
C. 阳光穿过树林
D. 日全食
【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A.亭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B.墙上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C.阳光穿过树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不符合题意;
D.日全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现象,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影子、日食、光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5.(2021八上·曲阳期中)如下图所示的现象中,与汽车后视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手影游戏
B. 三塔在水中的倒影
C. 日环食
D. 小孔成像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A.手影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三塔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形成的,故属于光的反射,B符合题意;
C.日环食现象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汽车后视镜、水中倒影,利用了光的反射;日环食、小孔成像现象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6.(2021八上·桂林期中)仔细观察光的色散实验,如图所示中的光路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根据光的色散实验可知,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色光,其中紫光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它们在三棱镜的两个边发生两次折射,均向三棱镜的底边偏折,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发生折射时,红光比紫光的折射角度小。
7.(2021八上·东台期中)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D.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红光的偏折程度小,A处是红光,A不符合题意;
B.AB之间是可见光, AB之外是红外线和紫外线,B不符合题意;
C.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即红外线区,红外线有热效应,故温度会上升,C符合题意;
D.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紫外线,底片会感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光线经过三棱镜时,不同颜色的光,折射角度不同,发生色散现象;红外线有热效应。
8.(2021八上·桂林期中)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是(  )
A.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B.黑板反光
C.日食的形成 D.海市蜃楼
【答案】D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黑板反光是由于镜面反射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日食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是空气密度不均匀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海市蜃楼是折射现象。
9.(2021八上·新丰期中)小明从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看到的一闹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的实际时间是(  )
A.8时20分 B.4时50分 C.3时50分 D.4时10分
【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平面镜中看到的闹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和现实中的闹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是对称的,闹钟的刻度也是对称的,所以闹钟时针对应的位置是8时,分针对应的位置是20分,即此时的实际时间是8时20分。
故答案为:A。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左右相反,关于平面镜对称。
10.(2021八上·重庆期中)细心观察的小明,洗完碗后将筷子放入装有水的碗中,发现筷子在水面发生了“折断”如图甲所示。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C.筷子在水面发生了“折断”,是水下的筷子反射的太阳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AC不符合题意;
BD.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空气中的折射角大,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发生折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
11.(2021八上·重庆期中)国庆70周年阅兵盛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
B.解放军响亮的口号,说明声音音调高
C.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D.士兵们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因为军徽是光源
【答案】A
【知识点】光与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观察是否整齐,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来判断的,A符合题意;
B.解放军响亮的口号,声音大,振动的幅度大,故说明声音响度大,B不符合题意;
C.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脚与地面振动产生的,C不符合题意;
D.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反射太阳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队伍排齐,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声音大小指响度不同;发声体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12.(2021八上·重庆期中)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B.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中,红、黄、蓝三种颜色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C.常说黑板“反光”是镜面反射,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D.光在同种物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光反射的可逆性;光的色散
【解析】【解答】A.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A不符合题意;
B.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中,红、绿、蓝三种颜色叫做色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B不符合题意;
C.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常说黑板“反光”是镜面反射,光的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C符合题意;
D.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而不是同种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滑物体发生镜面反射,光在反射时,光路可逆。
二、填空题
13.(2021八上·章贡期中)如图所示,一只红嘴鸥从水中捕食飞离水面的情景,红嘴鸥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以红嘴鸥为参照物,红嘴鸥的像   (选填“向上运动”、“向下运动”或“静止”)。
【答案】不变;向上运动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物体在平面镜的呈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红嘴鸥向下俯冲过程中,水中的像始终与红嘴鸥是一样大的,不发生改变。
红嘴鸥向下俯冲时,它与水面的距离在缩小,像与水面的距离也在缩小,像与红嘴鸥之间的距离也是缩小的,因此以红嘴鸥为参照物,红嘴鸥的像是向上运动的。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大小相等,与距离无关;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14.(2021八上·章贡期中)阳光明媚的周末,在外游玩的小明手机铃响了,小明拿出手机后,发现手机屏幕上“白花花”一片,根本看不清屏幕上内容,原因是此时手机屏幕上发生了   反射,小明拿着手机走进房间,他从手机屏幕中看到后面墙上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
【答案】镜面;13∶50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手机屏幕比较光滑,太阳光照射到手机屏幕上,会发生镜面反射,逆着光线看,很刺眼,根本看不清屏幕上内容。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平面镜中钟表指针的实际情况,如下图:
可以看到钟表的实际时间是13∶50。
【分析】光滑的物体发生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15.(2021八上·东台期中)电视遥控器是靠   来实现对电视机控制的,若将不透明物品遮挡在遥控器前,就不能实现遥控,这说明红外线   (能/不能)穿透不透明物体;若将遥控器对准墙壁,调整角度也能实现遥控,说明光在墙壁上发生了   现象。
【答案】红外线;不能;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红外线
【解析】【解答】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这种不可见光是红外线,不能穿透不透明物体,所以将不透明物品遮挡在遥控器前,就不能实现遥控。
如果不把它对准电视机,对着墙壁按按钮也能控制电视机,说明这种光线也和可见光一样,能发生反射现象。
【分析】遥控器根据红外线工作;光不能通过不透明的物体;红外线可以在不透明的物体上发生反射。
16.(2021八上·东台期中)投影仪发射的多彩影像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并在屏幕上发生   (漫/镜面)反射,使同学们能在各个不同位置共同观赏;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红色的舞台追光灯照在演员的蓝色裤子上,观众看到的裤子是   色。
【答案】绿;漫;黑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物体的颜色
【解析】【解答】投影仪发射的多彩影像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屏幕用表面粗糙的白布做成,能使射向屏幕的光发生漫反射,即使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能使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
舞台追光灯发出的是红光,蓝裤子能够反射蓝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所以观众看到裤子就是黑色的。
【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粗糙的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7.(2021八上·东台期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在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读作   。
【答案】直线;3×108;零摄氏度
【知识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解答】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所以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读作摄氏度,0℃读作零摄氏度。
【分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温度的单位有摄氏度。
18.(2021八上·东台期中)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制作的简易针孔照相机,他在空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一个小圆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小明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窗外景物   (倒立/正立)的   (实/虚)像,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改变/不变)。
【答案】倒立;实;不变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窗外景物是利用了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小孔无关,所以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不变。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和物体的形状相同。
19.(2021八上·曲阳期中)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入射角是   度;然后将平面镜转动
30 度角,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角是   度,反射光线的方向改变了   度。
【答案】0;30;60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入射角是0度。
将平面镜转动 30 度角,入射光线不变,法线转动30度,入射角变为30度,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得,反射角是30度。入射角与反射角共改变了60度,反射光线转动的角度为60度。
【分析】光线和法线重合时,入射角等于零,反射角等于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0.(2021八上·曲阳期中)身高 1.65m 的小丽站在平面镜前
1.5m 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则镜中像的高度为   m;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样大的木板 CD 放在镜子后面,如图 甲所示,这时小丽   (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她在镜中的像 A1B1;’同时,她看到电子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则实际时间是   

【答案】1.65;仍能;12:05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且物像大小相等,所以,身高 1.65m 的小丽在镜中像的高度为1.65m。
由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所以在镜面后放置物体是不影响成像的,所以,这时她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且关于镜面对称,由图作出表的上下、左右对称图形,从对称图形可以读出表的时刻是12:05。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和平面镜后的物体无关;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21.(2021八上·桂林期中)小王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米,那么,他在平面镜中的像距离他有   米;当他远离平面镜后退1米后,则此时像距离平面镜是   米。
【答案】4;3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像距等于物距,此时物距为2m,故像距为2m,那么像距离他的距离为4m。
当他远离平面镜后退1米后,物距变为了3m,则像距离平面镜是3m。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三、作图题
22.(2021八上·巴南期中)
(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如图所示,画出图中物体AB在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1)
(2)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1)过O点作垂直于镜面的法线,根据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OB,如图所示: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别作出A点的对应点 和B点的对应点 ,用虚线连接AB并标出箭头,如图所示:
【分析】(1)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2)根据平面镜成像,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23.(2021八上·东台期中)按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a)作出点光源S经不透明挡板在地面所形成的影子AB(影子部分用笔加粗)。
(2)如图(b)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3)如图(c)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答案】(1)
(2)
(3)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1)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连接S点和挡板上边缘,并延长至地面,与地面的交点为B,可得墙在地面上的影子AB,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反射角为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得入射角也为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3)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分析】(1)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画出影子的位置;
(2)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
(3)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四、实验探究题
24.(2019八上·常州期中)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答案】(1)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2)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
(3)倒立;光的直线传播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形状和孔的形状无关,与物体的形状有关;(1)在甲图和乙图中不同的是孔的形状,但所成的像相同.故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2)在甲图和丙图中不同的是物体的形状,所成的像也不同.故小孔成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3)观察三次成像可知: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分析】小孔成像证明了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成道理的实像,像的大小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25.(2021·贵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附有量角器的白色光屏,它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1)让一束光沿着E板从A点射到镜面的O点,由于光在E板发生   反射(选填“镜面”或“漫”),从光屏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E板上光线AO的径迹。
(2)让一束光沿着E板从A点射到镜面的O点,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光反射时,   ;
(3)实验中,观察到入射角为45°时,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
【答案】(1)漫
(2)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三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3)没有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1)由于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光,故由于光在E板发生漫反射。
(2)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三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3)仅仅一次无法得出结论,因为没有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分析】(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时候,光在纸光屏的后表面发生了漫反射,用来显示光路,但硬纸板需要与平面镜垂直才能与光线接触;;
(2)光发生反射时,通过折转光屏的方式可以判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探究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关系,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
26.(2020八上·宣城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A、B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
(2)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   ;
(3)实验时应在   (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实验中,通过多次观察点燃的蜡烛的像与没点燃的蜡烛完全重合的现象,得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的结论。这种确定像和物大小关系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答案】(1)光的反射
(2)像的位置
(3)A
(4)C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其原理是光的反射。(2)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蜡烛A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板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A蜡烛所在这一侧。(4)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前面蜡烛成的像大小相等,此种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答案为:C。
【分析】(1)(3)平面镜成像的实质就是光的反射,应该在物体同侧观察物体的像;
(2)玻璃板与平面镜相比,即可以透光也可以反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4)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可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对应的实验方法为等效替代法。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