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南山双语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南山双语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2 15:4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山双语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要真正理解孔子的思想,必须知道“仁”的基本含义。然而,直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孔子“仁”却有不同的认知。根据《论语》中孔子对“仁”的相关解说,有人认为孔子的“仁”即“爱人”,有人认为孔子的“仁”即“克己复礼”,也有人认为孔子的“仁”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诸如此类,所说不一。这样的状况,对继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是巨大的遗憾。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条云:“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认为“仁”是“爱人”的观点带有很大普遍性。方克立编著的《中国哲学大辞典》就认为孔子“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爱人”就是关心、爱护他人。笔者认为以“爱人”释“仁”稍嫌不足。其一,“爱人”的含义里没有“己”。“爱人”这个词包括两个字的含义,一是“爱”,二是“人”,这里的“人”指他人。一个人能够关心和爱护他人,这是好事,但是自己内心有没有爱呢?“爱人”一词里是反映不出来的。但“仁”的内涵里面恰恰包含了要爱人首先自己得有爱、得有仁心的意思,而“爱人”一词显然没有这层含义。其二,“爱”不能用善恶来规定,从而不能体现出“仁”的本质。“爱”这个字概括性太强,单用“爱”这个字不能反映出爱的善恶。“仁”作为孔子宣扬的最高道德标准,首先是善的,这是最基本的,而“爱”这个字恰恰不能体现的就是善恶。比如关爱别人是好事,但是过度的关爱岂不适得其反?但又不能说过度关爱为恶。正由于这方面的原因,用概括性强的“爱”来规定“仁”有所不足。
《论语·颜渊》“颜渊问仁”条云:“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事实上“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并不是出自孔子,并且“克己复礼”是践仁,即实现“仁”的根本途径,而不是“仁”本身。《左传·昭公十二年》“子革对灵王”条载:“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是引述“古志”之言;楚灵王因为没有“克己复礼”,没有做到“仁”,所以最终遭遇乾溪之难。
《论语·雍也》“子贡曰”条云:“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为仁之方也已。’”张岱年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才是《论语》中孔子给出的最确切的关于“仁”的解释。首先,“夫A者,B 也”正是古人定义概念的惯用格式。其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包含了关于人己关系的一种重要观点,即确认自己是人,亦确认别人是人;肯定自己有立、达的愿望,也承认别人有立、达的愿望。这是道德的一项最根本原则,也是孔子所谓“仁”的中心含义。最后,“爱人”是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最简明的高度概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消极方面的陈述,而“克己复礼”则是一项道德修养方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仁”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家对其基本含义理解上的分歧导致我们无法继承孔子的思想。
B.文章认为单用“爱”不能反映爱的善恶,过度关爱会起反作用,用概括性强的“爱”来规定“仁”不全面。
C.大家都认为《论语》中没有给出“仁”的确切含义,但张岱年认为孔子曾明白地界说了“仁”的含义。
D.作者率先提出了“克己复礼”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的观点,认为用“克己复礼”定义“仁”不恰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用方克立的观点旨在说明“‘仁’是‘爱人’”的说法与《论语》中有关“仁”的解说高度一致。
B.文章提出人们对“仁”的认知存在差异的现实后,着重分析了几家的不同观点,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C.《左传》的记载表明,“‘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并不是源自孔子,但是得到了孔子的认同。
D.对于各家对孔子的“仁”的基本含义的相关解释,作者没有全盘否定或肯定,这体现了文章的辨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对孔子“仁”本义的理解认知不同,这对我们继承和弘扬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遗憾。
B.“爱人”的含义里没有“爱己”这一层意思,这是文章认为不能以“爱人”定义“仁”的根本原因。
C.张岱年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一项最根本原则,是孔子“仁”的中心含义。
D.张岱年先生判定《论语》中哪种对“仁”的相关阐述为孔子对“仁”的界定,定义形式是其依据之一。
(2)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20年,中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经济圈是继京津冀、长三角、粵港澳大湾区之后,中国的“第四极”,成都继获得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后再次被赋予国家战略使命。2021年2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提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极”,将加快建设高效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同时以这4个“极”来建设面向世界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这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次在国家重大规划文件中与其他3个发达城市群处于同一等级,而且要同时一起建设的最高规划目标。
(摘编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担起“第四极”使命》)
材料二
三年前,成都提出打造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的方案,面向世界展现出开放姿态。在2020年末的成都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成都擘画今后五年及远景的城市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到2035年,全面建成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到2020年底,成都先后通过10场发布会释放了“城市机会”6300亿元,参与企业2000余家,主动释放“城市机会清单”,与世界共享机遇。
(摘编自《成都:一座国家中心城市的世界胸怀》)
材料三
2月21日,一列装载着“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配套物资的专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发往俄罗斯圣彼得堡,这也是成都国际班列开通的第59个境外站点。目前成都国际铁路港已打造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串联起境外59个城市、境内20个城市,成为泛欧泛亚陆港枢纽,发挥出畅通道、促贸易、聚产业、优环境等多重效应。不仅有“陆上枢纽”,成都还有“空中枢纽”。相关监测结果都表明,2020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位列全球最繁忙的十大机场之一。新建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有望在今年上半年正式通航。届时,成都将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我国第三个拥有两座国际机场的城市。拥有亚蓉欧航空枢纽和泛欧泛亚陆港枢纽“双支撑”,成都的内陆开放会打开新局面。
在天府新区的秦皇湖边,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与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相互辉映,共同组成我国中西部最大的会议会展综合体。2020年,中国意大利商会成都中心项目签约落户天府新区。这些高能级平台为用活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人才链创造了极佳件。
新年伊始,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出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正忙碌地为投产后首批产品的交付作准备,这是世界500强企业日本出光兴产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家OLED发光材料制造基地,其投产填补了国内OLED发光材料领域的空白。在距离出光电材不远的京东方科技集团成都基地,是出光电材的重要合作伙伴。出光电材和京东方所在的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只是成都市规划出的66个产业功能区之一。巨大的市场前景和成都的产业集群优势,为众多中外企业带来良好机遇。
据百度人口流动的大数据统计,北、上、广、深依然保持中心城市地位,而成都则成为我国人口流动和聚集的重要城市。“人流的中心,自然也是物流、资金流的聚集地,以此衡量,成都已成为国内经济大循环的中心节点之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说。这为服务业带来更多机遇。
(摘编自《成都重要新规划来了》)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和其他“三极”一起,大力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以及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
B.打造成泛欧泛亚最有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是成都城市发展的远景目标,这表现了成都自信开放的发展姿态。
C.成都陆空交通枢纽的优越条件将在成都跟国内、亚欧甚至全世界的联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成都的内陆开放打开新局面。
D.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等设施提升了成都的城市品位,为成都吸引更多的国际组织和企业参与成都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成渝经济圈和其他三个发达城市群相提并论,成渝经济圈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B.成渝双城经济圈被确定为中国的“第四极”,这再次凸显了成都在中国西部,甚至是整个中国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C.日本出光兴产在中国建立OLED发光材料制造基地,其投产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这是成都“筑巢引凤”的结果。
D.从百度人口流动大数据看,成都是人口流动中心,这说明成都已经成为继北京、上海、广洲、深圳之后的国家中心城市。
6.在新一轮的大发展中,成都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阳台上的花
黄咏梅
①意识到母亲喜欢花,已是她退休的时候了。记忆中,我们家阳台上也种植物,但很少见到花。在有限的花盆里,小葱、小蒜、小辣椒、芫荽这些与其说是常见,不如说是常备。厨房里,主菜炒起来了,母亲会命我到阳台摘几根小葱或小辣椒,洗洗,直接放到锅里。“物尽其用”四个字,被母亲一辈子奉为人生信条,也将母亲训练得心灵手巧,家里很多淘汰的旧物都被她不厌其烦地改为他用。
②母亲不种花,可能也觉得花不好伺候。我们一家五口人,父母上班,孩子上学,并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养花。种下的花如果不开花,还不如种小菜。母亲种菜是很积极的。小时候有那么几年时间,我们家安在一个半山腰的独间平房。房前有一片平地,被母亲用篱笆围成小菜园,里边种了不少蔬菜瓜果,基本上可供应一家人的日常需求。印象最深的是葫芦,藤蔓攀在篱笆上,果实藏在叶子下。我们三个小孩子会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小葫芦,用一根针,在葫芦瓜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比赛哪一只长得又快又大,就像比赛自己的身高一样。母亲很懂种菜,在她特别的照顾下,刻有我们几个孩子名字的葫芦瓜,总是长势喜人,最终结出了皆大欢喜的果实。而刻着父亲母亲名字的那几只葫芦,远远落后于我们。我们欢天喜地地将自己的葫芦摘下来,挂在屋角,让它们跟我们的名字一起晒干、变黄,最终成为书桌上的摆设,权当一束不会凋谢的花。
③十七岁那年夏天,我到桂林读大学,父母送我去报到,趁机游览一下桂林山水。那是我第一次跟父母出远门,应该也是父母第一次一起出门旅游。我们住在一个简陋的小旅馆,窗外可以见到清澈的漓江水。旅馆对面有一个花坛,母亲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了一种奇怪的花。小小的五瓣花瓣,组合成一张人的脸谱,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五官是深紫色,脸膛是浅紫色或嫩黄色。我们第一次见到这么有趣的花,就像花坛里有一个小人国。母亲对花的知识匮乏,直接称之为“人脸花”。每次进出旅馆,我们都要去看看这些有趣的“人脸花”。分别的时候,母亲想找找有没有种子可以带回家,找了半天没看到一粒果实。突然,母亲指着一簇角落里的花,说,这五朵,像不像我们一家?那五朵花挨得特别近,都快叠到一起了,上边两朵稍微大一些,浅紫色的脸膛上有着近乎墨色的五官,下边三朵大小差不多,嫩黄色的脸膛上,五官是浅浅的紫色。我和父亲都笑了,说像。我用手指点着那些小脸数过去,这是我,这是哥哥,这是姐姐。数完,我的眼泪就流了下来。那之后的许多年,离别、想家成为一种习惯。后来,在一些地方,我多次看到过这种“人脸花”,每次看到,我都会朝这些“小脸”会心一笑,想起那年小旅馆前的“一家五口花”,想起我们一家五口人。
④母亲退休之后,阳台慢慢开始种起了花,盆栽从实用转变为审美。种的都是些好养的花,茉莉、海棠、三角梅、芍药、桂花之类。阳台角落还留着几棵实用的小葱和辣椒,稀稀拉拉,枯老了也没被摘下放到锅里。年份最久的当属那株海棠花。花树不高,却很结实,主干已经比我的拳头还粗。每年过年,它都不辜负花期,准时开起了红艳艳的花朵,仿佛要跟我完成一个共同的约定——每年过年回家后,我会挑一个阳光充足的中午,搬两张小椅子,让父亲母亲坐在这株海棠花下,我一点一点将他们花白的头发染黑。阳光把海棠花照得通红,也将父母的衰老照得纹路清晰。我站在他们背后,既感伤又幸福,虔诚地祈祷年年岁岁都拥有这相同的一幕。
⑤除了在阳台种花,母亲也喜欢用花瓶插花。但我从来没在家里见过“人脸花”。近些年,家乡过年流行一种“年花”——五代同堂果。黄灿灿胖乎乎的果实,浆汁饱满,寓意子孙满堂,老少安康。去花市买一枝回来,不用费心管理,可以观赏半年之久。母亲会挑果实多的那一枝买回家。有一次,我用湿布给这些果实“洗澡”,指着最大的那两只说,这是爸,这是妈,然后又分别按个头指定了我和哥哥姐姐。母亲一听,笑了,看看那两只最大的果实,说,不像,现在我们家里,我和你爸最瘦。我愣了好一会儿,夸张地提高嗓门说,再瘦也是最大的。
⑥今年,在小区散步的时候,突然发现小区围栏下新摆了一溜花盆,花盆里边挤挤挨挨地开满了一张张“小脸”。整齐的五瓣花瓣,嫩黄、粉红、紫色的脸膛,颜色各异,风一吹,像笑脸。我也笑了,站着看了很久。手机里有一款植物识别软件,几秒钟之后,我得以知道,“人脸花”真正的名字叫三色堇,花语是——请思念我。我在微信上把照片发给母亲看,她高兴地说,你们那里也种“人脸花”啊!我暗自偷笑,并没有纠正母亲。这种花,在我们家就叫“人脸花”,早在很多年前,我家这位无暇养花的“花盲”,竟然无师自通,为我正确读出了那些“人脸花”的花语——请思念我。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实际上是在暗写母亲喜欢养花,只是早年奉行“物尽其用”原则,在阳台上种些常备植物。
B.文章两次写到“人脸花”,第一次在桂林一家旅馆,第二次在小区,既实写了此花外形、颜色,又传达出它所寄寓的美好情感。
C.作者在听到母亲说五朵花就好比我们一家人时,流下了眼泪,作者长期离家,思念亲人,听到此话时,感怀伤情。
D.文章以“花”为线索叙写母亲的生活,清晰明了,语言朴实自然,情感动人,算得上是文质兼美的散文。
8.简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6分)
9.文章标题“阳台上的花”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侯益①,汾州平遥人,唐光化中,李克用据太原,益以拳勇隶麾下。后唐明宗立,益面缚请罪,明宗曰:“尔尽忠节,又何罪也?”晋初,范延光反大名,张从宾据河阳为声援,晋祖召益谓曰:“宗社危若缀旒②,卿能为朕死耶?”益曰:“愿假锐卒五千人,破贼必矣,”益率禁兵数千人,次虎牢,从宾军万余人,夹汜水而阵。益亲鼓,士乘之,大败其众,击杀殆尽,汜水为之不流。晋祖大喜,拜河阳三城节度。契丹入汴,益率僚属归京师,诣契丹主,自陈不预北伐之谋。契丹授以凤翔节度。汉祖即位,加兼侍中,益自以尝受契丹命,闻汉兵入洛,忧之,浚城隍为备。孟昶遣益所亲王处回赍书招益,复遣绵州刺史吴崇恽厚遗之,益遂与其子归蜀。汉祖知其事,遣王景崇率禁军数千,倍道趋岐下,召益入朝。时汉祖已不豫,召至卧内,谓之曰:“侯益貌顺朝廷心怀携贰尔往至彼如益来即置勿问苟迟疑不决即以便宜从事。”益惧,即谋入朝,会闻汉祖崩,景崇欲诛益。从事程渥,景崇里人也,益固遣之说景崇曰:“君致位通显,亦可少知止足,何必怀祸人之心,为已甚之事乎?况侯君亲戚爪牙甚众,事若妄发,祸亦旋踵至矣。”景崇怒曰:“子去,勿为游说,吾将族尔。”益知不用渥言,即率数十骑奔入朝。隐帝遣侍臣问益结连蜀军之由,益对曰:“臣欲诱之出关,掩杀之耳。”益厚赂史弘肇辈,言景崇之横恣,诸权贵深庇护之,乃授以开封尹兼中书令。景崇闻之,遂据城叛。显德元年冬,告老,以本官致仕归洛。太祖即位,以耆旧厚待之。乾德初,郊祀,礼与丞相等。三年,卒,年八十,赠中书令。
(节选自《宋史 列传第十三》,有删改)
【注释】①侯益一生经历了整个五代十国时代。②缀旒:比喻君主被臣下挟持,大权旁落。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侯益貌顺/朝廷心怀携贰/尔往至彼/如益来/即置勿问/苟迟疑不决/即以便宜从事
B.侯益貌顺朝廷/心怀携贰/尔往至彼/如益来/即置勿问/苟迟疑不决/即以便宜从事
C.侯益貌顺/朝廷心怀携贰/尔往至/彼如益来/即置勿问/苟迟疑不决/即以便宜从事
D.侯益貌顺朝廷/心怀携贰/尔往至/彼如益来/即置勿问/苟迟疑不决/即以便宜从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崩,古时用来指帝王之死;古人对死有很多“讳称”,如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
B.节度,文中指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长官,掌握一地的军政、民政、财政,权力非常大。
C.致仕,指官员的正常退休;乞骸骨,指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D.赠,古时朝廷为已死官员及亲属加封称“赠”,赠谥或赠官,文中“赠中书令”是为死者赠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侯益勇猛善战。晋初范延光、张从宾反叛,形势危急,他率领数千士兵在汜水打败了张从宾的军队。
B.侯益善变保身。他投奔李克用后又降唐明宗;孟昶先派人送礼再派人招降,已经在汉任职他又归蜀。
C.侯益富有心机。王景崇要杀他,他派景崇同乡去游说;游说不成就贿赂权贵,逼反景崇,解除了危机。
D.侯益善于掩饰。隐帝派遣侍臣问他暗中联结蜀军之事,他以引诱蜀军出关然后消灭为借口为自己开脱。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益亲鼓,士乘之,大败其众,击杀殆尽,汜水为之不流。
(2)况侯君亲戚爪牙甚众,事若妄发,祸亦旋踵至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唐·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与故人曾同客江汉,逢饮必醉,数年后淮上偶遇,欢笑如旧,可以想见二人情谊之深厚。
B.他乡遇故知,自然值得高兴,但岁月无情,两鬓已斑,热烈中暗含苍凉,不言悲而悲在其中。
C.诗人问故人为何从梁州来淮上而不回朝,故人回答说秋日淮上山景怡人,实在令人向往不已。
D.诗歌题目言“喜”会故人,但诗歌不仅写故人相逢的喜悦,也写天涯漂泊、时光易逝的伤感。
15.请简要赏析诗歌的第二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沁园春·长沙》中“,”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少年们劈波斩浪的气魄。
(2)《论语·述而》中表现君子胸怀坦荡,小人经常忧虑的句子是:, 。
(3)《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狄更斯十五岁进律师事务所当学徒,后来靠自学掌握了复杂的速记技术,当上了民事诉讼法庭的审案记录员,接着又充任报社派驻议会的记者。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对社会、人生有了丰富的认识,其深刻程度是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同时,他还练就了的写作本领。他曾爱上一位富家千金,因阶级地位悬殊而遭拒绝。他没有因此而消沉,更奋力上进。他领到大英博物馆图书室的借书证,拼命读书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他善于向生活学习,社会上各色人物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性、矛盾纠纷都是他观察、研究的对象。丰厚的生活积累,加上特殊的天赋,他终于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23岁时就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赢得声名,从此事业,终日奋笔疾书,一生共创作十四部中长篇小说和大量其他作品,每一部都造成轰动,他终于成为唯一可以与莎士比亚的英语作家。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在清末早就被译成中文,一百多年来是最受读者欢迎的外国小说家。
1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奋笔疾书 悬殊(sū) 殒身不恤 竹蒿
B.短小精悍 比拟(nǐ) 炯乎不同 荆(jīn)棘
C.人头攒动 弥(mǐ)补 鞠躬尽瘁 浸(qìn)渍
D.暗度陈仓 瞋(chēn)目 肆无忌惮 诉(sù)讼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蹴而就 反而 一路顺风 比肩
B.一挥而就 反而 一帆风顺 比肩
C.一蹴而就 而且 一帆风顺 媲美
D.一挥而就 而且 一路顺风 媲美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早在清末就被译成中文,他是一百多年来最受读者欢迎的外国小说家。
B.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在清末早就被译成中文,是最受读者一百多年来欢迎的外国小说家。
C.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在清末早就被译成中文,他是最受读者一百多年来欢迎的外国小说家。
D.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早在清末就被译成中文,是一百多年来最受读者欢迎的外国小说家。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因缺铁而造成的贫血,需要通过吃含铁的食物补血,但 。有些食物如红枣、菠菜、木耳等,虽然含铁量较高,但补铁效果较差。贫血后,多数人会选择通过补铁的方式来补血,但事实上有些贫血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生成过程需要很多营养素的参与,铁只是其中最被人们熟知的一种。如维生素E有稳定红细胞膜、防止其被破坏的作用, ,就会因红细胞膜破损而造成贫血。
21.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请给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言准确、简明、连贯;③不少于50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回眸岁月,总有眼泪陪我们一路走来,那些眼泪就像是生命里不可缺少的色彩,点缀着我们的人生。你还记得珍藏在记忆中的晶莹的泪珠吗?兴奋的、喜悦的、委屈的、伤心的……
请以“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为结尾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题目自拟,感情真挚,叙事有波澜,综合运用描写、叙述、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不少于700字。
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B 2.A 3.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B 5.D
6.①中央提出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第四极”,成都再次被赋予国家战略使命。(2分)②成都市委对成都的发展做出了近期和远期的规划,抓住机遇。(2分)③城市自身交通条件优越;高能级平台创造了条件;巨大的市场前景和产业优势带来良好机遇;成都是人口流动和聚集的重要城市,为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第③点任意两点得2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C 8.①聪慧能干,心灵手巧。母亲一辈子将“物尽其用”奉为人生信条,退休之后也会插花等。②勤俭持家,温良淳朴。种了不少蔬菜瓜果,基本上可供应一家人日常需求;在阳台上种上常备植物,家里很多淘汰旧物都不厌其烦地改为他用,房前一片平地用篱笆围成小菜园。③疼爱孩子,关心家人。特别照顾刻有几个孩子名字的葫芦瓜,把不知名的花叫“人脸花”,由五朵“人脸花”想到他们一家五口人,喜欢“五代同堂果”,希望子孙满堂、老少安康。④热爱生活,富有情趣。年轻时在自家阳台种植物;对奇怪花的好奇,并将此花叫做“人脸花”;退休后又积极拥抱生活,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 (任意三点得6分)
9.①母亲在阳台上种的植物和花。母亲退休之后,阳台慢慢开始种起了花,盆栽从实用转变为审美”。②暗示孩子们的成长。“阳台上的花”茁壮成长,暗示了孩子们的成长。③象征幸福快乐的生活。母亲呵护着“阳台上的花”,也疼爱着孩子,关心着家人。④象征精神深处的一种审美情趣。母亲退休后又积极拥抱生活,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⑤寄寓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我”在外地也常常睹花思人,由五朵“人脸花”想到他们一家五口人。
(任意3点得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B 11.D 12.B
13.(1)侯益亲自击鼓进攻,土兵趁着这股气势,大败张从宾的人马,几乎杀光他的士兵,汜水为此而断流。
(“鼓”,名词做动词,击鼓(进攻);“乘”,趁着;“其众”,代词,代指张从宾的军队;“殆”,差不多,几乎;“为”,因为,“为之”,因此。每处1分,共5分。)
(2)何况侯益的内外亲戚和亲信党羽非常多,如果事情胡乱发动,你的灾祸也迅速地到了。
(“况”,何况;“爪牙”,党羽;“妄”,轻率,随便;“发”,发动;“旋踵”,掉转脚跟比喻时间极短。每处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侯益,汾州平遥人。唐昭宗光化间,李克用占据太原,侯益凭借拳术勇武投入其帐下。后来唐明宗李嗣源即位,侯益两手反绑请罪,明宗说:“你尽忠节,又有什么罪呢?”后晋初年,范延光在大名反叛,张从宾占据河阳给他声援。晋祖石敬塘召见侯益,对他说:“国家危急,您能为朕牺牲吗?”侯益说:“希望(您)借我五千精锐士兵,打败敌人是一定的。”侯益率禁兵数千人,驻扎虎牢。张从宾率军队一万多人,在汜水两边列阵。侯益亲自击鼓进攻,士兵趁着这股气势,大败张从宾的军队,几乎杀光他的士兵,汜水因此而断流。晋祖大喜,任命侯益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契丹攻入汴京,侯益率领手下回到京师开封,拜见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主动陈说自己没有参与后晋北伐契丹的谋划。契丹授侯益为凤翔节度使。后汉刘知远称帝,下诏加侯益为侍中。侯益认为自己曾经接受契丹的任命,听说汉军进入洛阳,很担忧,疏浚护城河作为防备。蜀主孟昶派遣侯益亲近的王处回送来书信招降侯益,又派遣绵州刺史吴崇恽厚赠礼物给他。侯益于是和他的儿子一起归降后蜀。汉祖刘知远知道这件事后,派遣王景崇率领数千禁军,每天加倍行程赶去岐下,召侯益入朝。此时汉祖刘知远已经病危,召王景崇到自己的卧室,对他说:“侯益表面上顺从朝廷,实则心怀贰心。你去他那里召他入朝,如果侯益来朝,就放过他,不用过问;如果他迟疑不决,你就自行处置(可把他杀掉)。”侯益害怕了,就打算奉诏入朝。恰好听说汉祖刘知远驾崩了,而王景崇打算诛杀侯益。从事程渥是王景崇的同乡。侯益于是派他去游说王景崇:“您官至高位,应该稍微明白不做什么了,何必怀有危害别人的心,做过分的事呢?何况侯益的内外亲戚和亲信党羽非常多,如果事情胡乱发动,你的灾祸也迅速地到了。”景崇大怒道:“你赶快走,别为侯益游说。你再多说,我就灭你全族。”侯益知道了王景崇根本不听从程渥的话,当即率数十骑奔入朝中。后汉隐帝刘承佑派侍臣问侯益暗中联结蜀军的原因,侯益回答说:“我是想诱蜀军出关,趁其不备突袭他们。”侯益厚赂史弘肇等人,诉说王景崇横行霸道的行径。诸多权贵大力包庇保护侯益,于是朝廷授予他开封尹兼中书令。王景崇听说这些事情,于是据城反叛。显德元年冬,侯益告老还乡,以本官退休回洛阳养老。宋太祖赵匡胤称帝,以耆旧老臣的地位厚待他。乾德初年,侯益入京参加郊祀,待遇与宰相等同。乾德三年,侯益病亡,终年80岁,追赐中书令。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C
15. 此联写了离别后如浮云飘忽不定,流水岁月,匆匆一晃就已过了十年的情景。(2分) 诗人用“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人,写出了人生辗转别离之苦(1分); “流水”比喻时间,写出了岁月如流、年华易逝的伤感(1分), 此句生动形象地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十年的人生感慨。(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1)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D 18.B 19.A
20.①要注意选对补铁食物;②并不是由于缺铁造成的 ;③如果缺乏维生素E
(每空2分,共6分)
21.示例:汉字演变具有象形程度逐步减弱、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2分)从“鱼”“马”等字看,小篆及之前的汉字与图画相关,象形性强,笔画繁复;之后象形程度减弱,字形逐步简化。(3分)
四、写作(60分)
22.抓住关键词“眼泪”,关键句“点缀着我们的人生”,写出关于眼泪的真情故事,通过所写事情,表达眼泪对人生的意义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