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女娲造人》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女娲造人》课件(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3 14:2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看图片,猜
盘古开天地
后羿射日
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文体介绍
是古代人民运用想象对自然现象作出的解释,与迷信不同,神话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
21 女娲造人
·袁珂
1.掌握本文的生字词,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能复述文章的主要情节。
2.分析语言,体会女娲的人物形象特点(重点)
3.通过对比阅读,理解文章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激发对祖国神话文化以及人类起源知识的兴趣(难点)
学习目标
袁珂(1916—2001),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等。其中,《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作者简介
字词疏理

róu
荒 凉
huānɡ
寂 寞
莽 莽 榛 榛
蓬 勃
澄 澈
掺 和
气概
抟 土
泥 潭
绵 延
神 通 广大
眉开眼笑
溅 落
jì mò
mǎnɡ zhēn
pénɡ bó
ɡài
tán
chān huo
mián yán
jiàn luò
méi
chénɡ chè
shén tōnɡ
tuán
词语释义
神通广大
莽莽榛榛
原指神仙法力无所不能。现比喻办法多,本领高强。
疲倦不堪
灵机一动
眉开眼笑
力不暇供(gōng)
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
形容非常疲乏。
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
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这项工作。
复述情节
快速阅读,根据提示复述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女娲造人
(袁珂)
1.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
2.女娲是怎样创造出人类的?
3.女娲是如何让人类繁衍的?
4.尝试概括女娲形象。
作者为什么强调用“黄泥”造人?
女娲造人是中华民族的创世神话,而中国人的肤色是黄色,强调用“黄泥”更符合中华民族的肤色特征。再者,“民以食为天”黄土孕育着能够使人存活的粮食,人和土地有着一种养育的关系。这也体现了中国特有的民族色彩。
思 考
什么是联想和想象?
联想:由看到的事物甲想到关联的事物乙,乙是真实存在的。
想象:由看到的事物甲想到事物乙,乙是幻想出来的的。
由实到实
由实到虚
在增加的情节中,哪些最能显出作者想象?
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②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场面;
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
④作者的评述。
1.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鼓舞的场面。
2.对女娲的人性化描写。
小结
这篇神话运用奇妙的想象描写了人类神话始祖创造人的过程,塑造了一位兼具神性和人性的神通广大、富有智慧、创造力,兼具神性和人性的女娲形象,充分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人类起源的天真、浪漫的想象。
当堂练笔
1.下列划横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澄澈(chén) 绵延 (yán)
B.掺和 (chān huo) 莽莽榛榛(mǎng zēn)
C. 揉团(róu ) 寂寞( jì )
D.泥潭(dán) 疲倦不堪(kān)
C
当堂练笔
2.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 )
A.踪迹 女娃造人 眉开眼笑
B.蓬勃 澄辙 兴高彩烈
C.气慨 绵延 挥洒自如
D.枯藤 荒凉 灵机一动
D
当堂练笔
3.下列划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 )
A.孙悟空真是神通广大,一个筋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又会七十二变。
B.正在这灰心绝望的时刻,他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C.即将和大家分离,她感到兴高采烈,伤心的泪在眼眶中打转。
D.忙碌了一天的爸爸疲倦不堪地回到家,我立刻给爸爸端上一杯热乎乎的茶。
C
当堂练笔
4.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篇神话赞颂了人的无穷创造力
B这篇神话赞扬了人的可贵的灵气
C.这篇神话反应了古代人们对于人类起源的原始观念
D.这篇神话运用奇妙的想象,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的起源。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