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复习(一)光的传播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复习(一)光的传播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22 16:2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教科2011课标版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本章复习(一)
光 的传播
课前导学答案:
1、直线
2、①同一平面内
②法线两侧
③等于
3、相等、相等、垂直、虚
4、(1)同一平面内
(2)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3)小于、靠近;大于、远离;
增大
(4)不变、可逆
学习目标
通过实验的形式复习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定律,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初步培养光现象知识框架的构建能力
为了探究小孔成像,小陶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 ,像的大小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不变
变小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45° 60°
折射角γ 0° 11.3° 22.1° 40.9°
(1)完成表格并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增大而增大/增大而减小)且折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反射
折射
增大而增大
小于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3° 22.1° 33.4° 40.9°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答:  (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

增加其他透明介质多次实验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在实验中,用物理书档在玻璃板后面,那么小红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2)若用棋子代替蜡烛,结果发现棋子A成的像不清楚,你的改进措施是: 。
平面镜成像原理
s
s’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在实验中,用物理书档在玻璃板后面,那么小红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2)若用棋子代替蜡烛,结果发现棋子A成的像不清楚,你的改进措施是: 。

用光源照亮棋子A
摄影师利用“135”照相机对着一学生拍完一张全身像后,接着对站立不动的该生再拍一张半身像,则摄影师应( )
A.缩短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内缩
B.缩短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外推
C.增大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内缩
D.增大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外推
摄影师利用“135”照相机对着一学生拍完一张全身像后,接着对站立不动的该生再拍一张半身像,则摄影师应( )
A.缩短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内缩
B.缩短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外推
C.增大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内缩
D.增大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外推
B
把幻灯片放在教学用的投影仪上,如果要使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应使投影仪_ _(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透镜向____(填“上”或“下”)移动.
远离

生活实践中同学们用放大镜看物理书本上的字,为了看到的“字”更大一些,应该(  )
A.使放大镜离书本近一些
B.使放大镜离书本远一些
C.放大镜和书本位置不变,眼睛离书本近一些
D.放大镜和书本位置不变,眼睛离书本远一些
B
A
B
A’
B’
A
B
A‘
B‘
小孔成像
照相机
投影仪
平面镜成像
放大镜
同种均匀介质
两种介质
界面返回
两种介质
应用
应用
应用
传播
同种介质
两种介质
界面返回
两种介质
应用
应用
你若想获得知识,你该下苦功;你若想获得食物,你该下苦功;你若想得到快乐,你也该下苦功,因为辛苦是获得一切的定律。
---牛顿(英国)